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首次推出“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概念

近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携手西单大悦城开展了悦•公益——“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公益主题发布会。本着以传递动物保护正确价值理念,向当代青年人倡导“尊重生命,善待动物”的生活方式为目标,主办方首次推出“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概念,通过多媒体互动形式展示100个动物保护真相,鼓励公众重新审视动物价值,改变对待动物的态度和行为,把善待动物的理念融入可持续生活。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首次推出“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概念

发布会上,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对动物福利和“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进行了解读。“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是指在旅游、保健、饮食、养宠等消费和生活中,奉行善待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减少对动物的不利影响,避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保护和善待动物是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理性的动物保护不盲目反对利用动物造福人类。但人们有责任善待动物,避免任何形式的动物虐待行为。践行‘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就是善待动物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会上首次播放了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联手全球知名影人和团队制作的一分钟动物保护特效公益短片。影片用电脑成像(CGI)技术直观地揭露动物生命价值被严重低估,并在众多产业被商品化进行交易的现状,促使人们反思剥削和伤害动物的行为,呼吁在全球提升动物福利,倡导善待动物的文明新风尚。

现场嘉宾与公众还观看了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水獭和异域宠物贸易》(Otters and the Exotic Pet Trade)。该片于近日获得全球著名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电影节(Wildlife Conservation Film Festival,WCFF)最佳外语片大奖(Best Foreign Film Award)。

动物友好型生活方式则具体包括:不看野生动物娱乐表演、不购买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不饲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支持福利养殖、责任养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