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精緻的灰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英國著名懸疑小說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代表作之一,曾多次被改編拍成電影。阿加莎老奶奶的書除了聖經和莎士比亞的著作銷量在她之上以外,沒有任何作者的銷量超過她。我沒有看過《東方快車謀殺案》原著,雖然我很想。2017年的同名電影會是瞭解這部作品的一個很不錯的方式,我發現還有一個1974年版的,於是在看完2017年版後第二天我把舊版也看了。也許有先入為主的成分在裡面的吧,總之我覺得新版拍的比老版好很多,如果你想看這部電影的話我首推2017年版。當然也不能全批評舊版,新版有很多技術、拍攝手法、特效等各方面舊版無法達到的優勢。

舊版和新版在部分角色的設定上有很大的不同,大體劇情是不變的。因為我沒有看過原著,所以我也沒有辦法從原著的角度評價誰改編的更合理或誰更貼近原著,我就只論電影本身。正好我看電影也喜歡對比,二版可以相互對照。


新舊版電影有一個很明顯的的差別就是醫生的身份,新版電影醫生是個黑人,很明顯是為了迎合現在電影的政治正確(同時也讓改編的劇情更順理成章,馬上我會說明),一部電影沒個黑人你還想要好評?70年代就沒那麼多顧慮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我認為在主角“坡洛偵探”的角色塑造上,新版要比老版好很多。新版開頭用十幾分鍾講述坡洛破解珠寶失竊案,立馬就讓人感到坡洛作為偵探的靈敏和智慧,還有生活上的挑剔和古怪,這樣他也配得上當代最偉大的偵探這一稱號”舊版只用坡洛的陪行士兵的一句感謝的話帶過了這一情節,你不說坡洛是偵探我還真不知道他是...反而有點像個猥瑣的小老頭,加上波洛說英語時的比利時口音以及激昂的語氣,我甚至覺得他說話時的神情像希特勒……


美國商人雷切特以為黑幫要謀殺他而向坡洛求助時,舊版坡洛拒絕他的理由是僅僅是他“不感興趣”,因為他“錢賺夠了”所以不接受他的黑錢,好豪氣一老闆啊!看上去好像理由不是很充分,有點不近人情。而新版中坡洛拒絕他的理由是“我當偵探是為了抓捕罪犯,而不是保護他們”,一下就讓坡洛有原則了起來。


火車主管布克請求坡洛接手雷切特的謀殺案,坡洛頭一扭,“我是來度假的”“我有狄更斯要讀”“你以為破個案子那麼容易?”,坡洛接案的理由,一是與列車長多年的交情,這起謀殺案會影響他的事業;二是警察也許會隨便定案,僅僅因為醫生的膚色或乘客拉丁裔的出生(這時改編的意義就出現了,讓其顯得順理成章地多),只有他能主持公道。“我們每天都能見到許多敗類,但我們應該與野獸區別開來,我不能容忍謀殺案”。坡洛的正義感和使命感促使他開始辦案。這是新版的劇情。舊版也有這個情節,布克拜託坡洛,坡洛就稍稍一迂迴一下就答應了,敢情是大偵探放不下架子啊。


總的來說,在主角坡洛的形象塑造上,新版比舊版好很多。我們在新版電影的確能看到一位聰明、正直、勇敢、有原則的大偵探,更加立體,更加深刻。電影中的其他角色,新版電影有片段簡明扼要地展現他們各自的特點,為後來的審問和火車上的博弈做鋪墊,舊版缺少這一點。而在影片的整體佈局上,新版也拿捏的十分有度。我們能感受到謎題正在被抽絲剝繭地解開,期間穿插著讓人神經緊繃的轉折。這種懸疑片最忌諱的就是拍成一堆問題,一堆線索,然後推理,一點味道都沒有。要一步一步吊著觀眾,那樣才好看。

一道精緻的灰


尤其結尾那一把空槍,將整部電影的層次一下拔高了(我儘量不劇透,看過電影的自然明白我在說什麼)。坡洛以前認為對與錯之間沒有灰色地帶,現在有了。在我覺得還是沒有的。如果那些犯人想要掩埋過去繼續生活,就要扣動扳機,如果他們選擇接受犯罪的事實,就要放下槍贖罪。只有這兩個選擇,用來測試他們內心的罪惡。要是他們想要贖罪,那他們就還是值得原諒的,選擇了正義的一面。如果他們要換來自己的安逸,就必須再向黑暗低頭一次,那麼他們本身就不配得到自由清白的生活。(小小得意一下猜到了空包彈的劇情,圖為2017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