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李子柒紅了,不單單在國內紅了,也紅到了國外,在YouTube上有760萬粉絲。

而在李子柒走紅海外的同時,一批外國博主也“出海”中國。這批外國博主,或者說外國網紅們,和本土網紅一樣活躍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臺。他們在獲得創作認可和商業成功的同時,也架起了中外文化溝通的橋樑。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洋網紅在中國:從大山到歪果仁研究協會

事實上,洋網紅並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洋網紅在國內的發展可以追溯到30年前。

提到馬克·亨利·羅斯韋爾,你一定很陌生。但是他的中文名字“大山”多半中國人都會有印象。

1989年,他在央視元旦晚會因小品《夜歸》中扮演洋學生“大山”而為大家熟知,並改中文名為“大山”,拜姜昆為師學習相聲。1998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表演小品《一張郵票》。後來的大山在中國演電影,推出脫口秀專場《大山侃大山》,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一代洋網紅。

遺憾的是,大山在中國的成功並沒有帶來更多的洋網紅。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2011年,原先的“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以綜藝的形式登上國內電視屏幕。大量的外國嘉賓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他們在節目中表演京劇、相聲、歌唱等中國特色的節目,有的嘉賓還時不時秀一段中國方言。不過這批嘉賓在《漢語橋》之外並沒有產生太多的水花,大部分人只是曇花一現。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漢語橋》之後,《世界青年說》《非正式會談》和《hello中國》等綜藝先後播出,越來越多的外國嘉賓和選手獲得了更多的曝光。這段時期可以視作洋網紅爆發的前夜,一些後期成名的洋網紅們都和上述節目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比如,頭部洋網紅“歪果仁研究協會”的高佑思就是《世界青年說》的嘉賓。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的興起為外國人在中國成為網紅開闢了一條道路。山下智博、我是郭傑瑞、歪果仁研究協會、阿福等都是洋網紅中的典型例子。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原生派和引進派

當下,洋網紅們分為兩派。原生派多是在華留學生或工作者,他們的節目一開始就是在中國互聯網播出和發展,是典型的在中國互聯網孵化的網紅;另一派則是引進派,多是已經在YouTube等海外平臺走紅後再進入中國市場的網紅。

原生派的代表是歪果仁研究協會和郭傑瑞。這一派的網紅多是以街頭採訪、親身體驗的形式錄製視頻,內容也多以外國人體驗中國文化、美食和生活方式為主。

歪果仁研究協會於2017年首播,主持人是高佑思和星悅。主打"老外看中國”系列短視頻,這些視頻用老外的視角去體驗普通中國人的生活,迅速拉近和中國觀眾的距離。“自從這群歪果仁入坑美顏神器以後”,“自從這群歪果仁開始逛淘寶以後”等視頻在B站和微博迅速走紅,迅速獲得百萬粉絲。截止2019年12月20日,他們的視頻在B站播放量超過1.9億,有近300萬粉絲,微博粉絲也超過330萬。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郭傑瑞原名 Jerry Kowal,因為 Kowal 和 " 郭 " 發音很像,所以叫自己“郭傑瑞”。他的視頻“我是郭傑瑞”以體驗內容為主,在視頻中他會帶著網友實地體驗中美(主要是中美,後期也有其他國家)兩國不同的飲食、生活和教育等社會和文化因素。郭傑瑞試吃食物時總愛加上“這個不辣”,被中國網友戲稱為“郭鐵菊”、“川籍美國人”,目前他在B站的視頻播放量已超過3.6億,1026萬網友點贊。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而抖音網紅“巴哥Bart”則是引進派的代表。他在入駐抖音之前,已經是YouTube上粉絲超千萬的音樂搞笑博主。“巴哥Bart”在抖音的人設是一個“用英文翻唱中文神曲的老外”。入駐抖音10個月,他的粉絲已經破千萬。他甚至在9月把家搬到了上海,徹底將重心放在中國。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和原生派洋網紅不同,引進派本身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網紅,內容已經被海外市場驗證過的,甚至有的洋網紅本身自帶流量。這些洋網紅和本土MCN機構合作,MCN機構負責幫助其內容的本土化。只要洋網紅願意配合,這樣的中外組合可以讓洋網紅快速適應中國互聯網文化,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運營手段也能更加豐富。“巴哥Bart”、“假笑男孩”等不少洋網紅都是通過這樣的模式在國內走紅或是進一步擴大其知名度。

洋網紅們為什麼選擇中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洋網紅們選擇中國主要還是受到市場利益的刺激和影響。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中國的KOL經濟價值約1000億元,超過70%的中國互聯網消費者更願通過社交媒體直接購買商品。

在中國,一方面用戶對廣告的容忍度和接受度比海外用戶更高,企業也將KOL視為投放的首選;另一方面,網紅直播帶貨也給網紅帶來更為豐富的收入。中國網紅電商市場正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相比西方市場更為成熟和寬鬆。網紅的變現方式和能力也比西方更強大。巴哥的經紀人對媒體表示,搬家到上海兩週簽下代言費80萬。而這個數字比他前10個月加起來的廣告還多。中國巨大的粉絲市場和產值規模,變現形式的多樣化,成為吸引眾多洋網紅的頭號因素。“有人藉助私域流量,進行社群語言授課;有人入局電商,售賣周邊產品;也有人在綜藝熒幕頻繁露臉,有意向明星轉型。”

其次,中國的網紅產業發展蓬勃。“

截至2018年12月,國內的MCN數量已經超過了5000家,營收規模破億的MCN數量佔比6%。”這些大大小小的MCN機構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規範化發展,也為洋網紅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不少幫助。在中國,網紅平臺的多樣性也具備吸引力。除了短視頻、社交媒體,在中國還有小紅書、知乎、今日頭條等平臺,為洋網紅們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也讓洋網紅們有了更多的內容分發渠道。

洋網紅:走紅也不容易

洋網紅們在國內能夠獲得大批粉絲,一方面源於差異化引起的好奇心。

在華外國人數雖然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但總體上還是處於小眾人群,而洋網紅則更為稀少。對於中國用戶來說,長相語言和文化上都有所不同的洋網紅,帶來的是新鮮感。中國人向來對外國人接觸中華文化有著較強的好奇心。看著洋網紅們體驗中國人生活方式,用或蹩腳或流利的中文表演,或是對比中外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都在不同程度上滿足了國人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是誇中國,滿足了民眾的民族自信心。

誇中國似乎是洋網紅們在中國的最快出名方式。誇中國的美食,誇中國的高鐵、支付寶,誇中國的基建,誇中國的電商等等。不得不承認,洋網紅們通過這樣誇中國,滿足了我們民族自信心和虛榮心的同時,快速拉進了和中國民眾的距離。

德國網紅阿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7年G20峰會前夕,阿福拍了一段視頻,在視頻裡他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了一封盛讚中國移動支付的信。“現在是時候讓德國人向中國人學點什麼了。。。到了中國我才發現,移動支付時代已經不是未來,而是每天實實在在的生活。”這段視頻發佈之後,大量網友轉發評論,人民日報,央視等主流媒體也跟進報道。

洋網紅“出海”中國,看上去很美?

上面兩種方式雖然被不少洋網紅們驗證有效,但任何方式用多了之後就會變成套路。套路多了,用戶難免會審美疲勞。“老外說漢語”,“老外吃中國美食”,“老外穿旗袍唐裝”這些梗被一個個洋網紅反覆使用,用戶也會厭倦。老外重複地誇中國誇多了,國人也會麻木。如何挖掘更多用戶感興趣的話題,如何創新內容表現形式,成為洋網紅們的頭等大事。


對於引進派的洋網紅們來說,如何將內容本土化也是一個重要課題。雖然他們已經在海外成名,甚至在國內也有了初始粉絲基礎。但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異,一些洋網紅試圖走“捷徑”——把原先的視頻配上中文字幕直接放到中國的平臺上——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本土化也並不是你會說中文就能搞定的,需要網紅和他的團隊們深入挖掘中國觀眾的需求和興趣點,這樣才能持續地吸引粉絲和保持熱度。


另外,洋網紅們需要保持價值觀的正確。一邊在中國吹噓中國,賺中國的錢;一邊在海外媒體diss中國。這樣的兩面派對於網友來說是大忌。一旦被發現,輕則掉粉,重則一切歸零,失去中國市場。此前法國博主信誓蛋蛋被人發現在視頻中使用了辱華音樂,在B站掉粉20萬,儘管他刪除了視頻並道歉但汙點已成,頹勢明顯。另一個博主拂菻坊辱華黑歷史被發現後,已經掉粉百萬,試圖東山再起也沒有成功。

目前國內短視頻市場競爭激烈,本土從業人員要竭盡所能方能博出位。洋網紅短期內具有一定差異化的優勢,但同時需要儘快適應中國市場特點,理解中國社會和民眾的心理特點,儘量克服文化差異。作品有特色的同時也要儘可能地本土化。從整體上,洋網紅在中國短視頻市場所佔的份額還較小,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而國內也有MCN機構開始嘗試挖掘更多的洋網紅,無論是從海外引進還是在本土挖掘孵化,都希望打造下一個“假笑男孩”。

但在這片紅海市場,洋網紅能不能出現“李佳琦”,“薇婭”,“李子柒”,這還是一個大大的疑問?


短視頻賽道中的海外網紅:水土不服是最大難題

外國網紅:成名在中國

YouTube網紅抖音吸粉千萬,誰在引入外國網紅?誰在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