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哪有做父母的,会不希望自家孩子长大有出息?可以说望女成凤,望子成龙这样的观念,自古以来都是父母的期望。可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普世性难题,"如何教育孩子?""孩子怎么管好?怎么管不好?""孩子是否要严格教育?"等等,这都是家长们探讨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家们提出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孩子该怎么教育这个问题,也越来越难选择。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就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对孩子真的要严格教育,因为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他们缺少对规则的认识,缺少理性自制的能力。所以孩子还必须严格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该做,不是只要快来就什么都能做,要是让他们一直快乐下去,那性格不是要翻天了!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都希望给予他满满的爱与关怀,可以也要明白,过度的溺爱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很多家庭都对孩子宝贝的不行,过度溺爱,包办一切,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有一位资深教师提出过一个观点,因为他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班里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的、经常走神的、思维过于活泼多动的孩子,家庭教育都是不够严格的。因为缺少家庭的鞭策,自制力不强的孩子就会缺少学习动力,由此导致孩子"玩心重",不爱学。

家长们细心的话也能发现,确实是这样。如果你一直跟孩子道理,这孩子长期都没有挨过打,孩子就会不把你的话当回事,甚至故意走神,或者假装听了,但不会改正。孩子大道理听腻了,所以他会故意屏蔽父母的声音,他知道就算犯了错,你也就只会说说,再到后来不跟你讲话。渐渐的养成习惯后,心思就"野"了,屡教不改成了常态,他怎么会因为你的苦口婆心,就去认真上那枯燥无味的课程呢?加上老师的教导基本都是老一套的"为你的未来啊","现在不好好学你未来去做什么?"等等,父母的道理都不听。这些大道理又怎么会理会呢?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正如钱文忠教授在公开演讲中说的一样,"凭什么现在的教育都要是快乐的?我想不通,教育怎么就是快乐的了?这不是被国外教育搞晕了吧!国情不同,这教育环境背景都不一样,孩子的向导榜样都不同,这种教育方式怎么行的通?要知道啊,教育里面一定是有痛苦的成分。未来孩子们注定是要接替我们的,我们可不能让步啊!"

为什么我们教育孩子这么难,首先是教育制度的不同,国外适用的教育方法,在国内就不一定适用。在就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小、分不清是非对错,心智发育不全,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家长只是苦口婆心地劝诫引导,就说明事情不严重,要是家长生气到要打他了,那这错误就是很严重的了。特别对于某些"熊孩子"来说,讲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说服教育",是现在做父母的都会采用的教育方式,可因为双方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见识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我们不停的对孩子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沟通和说教,孩子才会有一点点改善和改观,更多是根本不记教训,我行我素。

成年人和孩子存在代沟,所以父母和孩子在沟通理解上出现困难是必然的,因此先礼后兵才是正确做法,适当的尝试"棍棒教育",是个不错的选择,让孩子记得教训,才会有明显改观。我们要对孩子负起责任,就不能对孩子妥协。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还有要注意的是,打孩子是最后的选择,是迫不得已时采用的教育方式,过多的高压教育方式,肯定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所以父母也要学会补救措施。比如先礼后兵,在"棍棒教育"后让孩子记住教训,明确分析,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或是在之后采取一些温情的举动来化解孩子的怨气和戾气,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可不是让你气上头就是一顿揍,打完就不管不顾了,要明确的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会挨揍,是因为什么错误挨揍,揍孩子只是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这要搞清楚了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教授在电视节目《圆桌派》也说过这样一席话,"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教育孩子更是如此,要让孩子们拥有敬畏之心,懂得遵守规矩,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长"歪"了。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根据教育学家的研究,孩子们成长到了3岁至6岁,脑组织已经发育的相对成熟,并拥有了一定的主观意识,孩子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此时的孩子已经能清楚的理解,来自父母的教导与命令。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为他们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们的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处于这个培养最佳时期的家长一定不能心软,该教育的时候就好好教育,孩子犯错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错误,尽全力把孩子引导向正确的路,要是等到孩子过了6岁,性格及心理行为特征定型后,就很难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到时候所要花费的心力就远比这个最佳培养时期花费的大的多得多!

所以一定要严格教育孩子,适度的惩罚很重要!但还是那句话,"打"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打孩子是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是不得已的手段,家长千万不要把"打"做成一种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要他们养成良好的手段,还是应该首选更为温和的教育手段,譬如给孩子看一些有价值的绘本就十分有效。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不知道该怎么做的父母们,就让我为广大家长推荐这套《小脚鸭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绘本》,绘本利用10个主题故事,列举了儿童成长过程中10种常见的习惯及性格问题,用来塑造孩子优秀品格再好不过,做父母的也能看看,它能让你了解该怎么与孩子交流。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这套绘本一共有10册,分别是《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该套绘本专为学龄前儿童打造,内容丰富有趣

,利用孩子对图画理解更敏感直接的特点,有利于孩子的阅读和对故事的理解,也非常适合作为家长亲子读物,以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复旦教授钱文忠:严格教育,该揍就揍!不要等孩子走偏了再后悔!

最棒的是,这套书还有中英双标,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能提高孩子英语思维能力。


不要顾虑!不要犹豫!千万要重视3-6岁这个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要是坏习惯成型了,后悔药都买不到!

多为孩子的未来考虑,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现在就点击下方图片,开始改变孩子:



孩子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全10册】

¥5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