規範支付服務體系,掃碼和刷臉怎麼處?銀聯開始自我發力

  1月3日,中國銀聯與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近日已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正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率先建立全面互掃互認的條碼支付服務網絡。此外,網聯也正在推進跨機構掃碼支付。目前,銀聯和財付通雙方已經實現銀聯二維碼網絡與微信支付網絡的全面貫通。即日起,雲閃付APP與工行、農行、中行和建行等銀行APP掃描微信“面對面二維碼”的支付功能將從試點地區陸續擴大到更多地區,最終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實現轉賬、消費等場景的全面互掃互認。

規範支付服務體系,掃碼和刷臉怎麼處?銀聯開始自我發力

刷臉設備

  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銀髮【2019】209號文件,《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文件也明確表示要利用人工智能、支付標記化、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優化移動支付技術架構體系,實現賬戶統一標記、手機客戶端軟件(APP)規範接口、交易集中路由。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探索人臉識別線下支付安全應用,藉助密碼識別、隱私計算、數據標籤、模式識別等技術,利用專用口令、“無感”活體檢測等實現交易驗證,突破1:N人臉辨識支付應用性能瓶頸,由持牌金融機構構建以人臉特徵為路由標識的轉接清算模式,實現支付工具安全與便捷的統一。


規範支付服務體系,掃碼和刷臉怎麼處?銀聯開始自我發力

刷臉支付

  此前中國銀聯控股的收單機構銀聯商務發佈了一款全新的刷臉付產品——藍鯨,據悉該產品是基於央行的金融安全標準,支付時,採用活體檢測技術用戶人臉識別並輸入自定義支付口令後完成交易並且支持銀聯刷臉付和微信刷臉付的聚合。

支付寶,微信,雲閃付以及各大銀行APP的二維碼都可以互掃互認,目前因為各家機構掃碼存在不同,催生一批聚合支付公司提供聚合碼,滿足商戶需求,但是聚合支付存在的風險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部分聚合支付打著服務名義給違法犯罪提供服務,央行統一推動聯網互動將有力從技術和業務規範聚合支付市場,同時目前聚合支付市場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更多的聚合支付機構將轉型成為商戶增值服務商。

從以上的信息來看,未來的移動支付主戰場可能將會從聚合掃碼轉戰到聚合刷臉了。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融合掃碼很簡單,但是如果需要融合刷臉,相信一時半會無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