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開跑 在川臺企搶“春光”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企業復工開跑也正加足馬力。在四川的不少臺資企業也已按下生產“重啟鍵”和“快進鍵”,臺玻集團成都玻璃有限公司就是較早復工復產的臺企之一。

玻璃燒製的工業窯爐需要持續保持1600度左右的高溫,車間一刻也不能離人。作為中西部地區最大浮法玻璃和深加工玻璃生產基地之一,臺玻即使在因疫情而停工的階段也有20%的員工在崗。疫情防控與企業的基礎運轉如何並行?臺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廣玉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當地政府第一時間派出專業人員與公司接洽指導,並建立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幫助我們解決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問題,為我們提供6000多個口罩,並積極協調購買渠道。”築牢健康安全防線為企業恢復正常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2月3日開始復工,2月10日復工率達到40%,3月初達到50%,目前產能恢復到以往的80%。

復工開跑 在川臺企搶“春光”

李廣玉還介紹,因疫情影響,目前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產業下游的需求量降低帶來的產品積壓。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時出臺,也為解他們的燃眉之急送來了一場“及時雨”。“天然氣的讓利、規上企業電力補貼、穩崗補貼等等,為我們每個月節約成本200萬人民幣。”

復工開跑 在川臺企搶“春光”

防疫有保障,政策送“春風”,企業加緊復工復產就有了“定心丸”。針對產品銷售渠道受阻等問題,企業也在積極想辦法。臺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麗娜打開手機裡的企業APP,向記者介紹道,通過企業線上商城,客戶可以清楚查詢到各類玻璃產品,規格、尺寸、數量、價格一應俱全。特殊時期非常之舉,臺玻加大了與客戶線上互動的力度,收效良好——疫情期間線上交易佔比從以往的60%上漲到90%。

復工開跑 在川臺企搶“春光”

“中國有句俗話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們現在就是要做好復工復產,做好迎接市場的準備,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以往12個月的目標。”李廣玉信心十足地說到,企業只要練好內功,危機當中也是存在機遇的。

記者從省臺辦獲悉,目前在川臺企復工率已超八成,其中電子信息、建築建材、食品飲料、金融百貨等重點產業領域臺企已基本全面復工,有些企業還增資擴產。

為更加精準幫助臺企復工復產,全省臺辦系統正深入開展“服務檯商走訪活動”,將繼續會同相關方面加強對在川臺企的指導服務工作,協助企業強化防疫措施,積極協調保障企業供應鏈、用工等,為企業紓困解難,做好防疫、發展“兩手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