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世界的残酷,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留下怜悯的空间

R君说

“Mathilda: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t just when you're kid?"

玛蒂尔德:生活总是那么辛苦的吗?还是只是小孩子时候会那么苦?

Leon: "Always like this"

里昂:嗯,其实一直都是这样 ”

(电影 《这个杀手不太冷》)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 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发表于1903年的作品,不知道被多少影片公司看上并改编成了电影.......


其实《野性的呼唤》真是一部世界文坛的经典作品,这部以美国阿拉斯加淘金热为大时代打背景的作品,用一只圣博纳德犬和苏格兰牧羊犬的混血犬布克(Buck)为第一视角的主角,描绘了它从美国南部温暖舒适,养尊处优的宠物生活,到被狗贩子设计偷走卖到市场上变成了一只雪橇犬,在其后的历程中见识到了荒野生存和竞争的规则和残酷,历经生死搏杀,成长为一只具有强大生存力的雪橇犬;更在之后的历程中,幸运的碰上了自己最好,也是最后一个主人约翰.桑迪,回归到了家和爱的温暖中。但是这平和的一切,最终再次被人世的残酷所破碎,桑迪和他的朋友们,在野外遭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袭击而全部被杀死。愤怒的布克,在发现了主人的悲惨后一个不剩的杀死了那些正在庆祝袭击胜利的印第安人,成为一个传奇........最后,失去了最后牵绊的布克,再也不愿意也不希望成为人类世界中的次要生物,终于响应了自己内心里最野性的呼唤,以它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战斗力,在最原始的世界中赢得了自己的地位,成为荒野中群狼的首领,一个真正的传奇.......


R君自己似乎也是少年时代第一次读了这部小说,布克的身影便从此一直深深的印在脑海中,哪怕今天再读一遍,那些熟悉的场景和画面依然是那么有感染力和冲击力。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其实《野性的呼唤》给人最大的冲击,便是布克这一路体会到的世界和自然生存法则。从一个充满温情,衣食无忧的处境,来到了冰天雪地,处处杀机四伏的荒野,不仅要学会和面对环境的危险,学会在危险的旅途中生存下来,还有照顾同伴,完成任务,更还要面对虎视眈眈随时期望致自己于死地的竞争者.......而终于遇上自己最爱的主人后,却依然避免不了在残酷的世界中生离死别的境遇,但也让布克突然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优秀,而只有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规则,最终它终于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领袖,一个自己的主宰。


正因为是这样深刻又跌宕起伏的故事,其实改变成剧本并不好拍。因为许多是布克自我的内心戏,如果纯粹用第三人称视角去展示,必然失去杰克.伦敦给作品赋予的那种内心情感。而受限于过去电影技术的能力,要表现一只狗的心态历程,对导演和制作者来说,又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倒是1935年克拉克.盖博的那个版本,把故事视角彻底更换为男主人公的,变成了一部喜剧版的爱情故事,也是另外一番风味......(这部作品里面克拉克.盖博要比他在《乱世佳人》里更风流帅气的多......)


2020年,迪斯尼收购了Fox后,花了1.25亿美金制作费用,还拉来了我们的老戏骨哈里森.福特,用大量的CG技术把这部《野性的呼唤》重新搬上了银幕,是多么令人期待.........


但是,看完电影,不得不说,如果对比原作,这实在是一部太失败的作品!(实际上,从2月24日北美正式上映到现在,北美票房不过刚突破6500万美金,成为一部典型的赔钱作品,估计亏损至少在5000万美金以上.......那个时间,北美还没有爆发疫情,这锅可不能丢给“新冠”背。而似乎最近的所有以《野性的呼唤》改编的电影,本作也是豆瓣分最低的一部......)


那是因为,这一次,Fox把好端端一部世界文学上经典的残酷生存和成长旅程活活改成了一部合家欢卖萌作品,完全政治正确的迪斯尼风格!


但,把这个世界描述的“只剩下美好”才真的是害人不浅的彻底误导.......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你能想象上面这张人畜无害,甚至略有憨厚的脸最后会变成狼群的老大么?(也实在是太像它爸爸......一点都没有它妈妈的影子)


的确,圣博纳犬虽然个子很大,但的确是个温顺的品种(下图一),而布克的妈妈苏兰格牧羊犬也是一个漂亮的大个子(下图二),2个人混血而成的娃的确应该跟电影里生成的布克差不多,但是恐怕面孔不会长的如此智障吧......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在原作中,布克是一个相当聪明,学习能力超强的家伙。在故事中,他不止一次的快速的学会了在野外栖息、偷取食物、拉动雪橇和带着犬队的技能,甚至连和老首领司皮茨的那场生死搏杀,都得益于它特别懂的快速的总结及调整改变策略。


尤其是故事刚开始不久,发生在它的同伴纽芬兰狗狗柯利身上的那场惨剧。纽芬兰狗性格一样很温顺,但是外形看起来可不像是个吃素的家伙,至少体型可不见得比圣博纳犬小多少.......(见下图)。但就是这么大个子的家伙,刚到北极,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一群“身子还没有柯利长,甚至连一半都不到,但是非常凶猛”的爱斯基摩狗司成了碎片......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场悲剧就活生生的发生在布克的面前,而且过程完全是一种令人无法想象的突然:“柯利看到它过来,就迎了上去,态度十分热情。而那条爱斯基摩狗在看到之后,直接就跳到柯利跟前,咬了它一口,随即就跳了开去。这一切发生的很突然,事前没有任何的预兆,更没有一点缘由。”


你看看下面那个可爱的样子......能想象它们在2分钟不到的时间,就把那么大一只纽芬兰狗吃到只剩下一点点血肉模糊的碎片么.......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这其实是全书最重要的一个场景,是布克永远不会忘记的情景,时刻提醒和告诫它,这个世界没有公平,胜利永远只属于力量强大的一方,而倒下意味着死亡。


如此重要的一个段落,竟然在电影中毫无展现.......而偏偏还着力去描绘了布克在法官家里一段萌呆的表现,差一点让我怀疑我看的是不是著名的“布克”,而是一只中二的哈士奇,这真是画蛇添足........


而实际上,在原作中,每一条狗都有相当明确的个性。无论是善良的比利(爱斯基摩犬),还是孤寂冷傲的索洛克斯(爱斯基摩犬),善于偷东西的派克,尤其是老大司皮茨(书中并没有明确它的品种,但是R君猜测是一只白色狼狗 - 如下图),它的狡诈、阴险和毒辣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活脱脱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缩影,为了一点点权力、地位和秩序,可以杀的你死我活.......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同样,这一切几乎都没有在电影中表现,而大量的笔墨都用在描绘布克一路上如何舍身救主人,如何快速高效的实现拉雪橇的任务,给期待邮件的人们带来欢乐.......从头至尾,这部《野性的呼唤》里的主题更多的像一只狗狗寻找“崇高自我贡献价值”的找寻史,它一路帮助人做到更好,甚至控制自己最后的主人桑顿不要酗酒......这里面有半毛钱“野性的唤醒”和残酷的生存和自然法则在其中吗?


而至于最后桑迪在原作中的死亡,本来在原作中也是源自于当地印第安人的群体袭击,也为了一定的政治正确,在电影中被改成了毫无意义的白人淘金者的报复行为。而这一部分,本来对布克的思想最终发生质的变化是相当有意义的。是布克亲手冲入印第安人的庆祝宴中,用它的灵活和凶猛,把所有杀死桑迪的罪人都咬死了。这不禁让它第一次真正重新审视了人类的“高级能力和层次”,也让它不再害怕它曾经非常害怕的那些“棍子,弓箭”等武器。


正是因为它不再尊重人类社会,并且在自己一路的历程中,经历了足够多的残酷生死关头,让它不再受到人类社会的吸引,而更向往野外那种真正弱肉强食,以实力取胜的环境。最终才让它走向了属于自己真正的舞台。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类似的被改“渣”了的桥段还有很多很多.......虽然花了1.25亿美金,却让一个经典名著彻底沦为一个普通的“迪斯尼风格合家欢”娱乐片,如果杰克.伦敦泉下有知,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虽然,按照版权法的规定,似乎这个改编是不需要再支付版税了)


所以,真正的《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场生存和蜕变的故事,一个找寻自我终极道路的故事,一个鼓舞人听从自己内心,勇敢前行的故事,一个历经劫难而永不退缩的故事;而不是这部电影中人犬交融和谐的温情故事,这从来就不是杰克.伦敦创作这部作品的本意。


本来,参天大树就从来就不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


而世界,其实从来就像本文开头《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台词那样,从来都是残酷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从《野性的呼唤》中汲取必要的养分,还是去阅读杰克.伦敦的原作吧。至于这部电影,也许真的只适合低龄儿童和老年人........


《野性的呼唤》2020版:1亿美金煮出来的一锅废料

杰克伦敦的名著,再一次被好莱坞糟蹋了

R君,2020年4月6日,于上海。


财猫电影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