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前方到站:桐梓林站。”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提到桐梓林,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桐梓林地铁站。而有老成都人告诉我说:桐梓林嘛,我晓得,以前嘞有钱人都住在那儿。
说来惭愧,来到成都这几年,居然不知道桐梓林还是一个“富人区”。当然,现在要在前面加两个字——老牌。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在以前(大概是十年以前吧)如果你是住在桐梓林,身上就会多一个“有钱人”的标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来聊聊桐梓林的前世今生。

老牌富人区的“盛与衰”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知道,成都有这样一句老话:东穷西贵南富北乱。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那要从当时的成都发展说起。

那时候,在成都东边住着大多都是(下岗)工人,收入并不高;

西边住着是达官显贵和在公司身居高位的人;

而南边则住着企业老总和高端人才;

北边因为有火车站、汽车站、荷花池等人群聚集场所,人流量大就难免会有摩擦与冲突,所以乱。


换一种说法或许更好理解,那就是:东边住工人,西边住贵人,南边住富人,北边住闲(歹)人。而这老话中的“南富”,就要从桐梓林说起。


1985年

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设立,位于锦江宾馆西一楼。此时的桐梓林还是一片田地。

1992年

成都奔驰车辆只有一千辆左右的时候,也就是成都人经济并不高的时候,在人民南路开发的锦绣花园惊艳亮相。

1993年

总领事馆搬迁至人民南路四段。


当时一句“开奔驰车,住锦绣花园”的广告词在成都打响,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大部分人的经济都在几百元左右,而锦绣花园便以5000元/㎡的高价奠基了桐梓林富人区“鼻祖”的地位,吸引了成都第一批富人。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为什么要提领事馆呢?

因为它与后来桐梓林的发展多多少少有丝关联。
就在领事馆搬迁后,逐渐有外企开始不断涌入桐梓林,同时多了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因此,桐梓林也变得洋气起来。
也许正是因为有外国人,桐梓林后来的建筑都是欧式风格,华丽且不失浪漫。不过,也可能是当时富人对欧洲建筑的偏爱吧,向往着另一种生活方式。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为了让桐梓林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提升居住舒适感和可观性,2006年,“欧洲风情街”修建完成。
红砖铺路,欧式建筑群,诠释着城南城市风貌的多样性,也让桐梓林的国际范再度提升。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顺便提一下,初建成的风情街路面是红砖的,但因为有车辆驶过时不仅有刺耳的噪音,非常扰民且红砖也经过反复碾压破损严重,在2013年经过改造后,才有了我们今天才所见的沥青路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桐梓林被后起之秀神仙树和浣花溪、麓山的风光所掩盖,富人们开始搬离这里。
虽然桐梓林的风光不再,但房价依旧很高。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曾经的桐梓林,是富有且张扬的。怎么张扬?这么说吧,在鼎盛时期的桐梓林,路边停着的都是林肯、保时捷、凯迪拉克、法拉利等豪车。住在这里的人,起步就要高一些。


不过现在的桐梓林低调了很多,但随着时间沉淀下来的气质与地位却无可比拟。
时至今日,桐梓林依旧是外企与各国领事馆青睐的地方,洋人来成都落脚的首选之地。

藏不住的“国际范”


从桐梓林地铁口出来看到的欧式大门,便是传说中的锦绣花园。
它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甚至看起来有些老旧。可不知为什么,一来到这里,就有一种化身富豪的感觉。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走在桐梓林的几条街道上,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其它街道格外不一样。尤其是有着成都最美街道之称的——“欧洲风情街”。
它是桐梓林社区的标志性街道,洋派的建筑风格让“欧洲风情街”成为成都的一张国际名片,火遍网络。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路边的雕塑,墙上的装饰与壁画,都提醒着这里的高级感,大气又有格调,而且无论是餐厅还是酒吧都是十足的欧洲风。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沿街的露天茶室各有风格,日式、韩式料理又或者泰国风味,足不出“蓉”就能吃遍全球美食。

抬头看到的屋顶都是欧式风格,而且还有各种高档小区。锦绣花园自不必说,还有世纪锦苑、中华园……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除了餐饮娱乐,在桐梓林东路有一片绿墙,转角处就是英语角。每周五的晚上,这里会有一些外籍人练习口语哦。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在桐梓林英语角广场,还有雕像、共享书屋……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几条街道上的标识印有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店铺也几近是中、英双语命名。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但说起桐梓林的名片,除了充满异国他乡的欧洲风情街,桐梓林社区同样值得一提。
以前看到外国人我们会好奇,但现在已经是习以为常,尤其是在桐梓林则更是普遍,甚至会有种误入外国街头的错觉。


据相关资料显示,桐梓林社区是成都市近20年来外国人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有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有4300+外国人。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桐梓林社区拥有成都市首家“外籍人士之家”——桐梓林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暨公安出入境服务站。
身处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社区,经过耳濡目染之后,英语水平也会直线上升。因为在桐梓林的英语角,这里说英语的人,除了外国人之外,还有学生、老人。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看着大爷大妈们与老外毫无障碍的交流,大有一种深藏不漏之感。
建筑、店铺、街道装饰、路标……,桐梓林的每一处体现着浓郁的欧洲风情,藏也藏不住!

桐梓林:一种生活方式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外国人会选择安家桐梓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在这里落脚?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不得不说,在桐梓林生活的人,那份快乐你体会不到。因为这里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在教育、医疗、餐饮、商务、金融等方面都是面面俱到,处处都体现着桐梓林的魅力所在。
首先是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桐梓林东起科华中路,西至新光路,南起中环路火车南站路段,北至二环路南三段。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地图有点复杂,那就简单点,就是这样的↓。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从图可以看出,桐梓林社区东起人民南路四段,西至新光路,南起桐梓林南路,北至二环路南三段。这个社区,可以说是位于桐梓林的最佳C位。
再来说交通。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自驾去机场或是去市中心,交通都非常方便。双流国际机场高速主城区出入口、天府国际机场18号线、地铁1号线、二环路联动整个区域。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地理和位置都说过了,那就再来康康周围的环境吧。高档酒店、餐饮、医疗、大型购物场,以及商务楼和银行,样样不缺。
餐饮
无论在哪儿生活,饮食都是绝不可少的存在。在桐梓林有路边小吃,也有高档的饭店。不管你想吃中餐还是西餐,鱼还是虾,这里都能满足你!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酒店

凯宾斯基饭店、成都富豪首座万丽酒店2家五星级涉外酒店。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医疗

周边的优质医疗资源也不少,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银行

桐梓林周围有多家银行,除了在欧洲风情街上的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外,周围还有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商务楼

这样现代化、国际化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高端商务楼了:凯莱帝景、观南上域、上善国际、首座。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商业圈

如果购买生活所需,还可以去家乐福、宜家、玉林生活广场、欧尚、苏宁、仁和春天等大型购物商场。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教育

住在桐梓林的人,根本不用担心学校的质量问题,因为这里的学校教育很国际化,教育配置相当高。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总之,桐梓林的一切都趋于国际化。这让人能够很放心的居住,不用过分担心衣食住行上的麻烦。
而除了硬件设施,桐梓林社区的服务也同样让人信赖。除了外籍人士之家,社区的邻里中心更是给外国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国际化的社区与服务,让外国友人们感受到成都的包容和开放,更给了他们“家”的温暖。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外国人选择桐梓林吧。
而那些在这里租房子的和打算安家的人,大概是因为桐梓林既有小资生活又可以充满烟火,既有异国风情也不失本土风采,是走向世界的一扇门吧。
从一片农田到富人区,再到如今的国际化,桐梓林的变迁像是人的成长过程。而每条街道都会随着时间变得老旧,而它所承载的是城市的变迁与生活痕迹。
所以桐梓林的一路变迁,也是一代人的记忆和生活轨迹。

没有了曾家喻户晓的富人区标签,“桐梓林”还剩什么?


有些人从出生开始就不用担心以后的人生,过着小资生活,也有些人以外来人的身份住进来,过着格格不入的烟火生活。
走在桐梓林的街道上,你会看见生活的两面。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