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的一句話,瞬間戳中了心!

今年七歲的小外甥女和她媽媽在討論一篇語文作業中關於春天的“看圖寫話”,說著說著,話題就扯遠了。

小外女:“媽媽,你說人生像不像一年四季?春天是童年,夏天是青年,秋天是中年,冬天是老年。過了老年就再也看不見第二個春天了,哈哈哈…”

她媽聽了總感覺啥地方有點不對勁兒,後來反應過來了:“閨女,按你那麼說,媽媽是不是快到最後一個季節了?”

小外女看著她媽那故作驚恐與痛苦的表情,說:“那你以為你還是春天啊?!”

說完,娘倆哈哈大笑起來。

用小外女兒她媽的話來說,就是:“作文沒寫咋樣,人生哲理倒是整出來一大堆”。


被孩子的一句話,瞬間戳中了心!

不過那一瞬間,覺得小外女兒說的話還真的有道理:人這一生真的如同四季更迭一樣,從春的生命萌動,到夏的生命繁茂,再到秋的生命成熟與沉澱,最後到了冬的生命蕭瑟與凋零。

只可嘆:四季可以有來年,而人這一生一旦走過,可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小外女兒本是無意間的一句話,卻不禁讓我和她媽媽這個年齡段的人有了一種瞬間被戳中心的感覺,甚至有了點傷感。傷感的是,我們真的不知不覺中已是中年,真的不知不覺中前半生已然走過。

於剎那間彷彿更懂得了珍惜,珍惜這時光流年,珍惜這後半生中的滴滴點點!


被孩子的一句話,瞬間戳中了心!


如果說春天和夏天是生命的孕育與繁盛階段,那秋天則是該收斂與含蓄的季節了。

秋天,不再有了春天的懵懂與衝動,也不再有了夏天的狂野與激情,慢慢於歲月中安靜下來,然後漸漸平和穩定地過度到冬天。

那一刻,真的有所觸動,細細地思量一番,覺得餘生是不是應該這樣過:


被孩子的一句話,瞬間戳中了心!


餘生,“清清淺淺人生路,簡簡單單隨緣行”。

中年後漸漸地明白了,能拿得起的就把它握在掌心,拿不起的就輕輕放下。握在掌心的是緣分,不離不棄一世珍惜;放下的是天意,即使不捨也不要再留戀。一切聚散皆隨緣!

餘生,學會看淡,不求看淡他人,只求看淡自己。

看淡自己,不再高估自己在別人世界裡的位置,不再高估自己在任何一個群體中的位置,這樣遇到事情時就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落差,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傷心和失落。真正看淡了自己,也就看淡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這樣心態就會趨於平和,平和中覓得安靜,安靜中尋求到一種釋懷與解脫!

被孩子的一句話,瞬間戳中了心!

餘生,照顧好自己和身邊人的身體。

經歷了數載的雨雪風霜,跋涉了數載的坎坷崎嶇,越來越感到身體健康才是立足這個紛擾紅塵的前提和根本。一次臥床幾日的小病就會讓你覺得寧可多幹點活也不想躺在床上;一次不小心的閃腰岔氣就會讓你覺得正常走路原來是那麼幸福的一件事……沒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可望不可得。縱有錢財千千萬,沒有健康也枉然。

餘生,不訴苦,不抱怨,學會沉默,學會內斂。

每一個人經過了世事滄桑後,都會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漸漸地明白了,心疼你的人,你的苦與累他自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無需你去多言;不在意你的人,你再訴苦、再抱怨他也會不以為然,反倒覺得你是在矯情。人到中年,學會沉默學會內斂,於淡然寧靜中展現出成熟的氣度,於平和穩重間流露出風雨中歸來的風範!


被孩子的一句話,瞬間戳中了心!


“一年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這本是一句童言無忌,卻無意間戳中了我們人到中年那顆歷經滄桑的心。

而若干年後,這個曾經童言無忌的孩子也將成為我們這樣的人到中年。人啊,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循環往復著,各有各的前程,各有各的人生。

看透了的,悟明白了的,會於喧囂中雲淡風清;執迷的,沉淪的,會於浮華中精疲力盡。

一切都源於自己的自己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