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生最重要的《皇明祖训》为何在身后不久便被推翻

撰文|曾固仁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发布自己亲自参与编撰的《皇明祖训》,实际上这是朱元璋自己立国经验的总结,他是“立为家法”,犹如孜孜不倦的老祖父一般对着后代们苦口婆心的进行指导和警训。虽然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只有六年,甚至许多规划和施政都未能成型,他却迫不及待的考虑起如何长治久安,如何让子孙后代能够深知维持大明长久的繁荣稳定的看家本领。

朱元璋一生最重要的《皇明祖训》为何在身后不久便被推翻

朱元璋画像

如同仁慈的祖父不惜终日絮絮叨叨告诉他们如何做皇帝,如何规范起居,​几乎将所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都提前做了规范化的防范。对于自己打下的家业总是战战兢兢,总不放心。即位的第三天,他就告诫大臣们:“忧患之来,常始于细枝末节。明智者能从无踪无形中嗅出危险的味道,而愚昧的人在事情已出现苗头时还毫不在意。”他为此“寝不安枕,忧悬于心。”为了确保家业的绝对安全,他不惜大肆屠杀功臣,废除宰相制度,这些最棘手的事情朱元璋一人操办,给子孙留下巨大的舒缓空间。

虽然早就知道长子朱标性格柔弱,但是传统思维让朱元璋坚定立嫡长子的原则毫不动摇。为了把这个资质平庸的长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朱元璋可谓煞费苦心。在朱元璋的眼里,凡是有可能阻碍朱标前路的“刺”自己必须都要亲自拔掉,以此达到“一劳永逸”。

朱元璋一生最重要的《皇明祖训》为何在身后不久便被推翻

皇明祖训

他的《皇明祖训》絮絮叨叨,反复强调如何要守成,细化到子孙的日常规范。概括起来,朱元璋的精神遗产主要是强调子孙们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生活和思想建设,时刻保持警惕,确保绝对安全。他反复给子孙们讲警卫安全、讲后宫秩序,讲防备宦官等等,在朱氏家族,他一直以仁慈、不放心的形象出现在他的子孙面前。

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朕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他能够从一穷二白走上帝座靠的不是什么天赋,而是靠四十多年的世事历练。然而宫廷对于后人来讲绝非是成长的有利环境,这些后人们也无法选择他们的生于深宫长于富人之手,朱元璋的宏观设计是,通过他的阅历推动的这套《皇明祖训》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后人的无知而造成的危害。“凡古帝王以天下为忧者,唯创业之君,中兴之主,及守成贤君能之。其寻常之君,将以天下为乐,则国亡自此始。”

朱元璋一生最重要的《皇明祖训》为何在身后不久便被推翻

朱元璋书法

在祖训的前部,朱元璋就讲到了安全第一:“为了安全起见,你们和亲信大臣们商量机密时,带刀护卫只许离你们十丈远。”​“每天晚上,都要警醒。没事听听城中动静,也可以到院子里,看看天气星象,有没有什么灾难的征兆。”此外,他事无巨细地嘱咐后人:“当了皇帝住在宫中,每天要早起晚睡,酒要少饮,饭要按时吃!午后不许吃的太饱,如果外出可以不受此条限制。”这套看家法宝朱元璋六年之内改了七次,可见用心之苦。为此他讲这部大明家法提高到最高等级,并警告说:“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除了大谈治理大明各级官员外,朱元璋要求今后继位的子孙必须检点自己的道德和生活作风“凡平日持身之道,无优伶近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欢,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恣之专幸。朕以乾清宫为正寝,后妃宫苑各有其所。”

朱元璋一生最重要的《皇明祖训》为何在身后不久便被推翻

朱元璋影视形象

他甚至希望自己的一生提前把整个帝国的无限事业全部打理好,规范好,只要后人严格遵守,便能实现长治久安。对太子朱标的培养可谓煞费苦心,给他选拔最好的老师,并且亲身示范如何创业、守业,朱元璋甚至刻意设置一些磨难给朱标,希望他能在磨砺中成长。很早时期,就锻炼太子处理政务:“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示,以练习国政”《兴宗孝康皇帝传》与此同时,朱元璋对接班人提出四个基本原则:“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并勉励他说:“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务惟恐毫发失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尔所亲见。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也” 《兴宗孝康皇帝传》

朱元璋一生最重要的《皇明祖训》为何在身后不久便被推翻

朱元璋画像

​与此同时,他加大对其他皇子的分封制度设计,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觊觎皇位,甚至用哄小孩的语言对他们说:“你们的日子比天子要好过的多,要安于自己的地位“,觉得不够,又进一步引申说: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于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朱元璋从享受和安逸的角度阐发了做王侯比做皇帝舒服的理论,看似有理,然而从权利和欲望人性的深层解读来看,他的解释多么的经不住推敲,甚至作为皇帝的他,这样解释皇帝这个职业自己都感到自欺欺人。于是不得不再次举出一些警告性的话来说:“凡古王侯,妄窥大位者,无不自取灭亡。”最后骨肉相争,外人有隙可乘导致本家族被连根拔起的惨痛教训。

或许,在身后出现的燕王夺权的事件,他已经有了充分的预见,只不过是不肯承认罢了。对于这种制度安排,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朱元璋的错误设计,是一种严重的倒退。强藩镇必然挑战中央权威,平遥县训导叶伯巨的看法十分典型,在洪武九年(1376)上书朱元璋指出“分封太侈”:“臣恐数年之后,尾大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极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现于汉、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朱元璋一生最重要的《皇明祖训》为何在身后不久便被推翻

建文帝画像

叶伯巨的谏言可谓一言中的,历史上的分封制度导致危害极大,然而朱元璋却恼羞大怒,认为这是离间骨肉亲情,要亲手射杀叶伯巨,后经群臣劝阻,才没亲自动手,最终叶伯巨因此死在狱中。

朱元璋何尝不知道这种设计的无奈,然而这份家业只能这样交,农民思维一生的朱元璋,始终没能跳跃出传统分家式的思维。他比谁都知道分封的弊端,然而站在手心手背都是肉上思考帝国政治,再英明伟大的政治家也会被血脉亲情所干扰,朱元璋大而言之是进行国家体制改革,小而言之就是一个农民给儿孙们平分家业,再选出一个大掌柜而已。然而天算不如人算,洪武二十五年(1392)被朱元璋苦心培育的接班人朱标因病猝然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一年朱元璋六十五岁,老泪纵横后,他依旧坚持既定接班人制度,抛弃所有从年龄、阅历、能力都有很大优势的儿子们,去选任朱标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恰恰因此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导致了叔叔辈的王权与朱允炆皇权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燕王朱棣造反,短短时间就推翻了朱元璋的既定方针和制度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