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優質稻米產業現狀

江蘇是我國水稻生產大省,水稻年種植面積3300萬畝、總產1900萬噸左右,位居全國前列。單產560公斤左右,居全國主產省第一,1998年曆史最高單產達到588公斤。此後,經過種植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江蘇省從1999年開始就把優質作為水稻育種的首要目標,到2019年,

育成了通過江蘇省審定的優質稻品種208個,其中達到國標一級優質稻穀標準13個、二級62個、三級106個、優良食味粳稻11個、優質糯稻16個,一大批優質、高產、抗病水稻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種植,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在優良食味粳稻新品種選育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育成了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等優良食味粳稻品種15個,為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鄉村振興奠定了良好基礎。

江蘇省優質稻米產業現狀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優質稻米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首要產業。而目前江蘇水稻產業面臨國家收購保護價下調、生產成本增加、種植效益下降的局面。另一方面,江蘇大米加工企業多、規模小,加工質量參差不齊,品牌多亂雜,缺乏著名品牌,急需打造優質大米品牌。

江蘇省優質稻米產業現狀

產業要發展,品牌是基礎;品牌要打響,品質是關鍵。水稻品質包括外觀品質、加工品質、營養品質和食味品質,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因此,食味品質是水稻品質的關鍵。那麼,米飯好不好吃跟哪些因素有關呢?要吃到一碗香噴噴的米飯,涉及到品種、產地、栽培、收穫、儲藏、加工、煮飯等方面。首先,要有好吃的品種。好大米是用好品種種出來的。什麼樣的品種是好品種?當前,在我國農業實施供給側結構性調整、農村勞動力轉移、糧食收購保護價下調的情況下,好吃、好種、好賣的品種才是好品種。江蘇省好吃的品種屬於軟糯系列,有四大特點:柔、香、糯、甜。米粒飽滿圓潤,潔白如玉;米飯晶瑩剔透,香氣撲鼻,軟糯滑潤,冷不回生,口感極佳。我們稱之為優良食味稻,也就是好吃的稻米。

江蘇省優質稻米產業現狀

品質提升,標準先行。有了好品種,還要有好的產地。要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栽培,生產出安全、綠色、優質的原糧,加工成好吃的大米。江蘇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自然稟賦。為了保持優良食味稻的食味品質,栽培上要注意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品種,通過控氮控水、健康栽培、增鉀補硅、增強抗性,通過適時收穫、低溫烘乾、低溫儲藏、精細加工、科學煮飯等標準化的工藝流程,才能吃到香噴噴的米飯。

目前,江蘇省委、省政府和農業農村廳等部門都十分重視優質稻米品牌打造,農業農村廳連續三屆召開了江蘇優質稻米暨品牌雜糧博覽會暨江蘇好大米品鑑會,遴選出50個“味稻小鎮”,制定了千億元級優質稻米發展規劃。江蘇省糧食與物資儲備局牽頭制定了江蘇省優質大米品牌標準體系和品牌創建方案。射陽大米、興化大米連續兩次蟬聯農業部十大區域公共品牌,蘇州大米、淮安大米、泗洪大米、建湖大米、阜寧大米、海安大米、“金陵味稻”南京地產大米等市、縣區域公用品牌正在崛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打響江蘇好大米品牌,江蘇好味稻一定能夠進入尋常百姓家。

江蘇省優質稻米產業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