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活動監控不止於發情監測

奶牛的活動方式可以作為了解其繁殖狀況的途徑。


大多數人將奶牛活動監控系統僅僅看作是改善牧場發情監測的工具。作者卻將它們視為牛群管理工具,它能提供一些觀察不到的信息。


查看發情記錄時,作者主要評估了四個方面:

1. 奶牛什麼時候開始發情?

2. 發情間隔是否恆定?

3. 每頭奶牛的發情是否一致?

4. 奶牛對激素有反應嗎?


奶牛的活動監控不止於發情監測

比想像的更早

大多數奶農在自願等待期(VWP)之前不會監測發情,但他們知道奶牛將要發情。還是他們可能知道?

當作者詢問奶農他們期望多早能看到健康奶牛初次發情,他們大多數人會回答大約在泌乳天數(DIM)30天。當查看活動監測數據時,作者發現健康的奶牛在產後約10-15天首次發情。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健康”的奶牛。

您是否知道卵泡內部的卵母細胞引起發情,大約需要60天的時間?因此,在DIM 10-15左右發情的奶牛的卵母細胞應該早60天或產犢前50天開始發育。對於大多數奶牛來說,這是幹奶的時候。因此,作者查看了在DIM 10-15左右表現出高活動性的牛群比例,並使用該信息評估幹奶牛管理。

作者看到許多奶牛直到產犢後至少50天才表現出首次發情,這實際上應該是它們的第三次發情。這很重要,因為研究表明,在整個發育過程中受孕酮影響的卵母細胞具有較高的受孕率,而孕激素是由健康的黃體產生的,該黃體在排卵後產生。

奶牛的活動監控不止於發情監測


間隔不規律

可以通過活動監控數據評估的另一個方面是兩次發情之間發生的情況。兩次發情之間間隔多少天?大多數人會說21天,但數據顯示,對於大多數奶牛來說,其接近23天。過去100年來,牛奶的產量發生了變化,繁殖性能也會發生變化。這需要適應。

發情間隔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囊腫,早期胚胎死亡(EED),營養和熱應激。對於囊腫,大多數奶牛的發情間隔往往很短,但是有些奶牛的黃體囊腫會產生較長的發情間隔。

通常,我們看到發情間隔比正常情況長,並且之間有一個小的活動峰值,若沒有諸如牛圈更替或修蹄的事件,這應該是由EED引起的。但這很難證明,因為當前的診斷測試只能檢測到懷孕後約26天,因此當活動量高峰出現在23-25天左右時,無法對其進行診斷。但是,可以將其歸因於EED,因為它也可以在確認懷孕後並流產的奶牛中觀察到,而在未進行配種的奶牛中不會發生。

此外,可以看到這些奶牛幾天後又出現和配種時相似的發情現象和活動量(圖1)。因此,

利用活動監測數據,可以更容易地檢測出可能的EED,並且可以更準確地確定流產的日期。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這對於準確評估各種流產因素很重要。

奶牛的活動監控不止於發情監測

圖1. 早期胚胎死亡(EED)

鑑別不一致的奶牛

每頭奶牛在整個泌乳期會更可能地表現出相同的活動水平,無論是在每天的基礎水平上,還是在發情時的活動高峰期間。當看到一個週期與另一個週期之間的活動高峰高度不同時,通常是在

泌乳初期熱應激時。

作者將較低的活動高峰歸因於營養不足。當他在牛群中不斷髮現奶牛的活動高峰高低不一時,就可能存在的能量不足問題。


對激素的反應

大多數有活動監控系統的牧場在泌乳初期仍使用同期發情方案,作為在空懷期後第一次發情配種的策略。

在這些牧場,實際上可以看到奶牛是否以及如何對激素產生反應。不僅可以在發情時給它們配種,還可以確定是否在適當的時間進行激素注射,是否需要更改方案、劑量,甚至是所使用的產品。

觀察圖2中的奶牛。這頭奶牛在DIM 15-26時表現出良好的發情現象。然後,下一次發情應該在DIM 46時。這頭奶牛開始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進行同期發情,這破壞了它的正常週期。牛在注射G3和G4之間顯示出發情現象,這是不應該發生的,然後在DIM 68注射P2前列腺素的那一天出現發情。此時沒有前列腺素能影響的黃體。

奶牛的活動監控不止於發情監測

圖2. 對激素不規律的反應

由於配種員遵循該方案,因此該奶牛在3天后被配種。請注意,奶牛在上一次發情後的23天(第94天)自然發情。如果單頭奶牛發生這種情況,那可能只是個例。當多頭奶牛發生這種情況時,就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您會驚訝地發現,由於牧場實施的同期發情方案,奶牛的整個繁殖週期都發生了變化。如果您想看到有趣的東西,請持續追蹤所有帶有活動監控器的不配種(DNB)奶牛。

將每頭奶牛的活動數據認作牛群健康的依據。如果您已經擁有或打算購買一個活動監控系統,則這是另一種從活動監控系統中獲取收益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