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以下給大家整理以下我認為非常有用的人際交往中的小常識。

1.沒有當下接受的,大多都是拒絕

不過也要看當時對方猶豫的時候是什麼態度,如果對方說“我盡力”,就有可能隨後會真的幫你,只是對方不想把話說滿,可是他真的去努力嘗試了;而那些模模糊糊,嬉皮笑臉,嘴上應承的,大都是“不願意”。

2.沒有一起經歷和麵對過一些利益牽扯的關係,別管認識多久,大都不能說是多麼牢靠

朋友,戀人均適用,而至親其實大都是經過很多次的事情,可是依然選擇愛你的人。

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3.使用“杯子技巧”,探知對方的想法

找個機會和對方一起喝飲料的機會,閒聊一會兒之後,假裝不經意地把自己的杯子移近對方的杯子,如果對方沒有移動杯子的話,就可以說兩人的距離感縮短了。

如果對方又默默把杯子移開的話,就表示他覺得兩人還是維持現狀就好,沒有進一步的打算。

透過杯子間的距離,就可測知兩人的距離。

4.戒心暫時降低的狀態,在冷讀術上稱為“特異時機(Offbeat Timing)”,是釋放有用訊息的最佳機會

例如閒聊到足球時,可以說:“啊!是啊!我的一個客戶,已經使用敝公司的商品十年了,他可是個狂熱的足球迷呢!”

這句“閒話”中隱藏的訊息是,“我有個來往十年的忠實客戶”、“我們公司的產品優良,可以使用十年以上”。

這種方式稱為“特異說話術”,在任何場合都可以使用,請務必試試看。

5.「雙重束縛」(Doublc finds)的會話策略,是不讓對方有機會說”No”的技巧

有人拜託你幫忙時,你第一件要考慮的事情是什麼?

Yes 或 No,對不對?

如果是 Yes,就進一步聽對方解釋詳情;

如果是 No,就想著要用什麼理由拒豔。

比如接到推銷電話,大概很少人會想弄清楚封方到底是賣什麼?

通常是連聽都不想聽,一接到後就只想快快拒絕掉。

“可以和你約會嗎?”

“No,今天我很忙”

“一起喝杯茶如何?”

“我真的沒空。”

“什麼時候有空?”

“不知道。”

像這種邀約的方式,讓對方的腦中有出現“No”的機會,也就是讓對方的思緒進 入瞭如何拒絕的模式。

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我們去吃飯還是去喝茶?”

“可是我沒空。”

“那麼就去喝茶吧。”

“嗯,喝杯茶倒還可以。

“對”可以跟你約會嗎?”這句話可以說“No”,但是對“我們去吃飯還是去喝茶?” 這句話回答“No”,在文法上顯然是錯誤的。

被詢問“哪一種好?”卻回答“No”,有點答非所問,因此對方的頭腦裡不會出現“No”的念頭,態度就會稍微鬆懈下來,容易有“喔,只喝杯茶還可以,打給二十分鐘就可以回來了”的想法。

6.“受騙者心理”:“被騙”,有時候是受騙者自己希望被騙

被騙的時候,受騙者的心理總是“希望這個人說的是真的”。

比方說,孩子因意外或疾病死去,傷心欲絕的父母聽到教祖說:“這個孩子還沒有死,一定會復活的。請用平常的方式對待他。”

這些父母之所以受騙,並不是因為愚蠢,而是因為真心的希望能夠那個謊言是真的。不論在那個時代、何種情況下,受騙者的心中都強烈覺得“應該相信那個謊言”。

7.吃驚的表情要是長於1秒,表示他們在說謊

LIE TO ME

8.重感情的人,很難走出來,就好象碎裂的蛋殼,沒法輕易的癒合

9.打開心扉的“同調”技巧

有一個慢慢打開心扉的辦法,叫做使用“同調”語言,也就是在談話中儘量模仿 對方所用的特殊字句。

對方說:“今年想向各種事情挑戰看看。”那麼,你在交談中就要儘量使用“儘量”這兩個字眼。

例如,一邊看菜單一邊說: “我平常有點怕喝日本酒,但是今天決定‘挑戰’ 看看。”“這道菜只看名稱實在不知道是什麼,不如‘挑戰’看看吧!”

如果是工作上的事,就說:“現在的工作對我來說,相當具有‘挑戰’性”“我最尊敬有‘挑戰’精神的上司了。”

每說道‘挑戰’一次,對方對你的好感就會增加一次。透過好感的累積,對方的 心情就會越來越好,對你越來越信任。

10.看人要看他做了什麼,而不是看他說了什麼

一開始看上去話癆,好相處的人,未必人真的好;

而開始反而看起來有些距離,可是深入接觸都實打實幫你的,大多人都不錯。

有很多人你以為和他很好,其實只不過是嘴上的“哥們”或“閨蜜”,一起在生活上有個陪伴不過是互相,而真的遇見事了才能看出這個人靠不靠得住。

11.大多數,熟的太快的關係,涼涼的也快

朋友不一定是,戀人大多是。

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12.一般來說,如果你們的愛情關係裡,有友誼和親情的成分,會讓你們的感情更加牢固

13.記憶是在加工後,才回想起的

讀心者就是以來這種選擇性記憶,及時犯錯或做了錯誤的推測也不怕。他們知道,就算有八成說錯,只要有兩成諮詢者驚訝的準確率就綽綽有餘了,諮詢者心中還是會留下“一語中的”的印象。

比如,算命的告訴你什麼事實,你會自己選擇記憶中的事情往上面靠,其實不過是算命師的冷讀術。

另外,我們的記憶都是加工產品。

因為大部分的回憶,或多或少都安插了不少的主觀性情緒在裡面。

也就是說,你曾經大腦影響中那個可愛的帶紅色帽子的小女生,是在七歲的時候和你認識的,而你記憶中卻可能深信不疑的記憶在“我好想是5歲認識她的。”

14.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是指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通俗的說,自證預言就是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

舉例來說,如果是你懷疑自己的另一半出軌了,(其實也可能沒有出軌),可是當你“堅信”這個事實的時候,你就會行為上不自覺的開始蒐集對方出軌的“證據”,並且把對方出軌不斷往“事實”上靠攏。

結果,其實對方根本就沒有出軌,而是你自己在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對的。”

15.順利交談的啟動方法–例行話題

開始與人交往的時候,大多數不會開啟話題。

那麼該怎麼開始對話呢?我們可以使用一種技巧“例行話題”。

以下介紹幾個可使用的例行話題。

“你是那種對方高興會逼自己高興來的更重要的人,對嗎?”

“其實你很在乎對方,但對方有時候會誤解你的心意?”

“你在戀愛中曾經遭到背叛?”

“你一旦喜歡上對方,為了迎合他的期待,有時候會勉強自己?”

“例行話題”是交談的入口。也就是用一些模稜兩可的描述,引出一個話題,讓對方有興趣交流下去,不要人身攻擊,哪怕是想和你辯論都可以。

舉例來說,類似的方式還有,

“你是個直覺敏銳的人,即使第一次見面,你也能馬上掌握那個人的性格, 但是有時因為過度敏感,知道對方的想法,反而不能輕鬆交往。

“你真是個感情豐富的人,但不善於表達。因此有時會被人誤解或給人冷淡的印象”。”

用這種方式開啟話題並不難,記得要本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就好,不要隨意給對方評斷。

16.建立“是的”組合,就容易獲得對方的信任

從前有一種遊戲叫“說十次pizza’”,玩法是連續說十次pizza’之後,立 刻指著手肘問:“這是什麼?”對方會條件反射地回答“pizza”。

由此可見,反覆總同樣的事,思考就容易導往那個方向。

這個原理稱為“渠道化原理”,也就是構築渠道讓對方做出肯定性的反應-想說 yes。

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例如談生意之前,不斷和對方寒暄“天氣相當暖和了”、“工作很忙把”、“貴 公司上週推出新產品了”等等。目的在於累計對方肯定的回答,如“天氣暖和了”、 “託你的福,工作忙的很”等。 即使對方沒有開口回答“是”、“沒錯”,只點頭表示,效果也一樣,只要能獲 得肯定性的反應就行了。

通常累積幾年的診斷經驗後,不論精神科醫生或者諮詢師,都會不知不覺建立一套自己的例行話題。

17.試探對方隱藏的不滿的方法

送禮物給情人,當她滿懷希望地打開包裝後,表情卻突然一沉,不過馬上又歡喜地說:“哇!好高興!”

就算你問她:“是不是已經有了?”她也不正面回答,只是一味地說:“恩,太高興了。”

像這種情況,有個方法可以打聽出對方到底哪裡不滿意。

就是過一會兒後,若無其事地問她:“最近,是不是有什麼令你失望的事?”

假如她回答:“是啊!獎金太少了。”由此可以推知,她認為你剛才送的禮物,“超乎想象的便宜”。

雖然她認為太便宜了,但因為不想被你當作貪婪的女人,所以就把不滿的心情強自壓抑下來。

壓抑下來的心情,就和壓進水中的球一樣,一直等著浮上來的機會。一旦聽到你的提問,那份不滿之情不知不覺就會浮現出來了。

接著問別的問題,就可以打探出對方隱藏的心情。

18.有事沒事在群裡多發幾個紅包會讓大家對你的印象分UP!

紅包大小無所謂,這個是由於紅包大小其實作為一種氣氛活躍劑都是加分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增加了群體的參與感,在不自覺的過程中強化了“領導者”的意味。

尤其是當大家在有任何意義的決定的時候,多半也會傾向於選擇多聽從“領導者”的意見。

19.少用“不是,不,沒有”,多用“是的,沒錯,我也是

這是很多人說話的時候常會無意識的犯的一個錯誤。其實當你說到“不是,不,沒有”的時候,對話者已經接收到了這個“否定”的信息,就根本不想再聽你的下話了,就算你是轉折也沒有用了,這是非常激起對方防抗情緒的說法;

而如果你一開始就說“是的,沒錯,我也是”,後面就算有轉折,先肯定對方的說法,不僅僅是一種尊重,也是表達出自己意見的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20.“點贊”依然是一種低成本的社交方式

雖然現在大家都對“點贊”之交覺得有些淡漠了,可是,點贊依然可以讓對方感覺到關注。

這個時候,記得也給對方好的內容點個贊,多多互相關注,其實反而是無需溝通的有效連接方式,這樣的方式依然很好。

你在無聲的告訴對方“我一直在關注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