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航母”在中國,晚清卻打不過英國海軍,為何說明朝責任大?

眾所周知,現代軍事講的是陸、海、空三軍全面發展,除了各類武器、裝備的運用潛力和影響,還包括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等。中國的陸軍、空軍沒得說,已躋身世界前列,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海軍依然是個短板。

就比如海軍裡最基礎的標配航空母艦,直到2012年,遼寧大連才正式交付海軍“遼寧號”,而“遼寧號”也是在烏克蘭的瓦良格號改建而成的。中國第一艘國產自制的航母於2019年12月17日正式出爐,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航母以及海軍發展一定會再上一個臺階。但是由此我們也不得不產生一個疑問,歷史上中國不缺少對海洋的探險,唐朝有海上絲綢之路,明朝有鄭和下西洋,我國對海洋的探索比歐洲要早近2000年,但是為何我國沒有成為一個航海大國呢?

最早“航母”在中國,晚清卻打不過英國海軍,為何說明朝責任大?

從“黑石號”窺探海上絲綢之路

​1998年,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海域勿里洞島的漁民,偶然間打撈上一個陶罐。經印尼沉船文物打撈公司下海勘探,發現了一艘沉沒古船,上有大量瓷器和金銀製品。隨後,6萬多件珍寶相繼而出,這艘船就是名極一時的“黑石號”。“黑石號”的重見天日,證實了中國與西亞之間在千年前確實存在一條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除了“黑石號”,中國唐代後的海上絲綢之路,被越來越多的沉船所證實。光是東南亞地區,由國家正式登記的沉船地點就已經有100多處,共計200多艘古船,上載陶瓷製品和金屬,甚至還有瓜子和茶葉。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最早的航海貿易記錄,可見盛唐時期中國航海技術已經是世界頂端。

最早“航母”在中國,晚清卻打不過英國海軍,為何說明朝責任大?

“黑石號”中的瓷器

​鄭和下西洋未解之謎

時隔半個多世紀後,明朝的鄭和再一次帶著船隊下西洋,從1405年至1433年,鄭和先後七下西洋,橫跨印度洋,遍訪亞非三十餘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航海之最。但是關於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隻和航海路線,至今仍是個謎。

鄭和之後,中國再無對海洋的探索,鄭和當年留下的航海檔案也被明政府毀之一炬。不過在其他一些史料中,我們仍然能窺見鄭和航海船隊的雄偉。《客座贅語》卷一中《寶船廠》記載:

“今城之西北有寶船廠。永樂三年三月,命太監鄭和等行賞賜古裡、滿剌諸國,通計官校、旗軍、勇士、士民、買辦、水手共二萬七千八百七十餘員名。寶船共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船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明史·鄭和傳》記載的船隻和規模也與之相仿,如果記載是準確的,那麼換算成現在的尺寸,最大的船長約150米,寬約61米,排水量約在2萬噸以上,主桅杆72米,相當於24層樓高相,在現代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可惜,這樣一個龐然艦隊,卻悄然消失,檔案和船隊皆被毀,甚至船隻去了哪裡,是被焚燬還是截斷還是沉海,至今一無所獲,唯有等待未來發現蛛絲馬跡為我們揭開謎底。

最早“航母”在中國,晚清卻打不過英國海軍,為何說明朝責任大?

為何歷史上我國沒發展成航海大國?

​不過,拋去鄭和船隊的神奇失蹤,我國為何沒在明朝之後發展成航海大國,卻是有據可依的,這其中主要有四點原因。

  • 其一,明成祖方針失誤

鄭和下西洋時,正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朱棣是支持鄭和下西洋的,但其目的卻不是為了貿易,而是為了炫耀國威,和隋煬帝一個樣。朱棣得位不正,於是這種急需正位的想法伴隨著炫耀的資本一發不可收拾。另外還有人認為,朱棣是為了尋找“黨爭餘孽”,這在史書上也有記載: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朱棣總是懷疑建文帝朱允炆跑海外去了,朱棣心裡總是不安,於是派鄭和下海四處尋找,順便炫耀國威。鄭和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先後七次遠航。

說是炫耀,一點不為過,鄭和前後花了600萬兩白銀,別人下海經商,鄭和是下海散錢,誰尊明朝為正統,那就大大有賞。秉承著大國的慷慨風範,進貢國給明朝一毛,明朝能還其十塊,這樣的花錢法,像極了打臉充胖子,再有錢也會揮霍一空。

最早“航母”在中國,晚清卻打不過英國海軍,為何說明朝責任大?

明成祖

  • 其二,明朝當局格局太小
  • 朱棣去世後,鄭和在明宣宗時期又出了一次海,在此之後便停工了。直到嘉靖皇帝在位時,明朝中期衰敗,又有人提出要炫耀國威,效仿鄭和。但這件事立即被兵部尚書劉大夏阻止了。劉大夏認為:

    三保下西洋時,所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者亦以萬計,縱得珍寶,於國何益?此大臣所當切諫。舊案雖在,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足追究有無邪?

    隨後劉大夏還衝進檔案館,一把燒了鄭和下西洋的海圖和寶船的設計圖,為的啥呢?太費錢。

    所以第一次大規模的航海為中國人留下的印象可不怎麼好,人家哥倫布不花政府錢,自費出海發現新大陸,創造奇蹟,而鄭和消耗國庫,生產價值為負,沒錢的皇帝怎麼繼續幹下去呢?!

    但是鄭和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鄭和曾和明仁宗朱高熾說過這樣一句話: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

    明仁宗是明朝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明君,如果他在位能長一點,說不定鄭和的建議就能實現,大明王朝也將想唐朝一樣走向世界,開啟海上帝國模式。只可惜明仁宗在位只有短短十月,鄭和的理想也終究沒被實現。鄭和看得懂的道理,當局者卻輕易放棄,這讓我國剛剛發展起來的航海之路被堵死了。

    最早“航母”在中國,晚清卻打不過英國海軍,為何說明朝責任大?

    嘉靖帝

  • 其三,倭寇的崛起
  • 元末明初之際,日本發生內亂,在幕府與天皇的爭鬥中,日本進入了“南北朝時代”。隨著政局的紊亂,很多日本武士、商人都下海做了海盜,這一群體不斷騷擾中國邊境,他們被稱作“倭寇”。

    不過當時的中國國力強盛,倭寇也起不了什麼大風浪,但當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後,數十國開始混戰,這些武裝起義者也會不斷騷擾中國沿海一線,其武力值晉升好幾格不說,還趕上明朝衰敗的中後期,國力甚微幾乎對抗不了倭寇,當時從山東到廣東,海岸線幾乎是倭寇的天下。

    但倭寇實際上不是日本政府所為,這些倭寇自發形成海盜集團,甚至有中國人混跡在裡面對抗政府,對沿海地區大肆搶劫。基於這一點認識,明政府下達了“倭患起於市舶,遂罷之”的政策。政府認為正是因為與他們的貿易才導致搶劫頻發,因此關閉了市舶,這同樣也斷了沿海地區百姓的活路,因此他們也下海成了海盜,開啟惡性循環模式。可見,明政府的這一項舉措就是明清時代閉關鎖國的雛形。

    最早“航母”在中國,晚清卻打不過英國海軍,為何說明朝責任大?

    倭寇劇照

    • 其四,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

    到了清朝時期,清政府為了防止東南海域的各色敵人,堅決施行禁海政策,這種消極防禦戰略延續了幾百年。就是這短短的幾百年,讓中國的航海遠遠被歐洲各國所超越。而歐洲掌握了先進的航海技術後,便開始了瘋狂的殖民掠奪,直到兩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才意識到海上霸權的利害,慌忙開始辦洋務,購買火炮,但在晚晴搖搖欲墜的政治中,意識崛起時已經是在垂死掙扎。

    ​我國是個擁有3.2萬公里海岸線的國家,海軍戰隊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但因為種種原因,歷史上吃了很多虧。所以,我們還是應該以史為鑑,積極探索和發展海軍力量,早日成為海洋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