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疫情日记24:高康复率的背后——该州官方“零康复”

通常,我们在德国要获取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准确的数据,一般是两个网站,一个是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数据,另外一个来自https://www.coronazaehler.de/,不过通常来说,由于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一天只更新一次数据,所以一般媒体的数据都来自后者。而在这个网站上,我们会看到很多数据,这其中感染人数105604后边注有“官方”,死亡1905也是“官方”,只有“痊愈”一栏写得是“估计值”。

德国疫情日记24:高康复率的背后——该州官方“零康复”

康复数据只是估计值


因为官方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并没有“痊愈”的统计数据。根据德国《传染病防治法》(Infektionsschutzgesetz)的规定,卫生部门必须登记的事宜必须包括:生病日期、诊断日期、可能的死亡日期、可能的感染时间以及感染期限等相关信息,但是卫生部门没有义务提供已康复者的相关报告。

患者必须隔离和接受治疗,他们的密切接触者也必须被迅速确定,通常情况下也被要求居家隔离,这已经足够卫生部门忙活了。对于德国卫生部门来说,没有义务去提供已康复者的数据,从法律上没要求,他们也没必要给自己增加工作量,这也是为何没有统一数据的重要的原因。

德国疫情日记24:高康复率的背后——该州官方“零康复”

所谓的居家隔离其实是可以出门儿溜达的


但是,康复数据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也能提升民众在疫情期间的信心。遗憾的是,德国这方面缺少统一的标准。柏林国家卫生与社会事务办公室在上周的流行病公告中写道:“有384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他们在家隔离,自发病以来他们已经隔离了14天,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标准,这些患者可以解除隔离并外出,因此已经被认为是康复了。”这384人已经进入了柏林的康复者名单。

但是,在柏林方面的这个统计中,没有涉及到一个要点,那就是“症状”,这其实是一个决定性的标准——因为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标准中明确指出,除了患病隔离两周之外,必须经过48小时之后没有症状,才能解除居家隔离状态。柏林方面的统计,与研究所的要求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一方面是卫生部门没义务去做无用功,另一方面缺少统一的标准,导致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勃兰登堡市有10名“康复”的报告,但勃兰登堡州作为德国的一个联邦州,官方竟然没有任何已经恢复的病例统计在案——“零康复”,该州的卫生部和新闻办公室都无法解释为何出现这样可笑的症状。

德国疫情日记24:高康复率的背后——该州官方“零康复”


而零康复数据的另一面,也证明了德国这10万余人感染,4万多人康复的数据是怎么诞生的,有多么荒谬,所以我们在看德国疫情的时候,还是看每日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比较靠谱,康复人数实在是有些水分太大。

当然,我们不管卫生部门如何对“康复”这一概念敷衍了事,但对于德国医院来说,“康复”来说,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定义的:病人必须在48小时内没有症状,并且在过去24小时内的两次涂片检查呈阴性。实在感谢严谨的德国医院,没有让那么多新冠病人“康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