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精致的灰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英国著名悬疑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代表作之一,曾多次被改编拍成电影。阿加莎老奶奶的书除了圣经和莎士比亚的著作销量在她之上以外,没有任何作者的销量超过她。我没有看过《东方快车谋杀案》原著,虽然我很想。2017年的同名电影会是了解这部作品的一个很不错的方式,我发现还有一个1974年版的,于是在看完2017年版后第二天我把旧版也看了。也许有先入为主的成分在里面的吧,总之我觉得新版拍的比老版好很多,如果你想看这部电影的话我首推2017年版。当然也不能全批评旧版,新版有很多技术、拍摄手法、特效等各方面旧版无法达到的优势。

旧版和新版在部分角色的设定上有很大的不同,大体剧情是不变的。因为我没有看过原著,所以我也没有办法从原著的角度评价谁改编的更合理或谁更贴近原著,我就只论电影本身。正好我看电影也喜欢对比,二版可以相互对照。


新旧版电影有一个很明显的的差别就是医生的身份,新版电影医生是个黑人,很明显是为了迎合现在电影的政治正确(同时也让改编的剧情更顺理成章,马上我会说明),一部电影没个黑人你还想要好评?70年代就没那么多顾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我认为在主角“坡洛侦探”的角色塑造上,新版要比老版好很多。新版开头用十几分钟讲述坡洛破解珠宝失窃案,立马就让人感到坡洛作为侦探的灵敏和智慧,还有生活上的挑剔和古怪,这样他也配得上当代最伟大的侦探这一称号”旧版只用坡洛的陪行士兵的一句感谢的话带过了这一情节,你不说坡洛是侦探我还真不知道他是...反而有点像个猥琐的小老头,加上波洛说英语时的比利时口音以及激昂的语气,我甚至觉得他说话时的神情像希特勒……


美国商人雷切特以为黑帮要谋杀他而向坡洛求助时,旧版坡洛拒绝他的理由是仅仅是他“不感兴趣”,因为他“钱赚够了”所以不接受他的黑钱,好豪气一老板啊!看上去好像理由不是很充分,有点不近人情。而新版中坡洛拒绝他的理由是“我当侦探是为了抓捕罪犯,而不是保护他们”,一下就让坡洛有原则了起来。


火车主管布克请求坡洛接手雷切特的谋杀案,坡洛头一扭,“我是来度假的”“我有狄更斯要读”“你以为破个案子那么容易?”,坡洛接案的理由,一是与列车长多年的交情,这起谋杀案会影响他的事业;二是警察也许会随便定案,仅仅因为医生的肤色或乘客拉丁裔的出生(这时改编的意义就出现了,让其显得顺理成章地多),只有他能主持公道。“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许多败类,但我们应该与野兽区别开来,我不能容忍谋杀案”。坡洛的正义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开始办案。这是新版的剧情。旧版也有这个情节,布克拜托坡洛,坡洛就稍稍一迂回一下就答应了,敢情是大侦探放不下架子啊。


总的来说,在主角坡洛的形象塑造上,新版比旧版好很多。我们在新版电影的确能看到一位聪明、正直、勇敢、有原则的大侦探,更加立体,更加深刻。电影中的其他角色,新版电影有片段简明扼要地展现他们各自的特点,为后来的审问和火车上的博弈做铺垫,旧版缺少这一点。而在影片的整体布局上,新版也拿捏的十分有度。我们能感受到谜题正在被抽丝剥茧地解开,期间穿插着让人神经紧绷的转折。这种悬疑片最忌讳的就是拍成一堆问题,一堆线索,然后推理,一点味道都没有。要一步一步吊着观众,那样才好看。

一道精致的灰


尤其结尾那一把空枪,将整部电影的层次一下拔高了(我尽量不剧透,看过电影的自然明白我在说什么)。坡洛以前认为对与错之间没有灰色地带,现在有了。在我觉得还是没有的。如果那些犯人想要掩埋过去继续生活,就要扣动扳机,如果他们选择接受犯罪的事实,就要放下枪赎罪。只有这两个选择,用来测试他们内心的罪恶。要是他们想要赎罪,那他们就还是值得原谅的,选择了正义的一面。如果他们要换来自己的安逸,就必须再向黑暗低头一次,那么他们本身就不配得到自由清白的生活。(小小得意一下猜到了空包弹的剧情,图为2017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