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疫情耽誤的“春光”搶回來

把疫情耽誤的“春光”搶回來

把疫情耽誤的“春光”搶回來

建設中的碧桂園城市商業綜合體

企業復工復產,政府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萊蕪高新區堅持做到企業有所求,政府有所助,讓企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項目建設上。特別是在全區重點項目建設中,萊蕪高新區解難點、化痛點、疏堵點,力爭以最快的速度把疫情耽誤的“春光”搶回來。

解難點企業有所求,政府有所助

4月3日上午,在碧桂園城市商業綜合體二期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都戴著口罩緊張有序地施工,整個現場一派繁忙景象。“一期主體全部封頂,正在進行砌築抹灰,二期正在進行基礎施工。最讓我們高興的是這幾天就開始進行電路穿線並同步進行電纜施工,預計4月底就能通上正式電。”項目總經理王宏運告訴記者。

項目建設過程中正式電的接通是很令人頭疼的事。王宏運說:正式電的前期工作我們基本沒怎麼操心,一直是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幫助協調辦理。從去年6月份開始,得知項目用電需求後,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動幫助我們協調萊蕪供電公司、萊蕪泰興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等共同推進正式電公用管網的建設,疫情期間也一直堅持調度。為確保一期能夠如期通電,從立項、設計、清障到施工,他們從中做了大量的實際工作,解決了我們最頭疼的用電難題。

“只要我們有困難了,萊蕪高新區有關部門都會第一時間想辦法給我們解決。”王宏運說。今年年初,碧桂園城市商業綜合體二期項目開工過程中,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協調解決市政道路開口問題,保證了現場進出車輛的通暢,有力地推進了項目開工,比預計開工時間提前了兩個月。由於復工物資不足,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幫忙協調了1000只口罩。為了讓外省非重點地區的員工儘快到崗復工,他們還協調相關部門辦理了健康證,為復工復產奠定了基礎。

化痛點企業辦不到的,政府去做

4月2日上午,盤古云商雙創中心項目施工現場如火如荼。“疫情影響了一個多月的工期,在政府部門的幫助和施工單位的配合下,我們正在努力趕工期,爭取把耽誤的工期補回來。”項目總經理鄭義亮告訴記者。

今年3月份,盤古云商雙創中心項目申報山東省服務業載體項目。由於材料有些瑕疵,不符合服務業載體的需要,區經濟發展局通過多次協調,最終上報成功。“項目能夠建設到這個程度,離不開相關部門的支持。他們設身處地為我們企業著想,從項目落地開始,包括土地的掛牌、項目的規劃設計、工程的招投標、現場的建設管理、進度的跟進,都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和幫助。”鄭義亮說。

目前,該項目主樓已經封頂,開始幕牆安裝準備及內部牆體安裝,裙樓完成80%的工程量。計劃6月份裝修單位進場,年底部分投入運營。項目運營後,將以新零售商業促進城市消費升級,以跨境電商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以新技術打造智慧城市新地標,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動創業創新,樹立城市新品牌。

疏堵點讓企業精力用於項目建設

4月3日,在中關村信息穀創新示範基地施工現場,幾臺大型吊車正在緊張作業。

沽上真空玻璃項目是中關村智能製造產業園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建設4條真空玻璃生產線,在2021年實現全面達產,產值可達6億元,年稅收2000萬元。春節過後,受疫情影響,外地員工到不了崗,針對這種情況,萊蕪高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積極與高速執法等部門協調,提前做好溝通,幫助企業外地人員儘快復工到位。對於該項目在手續辦理上面臨的困難,萊蕪高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更是靠上協助辦理,讓企業將更多的精力用在項目建設上。

在中關村智能製造產業園的建設與發展方面,萊蕪高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做好立項、環評等手續,使企業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園區招商上;積極對接協調相關部門,推動施工圖設計工作進度,保障產業園按計劃開工。不僅如此,他們還持續跟蹤簽約項目,對於項目在廠房入駐時面臨的水、電、道路等方面的困難,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解決,確保項目按時落地生產。 (本報記者劉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