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英国有一位主教发表高见,宣称女人不可能有莎士比亚的文才;女人写不出莎翁的剧本,就如同猫死后上不了天堂,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是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便在她的散文集《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中提出一个设想:如果莎士比亚真有一个同自己一样禀赋超群的妹妹,名叫朱迪思,她的一生又会是何种模样呢?

“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莎士比亚因年轻时在家乡偷了别人的一头牛而背井离乡到了伦敦。之后,凭借自己所受的不多教育和戏剧才华而终于成名。可是他妹妹的命运就与之截然不同了。家里不让她上学,她可能偷偷看哥哥的书,可被父母发现之后,就只有回去补袜子或照看锅里的炖肉了。她的写作稿多半也会被父母烧掉。而且刚十几岁,就被许配给一个羊毛商的儿子,她不愿结婚,哭诉哀求却换来一顿责打。于是她也出走伦敦,找剧院经理,想要演戏。经理告诉她不要痴心妄想,女人是演不了戏的。男人们都取笑她。后来一个叫尼克·格林的舞台监督可怜她,将她收容下来。后来她就怀了孕,最后在一个冬夜自尽,了结她痛苦的一生,被埋在了一个十字路口附近。作者的结论是:“一个女人必须先有钱、有自己的一间屋子,然后才能写小说。”

“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作为女权主义思想的重要先驱,伍尔芙指出了妇女的才能无法充分发挥的社会经济根源,女作家必须顶住巨大的困难,顶住男人的偏见和经济控制才能存在。把她们解放出来的关键在于要让女人像她哥哥弟弟们那样,要有“自己的一间屋”可供独立自由的居住,要经济独立。她的这种社会学批评,既抨击了男权中心社会对妇女创作的压制,又在方法论上启发了当代的女权主义批评。女性文学具有自己的传统,有着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和风格,通过对18世纪以来诸多女作家的追诉和自身的体验,伍尔芙肯定了女性文学的道路,为女性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中争得一席之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学史观的反叛。但伍尔芙并不想矫枉过正,她提出了一种两性共体的思想,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当中都有两种力量统辖着,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性的。······正常而又舒适地存在状态,就是在这两者共同与和谐地生活,从精神上进行合作时产生的。”这种两性和谐合作,乃是创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可是伍尔芙何以萌生出这种女权主义思想呢?其实她本人就是一位“莎士比亚的妹妹”!“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她的心底就深藏着自己早年所收到的“重男轻女”陋习影响的切肤之痛。

“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伍尔芙出生于书香世家,而且有趣的是她与另一位意识流小说巨匠乔伊斯是同年出生同年去世的。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一位出身剑桥的著名学者,曾因主编《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的前二十六卷而被英国政府授予爵士称号,他本人也写过18世纪的英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以及一些英国作家的传记,他最初的妻子是小说家萨克雷的小女儿哈里特,哈莉特死后,续娶茱莉亚·达克沃思,生了伍尔芙和其姐凡妮莎及两个兄弟。可到了儿女该上学的年龄时,父亲却只将两个兄弟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后又送到剑桥大学深造,而两个女儿则留在家中由父母教读。这种做法使伍尔芙生出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不过她家庭富裕,文化优越,藏书丰富,也为她提供了很好的自学条件。跟父母补习了关于拉丁文、法文、历史、数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她就开始在父亲藏书宏富的书房里自由自在地广泛阅读了。伍尔夫天赋异禀,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位作家,二十二岁起开始发表文章,从此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作家生涯。

“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但伍尔芙自幼身体虚弱,1895年母亲去世时她的精神病第一次发作,1904年父亲去世,精神病第二次发作,而且痛苦中曾企图自杀。随后全家迁居到伦敦的文化区布鲁姆斯伯里。她兄弟在剑桥结识的朋友们开始不断到家里聚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学和学术的中心,称为“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其中荟萃了世纪初到30年代的英国文化、学术精英,如小说家F.M.福斯特、奥尔德斯·赫胥黎,诗人T.S.爱略特,经济学家J.M.凯恩斯,美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和艺术史家罗杰·弗赖依、画家格兰特和伍尔芙的姐姐凡妮莎,以及汉学家A.韦力等等。他们并未要形成一种派别,而只是自由的讨论各种问题;他们都信奉的一条原则是:“最宝贵的东西是人际交流的乐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享受,这些形成为社会进步的合理的根本目的。”

在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中,有位剑桥毕业的青年学者莱昂纳特·伍尔夫,虽然他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犹太人”,但伍尔芙还是与他真诚的相爱了,两人于1912年幸福地结合。莱昂纳特性格善良忠诚,对妻子体贴入微,他知道妻子具有文学上的天才,便尽一切力量支持她进行文学创作。二人还在自己所住的楼下开办了一家霍加思出版社。此前伍尔芙已经出版了两部小说:《出航》(1915)和《黑夜与白昼》(1919),现在则勿需求助于他人之手了,而且出版社扶持奖掖年轻和独创性作家,如T.S.爱略特和K.曼斯菲尔德等,推动了现代派文学的发展。

伍尔芙同普鲁斯特、乔伊斯共同开创了意识流流派。但从现代主义在英国小说中诞生之日起,就围绕着传统与变革问题产生了一场日趋激烈的论争,伍尔芙就是这场论战中的一名斗士。她把当时以本涅特、威尔斯和高尔斯华绥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视为陈规偏见和刻板模式,从理论上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伍尔芙的这些文学批评论文都汇集在两辑《普通读者》之中。她认为表现自我和反映现实是对立的,生活是主观印象和感性活动的总合,只有人类内心世界才是实在的、永恒的。生活于是成为了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的意识的半透明层,每日每时,“人们的头脑接受千千万万个印象——细碎的、奇异的、转瞬即逝,直到用利刃镂刻一般的。这些印象像无数原子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这种对生活的新的看法成为意识流创作方法的根本性依据。

“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1922年,当伍尔芙开始写《达洛维夫人》时,她已读完乔伊斯以连载形式发表的《尤利西斯》,备受启示和教益。《达洛维夫人》( 1925)表明她终于找到了她要赖以表现生活的那种特殊方式。像《尤利西斯一样》,小说中的事件都压缩在从早上九点到次日凌晨这短短的十五小时之内,记叙了这个时间段内一位上层社会妇女的内心活动,并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错穿插,概括了她一生的重要经历。《到灯塔去》(1927)通常被认为是作家最出色的作品,浮现在作品之上的是一位大地之母般的兰姆西太太的形象,她去世后,她人性的光辉和精神影响却依然存在。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她的家人朋友们最终完成了一次到心灵的灯塔去的航程。伍尔芙对小说的变革在《海浪》(1931)一书中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小说中的六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在冷漠、嘈杂、逼人的世界上确立自己身份的努力,是整部作品的基础。而且六个人物采用古典芭蕾舞的程式,一一登台表演,向观众倾诉他们无言的独白。

“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法国作家莫洛亚对伍尔芙的创作有着精辟深入的分析,说她“既不像萨特那样判断,也不像劳伦斯那样说教。她所关心的只是为读者提供一种更清晰、更新颖的生活视域,以开阔他的眼界,使他能够从事件的表面之下发现那些难以察觉的思想感情活动”。她抛开了带着特定观点进行理性主义叙述的传统小说模式,采用了将散文和诗糅合在一起的、飘逸灵动、委婉多姿的飘逸散文诗笔法,去捕捉、描绘人物的浮想联翩、千变万化的精神状态。

随着作品不断出版,伍尔芙的文学声誉日隆,剑桥等大学纷纷提出给她荣誉讲座和学位,但出于对英国大学中歧视女性陋习的抵制,她予以谢绝。这位身处男性中心思想占据绝对统治社会中的杰出女作家,终于凭借自己的旷逸天资和艰辛的不懈努力,成就为20世纪文坛的一位新的缪斯文艺女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莎士比亚的妹妹”。

“莎士比亚的妹妹”——伍尔芙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暴风疾雨也降临到了英伦三岛之上。1940年,伍尔芙夫妇的住宅被纳粹飞机炸毁,二人相约,一旦英国战败,绝不在法西斯的铁蹄下受辱。1941年,伍尔芙完成了最后一部小说《幕间》,她深感不满(实际上,她每完成每一部作品都觉得不满意),而且病势日益恶化,她觉得再也没有勇气和力量与疾病斗争了。一天早晨,她留下一封遗书,感谢丈夫多年来对她的关爱和照顾,然后外出散步,就此一去不返。当莱昂纳特赶到河边时,却只见她丢下的一根手杖,还有一江无情的流水供后人凭吊。



欢迎各位读者讨论指正,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