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的男神——崔玉濤

​ 相信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的到來除了開心喜悅以外還有一種手足無措。寶寶一天應該喝多少奶?寶寶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寶寶拉肚子怎麼辦?寶寶發燒怎麼退燒?這些問題肯定都困擾著我們的新手爸媽們。爺爺奶奶們的育兒經驗就一定正確嗎?什麼該聽什麼要改呢?今天給大家推薦育兒專家崔玉濤的科學育兒。

寶媽的男神——崔玉濤

崔玉濤,1986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稍後在該校攻讀了兒科學專業研究生,在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完成了培訓期,在北京兒童醫院完成了住院醫生實習期,稍後成為該所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副主任,在新生兒監護領域被公認為資深專家。現中美合資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高級醫生,主要從事新生兒急救、嬰兒生長髮育監測、早期嬰兒問題的干預和疾病的治療等工作,對新生兒及嬰幼兒醫學領域有較為全面的瞭解和實踐經驗。在完成現行醫療工作的同時。長期以來擔任《父母必讀》等知名母嬰健康雜誌醫學專欄的特約專家,並在《父母必讀》雜誌開闢了《崔大夫診室》專欄,還多次在北京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參與育兒相關節目的錄製。崔玉濤曾出版了《0-12個月寶貝健康從頭到腳》、《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系列和《崔玉濤談“自然養育”》系列書籍。

寶媽的男神——崔玉濤

帶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獼猴桃、火龍果、草莓……),都有致敏的可能,1週歲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觸。
2歲以前的孩子,都應以奶為主食,其他食物為輔食。2歲以後,才以奶為輔,以飯為主。現在好多嬰兒,在10-11個月就開始以飯為主了,這是不對的。
對嬰兒來說,吃輔食能吃飽的量,不能滿足他們營養的需要量,如果能滿足他們營養需要的輔食量,卻是他們無法吃到那麼多的。(這話是不是有點繞嘴?慢慢理解一下哈,就是吃輔食不能滿足寶寶營養需求的意思啦)
菜水、果汁都是輔食,4-6個月之內,都不要添加。

輔食的餵養啟動不應早於17周(4個月),也不能晚於26周(6個月)。如果嬰兒長得很好,6個月添加輔食就可以。但6-7個月以前,一定要開始添加輔食。如果到10個月還沒有開始添加輔食,可能會增加今後的餵養困難。
說到不要拿食物氣孩子,崔醫生又順便講到斷奶——同樣的道理,對於非常依賴母乳的孩子,如果要斷奶,最好的辦法是媽媽離開家三天,不要讓孩子看到媽媽。不要媽媽拿著奶瓶喂孩子喝奶,卻不給孩子母乳,這樣做就是在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看,飯就在這呢,偏不給你吃!”孩子會非常生氣,更加拒絕吃奶瓶的。

......

寶媽的男神——崔玉濤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崔玉濤育兒視頻全集”,“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全套”,擊關注頭條號“大眼DY”私我,免費領取男神育兒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