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豫西古道上的神鞭华金

在汝州市西北夏店镇上鲁村,有一位民国时期的奇人--—神鞭华金,为生计,他从小练就了一手驯马的绝技,在老汝州和豫西宛洛马古道上赫赫有名。他身材魁梧,高个子,戴墨镜,穿长袍,束红腰带,留长须,制长鞭,声音似钟。

名震豫西古道上的神鞭华金


华金,清光绪末年鲁一里华庄村人,有堂叔伯弟兄11个,为当时鲁一里南庙下镇北一大家族。这些堂叔伯兄弟依仗人多势众,常常欺行霸市,处处惹是生非,为此,华家也常常遭到仇家明打暗算报仇雪耻中,终日处在疲以保命中,惶惶不可终日。为摆脱这种压抑,20岁时,华金携带新婚妻子投亲到姑奶奶家,在鲁一里上鲁村安了家。

学 艺

虽然姑奶奶家是上鲁村有名大地主,但姑爷唯利是图,对华金也放高利贷,华金安家时借一斗粮食来年要还二斗。因地无一分,为了生计,华金经熟人介绍,走上了“拉官车”生涯,往返于宛洛和山西、陕西茶马古道上。“拉官车”就是在驿道上,驾驭骡马车,为官家、大客商运粮、运盐、运货物,争苦力钱。为生计,在三年徒弟磨炼中,华金不怕吃苦,总是处处听师傅的话,喂马毫不含糊,驾车认认真真,师傅看华金聪明伶俐,又听话懂事,就把自己一生积累的驯马绝技传给了华金:一鞭子打仨个马耳朵,三鞭子调成烈马。在师傅的指导下,华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三年的磨炼,华金完全掌握了师傅传


名震豫西古道上的神鞭华金

训烈马


授的驯马、用马绝技,在汝州--夏店—洛阳—太原茶马古道上开始小有名气,在运货物车队中,他总是驾着开道车,行驶在车队最前头。在鬼见愁河南和山西交界十八盘盘山崎岖山道上,他总是运用绝技,一鞭子抽打住三匹马的耳尖,次次把每辆车都安全护送上十八盘。大家非常感激华金,都愿意和华金组队拉官车,大家爱上了华金,离不开华金,不管谁接单生意,都愿意让华金合伙。就这样,华金的名气越来越大,闻名豫、晋、陕三省。(现在,在晋、陕等古驿道险要处拉脚上不去坡时,老脚夫就会情不自禁地说:汝州老华金在就好了)随着经济的慢慢好转,后来,华金在鲁一里上鲁村西南地置一等地50亩,吃穿不用发愁,不用再借地主高利贷了。

当 差

民国时期,随着火车、汽车交通工具的出现,用骡马拉官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因生意黯淡,华金在家闲赋日子渐多,于是,慕一里、鲁一里等地多家地方豪绅纷纷慕名前来,出大价钱请华金为自己驾马车。最后,考虑再三,华金决定给五区地方长官、保安司令平文正当差。当时,平文正是临汝县五区(今夏店、陵头、庙下部分地区)最高长官,经常来往于汝州、洛阳开会办差,找一个熟悉路况、驾马技术高超的“马班”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为请华金,平文正三顾茅庐,工钱随华金随便开价。


名震豫西古道上的神鞭华金


平文正住在夏店街东街,为走近路,马车经常需经南寨门北附近一条窄且是急转弯上坡的弯路,路窄仅能容一辆马车通行,不能错车。以往的司机到此必须自己下马车,驾马进退几次,调好方向,方可通过。然而,凭着娴熟的驾车技术,华金到此自己不用下车,适时吆喝和调整马车方向,一次通行。平文正对华金的技术大加赞赏,让华金在平府中吃中等饭,享受中等以上人待遇。


名震豫西古道上的神鞭华金

神鞭驯马


华金性情耿直,爱打抱不平。有一次,因看不惯平的专权,他把气出在普照寺会上。当时,平文正包养了名噪一时的临汝县通山窑戏剧团(临汝县豫剧团的前身),剧团驻扎在普照寺内。经过精心准备,在农历十月初十普照寺庙会上,平文正邀请洛阳豫剧名旦马金凤为庙会助兴,正当平文正和乡绅们看戏着迷时,突然,戏台后面大乱,人们纷纷跑去看热闹。只见华金把驾车的三匹马撒在野地中,一匹唤为“小花”、一匹唤为“小红”、一匹唤为“小青”,随着华金的口令,三匹马在场地中有序站停、翻滚,跑圈,三匹马的绰号和通山窑剧团的名旦绰号一样,让现场观众捧腹大笑。平文正看到这个场面,心自明三分,马上制止了华金,说华金有事好商量。

驯 马

华金驯马技术堪称一绝,再桀骜不驯的马到他手中经过调教,都会变得服服帖帖。

一次,庙下镇于庄有人来请华金,说自己喂养的马疯了,见人就踢,逢人就咬,被圈在马圈里,让华金训训,多打几鞭子。华金随来人到了于庄,华金打开马圈,一匹小白马像老虎一般迎面扑来,华金不慌不忙,闪到一旁,从袖中掏出短鞭,等白马转身之际,一鞭子下去,把白马打到在地,白马翻身起来,又扑向华金,说时迟那时快,华金又一鞭子下去,白马再次被打到在地。这一次,小白马躺在地上,浑身哆嗦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就这样,疯马被驯服了。


名震豫西古道上的神鞭华金


临汝镇东营村买回了一匹大红马,无人敢靠近,无法使用,无奈之中请华金师傅调教。说来也神,大红马见了华金,马上变得非常规矩,叫走就走,叫停就听,东营人怕华金走后马仍不听话,就恳求华金把马带走训几天。几天过后,东营人来领马,为了检验一下驯马的效果,正巧这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八上鲁村北禹王庙会,华金骑马来到庙会上,找一处空旷地,顺马蹄在地上放了四块砖,在华金的口令下,大红马或前蹄、或后蹄、或四蹄有序端端正正踏在砖上,一动不动,引来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解 和

华金在汝州市西北堪称是一名乡贤人士,其用鞭为发生矛盾群众解和被传为美谈。

有一次,上鲁村有两名群众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纠纷,一家仗势家中有人会武功,另一家仗势乡中有人,互不相让,纷纷纠集亲友,准备动武。村中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没有效果。无奈之中,村干部想到了德高望重的华金,让他帮忙调停一下矛盾,华金爽快接受了邀请。华金把发生矛盾双方请到了大队部,对双方说:“都是街坊邻居,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要动武,我不想看到矛盾再激化。要动武也行,先问问我这挂鞭子答应不答应”。说罢,他把一把铜钱摞在院中的青石板上,说:“我不会武功,上面也不认识几个人,但我一鞭子下去打掉一个铜钱,打不准或把摞碰倒了你们再动武不迟”。言毕,他远远站在一边,手握长鞭,一鞭、二鞭、三鞭,华金像玩魔术一般,铜钱被一个个鞭飞而铜钱摞不倒。在场的人都看呆了,发生矛盾的两家看到村中有此奇人,十分佩服华金,同意握手言和,就这样,一场械斗被化解了,人们都夸华金有三国时吕布辕门射戟之才能,粗中有细。


名震豫西古道上的神鞭华金

神鞭


华金心地善良,尊老爱幼,尤其是没有架子,始终爱逗小孩玩,被称为“老小孩”。华金晚年时利用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养马经验,不厌其烦在家中义务为夏店周围得病的大家畜看病,从不收一分钱。

华金卒于20世纪七十年代,享年95岁,无疾而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