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永不放棄,是通向成功的祕訣

《魯濱遜漂流記》:永不放棄,是通向成功的秘訣

有這樣的一部小說,被稱為“生活的教科書”,啟迪著人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故事不僅包含了現實生活的技能,更是對絕望和挫敗中的人進行了精神上的救贖,激勵人們永不放棄。盧梭曾建議每一個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務必要認真閱讀這部小說,可見它具有非常現實的教育意義,這就是孩子們都十分喜歡的冒險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01

這本長盛不衰的經典文學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作者丹尼爾·笛福,是英國荒島文學作家和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是18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中的第一個。

1719年,年近60歲的笛福發表了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成功塑造了魯濱遜這樣一個勇敢、智慧、勤勞、勇敢的中產階級冒險家形象,使這部小說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冒險小說之一。由於《魯濱遜漂流記》一書的暢銷,他後來又寫了《魯濱遜的沉思集》、《魯濱遜漂流記續集》兩本書,還有小說《辛格爾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傑克上校》等,都是很優秀的作品。

《魯濱遜漂流記》一書,作者運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以一種生動風趣的筆調,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驚險而傳奇的人生經歷。魯濱遜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生活條件優越,本可以安樂地過著幸福富裕的生活,但他天生不安份,時常有冒險的想法,不願平平淡淡地過著普通尋常的小日子,而是嚮往航海的探險生活,這注定他的人生必將跌宕起伏,充滿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經歷了兩次航海遇險事件後,魯濱遜依然不改初衷。在1659年9月1日,魯濱遜在與同伴們一起出海時,不幸遭遇強烈颶風,只有魯濱遜一人死裡逃生,船上的其他人都葬身大海。魯濱遜被海浪衝上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悲觀和絕望讓他差點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幸運的是,他意外得到了失事大船上的一些生活用品。有了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再憑藉自身頑強的毅力和英勇,運用人類的智慧,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斷探索創造,終於戰勝孤島上險惡的自然環境,一個人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後被一位船長所救,回到了英國。

魯濱遜是“大航海時代”的一個縮影,他不是窮得身無分文被迫出海謀生,也不是妄想暴富去航海,只是帶著對夢想的熱情,還有對航海生活的好奇,而不顧一切困難去追夢,這不是一般人都能擁有的勇氣。魯濱遜的這個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

02

《魯濱遜漂流記》故事離奇驚險,情節曲折,閱讀的過程如同乘坐過山車一樣過癮,讓人慾罷不能;栩栩如生的場景刻畫,使人如親臨現場,感同身受;細緻的人物心理描述,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第一人稱和日記體的敘事方式等,這些獨特而鮮明的藝術表現手法,使故事更加真實可信。

試想,一個人在一座荒無人煙又遠離大陸的小島上,整整生活了二十八年,這過程的艱辛和困苦,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如此漫長的歲月,魯濱遜是如何克服那種孤寂絕望的情緒,堅強又勇敢地生存下去的呢?何況,在那個沒有人類生存過的地方,不但沒有吃的和穿的,還要時刻應對野獸和吃人的野人,這樣環境惡劣的孤島,魯濱遜又是如何戰勝一切的困難,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呢?

當你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一書之後,一定會像我一樣感慨和佩服魯濱遜,他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他樂觀無畏,有進取和冒險精神,做事膽大心細,性格堅毅,有勇有謀。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魯濱遜總能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以樂觀的精神來戰勝心靈上的空虛和生活上的困難;他總是能把禍福一一加以對比,使自己知足常樂,沉著冷靜靜地面對接踵而至的災難。不怕艱難困苦、堅強樂觀、勤勞勇敢、永不放棄的精神,就是魯濱遜能夠在孤島上生存的重要法寶。

魯濱遜身上這些可貴的品質,無論放在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的個人,都是需要具備的優良品質。當你處於順境時,要學會珍惜和感恩;當你處於逆境時,要學會樂觀、從容地面對,那麼困難一定會引刃而解。

03

這本書的解讀,我將其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大家講解本書的精華:

1. 追求夢想的路上,從來都不是風平浪靜,第一章至第二章。

2. 勤勞能致富,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第三章至第四章。

3. 懂得知足和感恩,人生才會豐盈,第五章至第六章。

4. 樂觀和勇敢,成就魯濱遜傳奇的一生,第七章至第九章。

當你失意之時,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請安靜下來,認真地閱讀《魯濱遜漂流記》吧,從中,我們可以找到力量和堅持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