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婚”陋習引發熱議:不文明行為如何杜絕?

“鬧婚”陋習引發熱議:不文明行為如何杜絕?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8日(記者 上官雲)“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常被用來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日前,#最不能理解的地方風俗#成了微博熱門話題,在網友列舉的各種最不能理解的地方風俗中,無底線的“鬧婚”或者說“婚鬧”行為佔據了前排位置,引發熱議:鬧伴娘、鬧新娘,或在結婚酒席上刻意設計一些新娘和公公之間摟摟抱抱的環節,令觀者尷尬。

這些不文明的惡俗行為,應如何杜絕?

虐新郎、鬧伴娘……奇葩婚俗一度頻現

鬧婚本是一種婚俗習慣。然而,近年來一些類似“鬧伴娘”婚俗陋習卻不斷出現在新聞報道中,好好的婚禮變成了鬧劇。

2009年11月22日,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青年曾凡旺本將迎娶新娘。然而,在接親途中,鬧婚朋友將油漆潑了他滿身,隨後突發意外,該青年全身被燒焦,並險些喪命。

2013年,發生在山東省泰安市的一起猥褻伴娘案引起廣泛關注:16歲的女孩高某為朋友充當伴娘,卻在“鬧伴娘”時遭到猥褻。此後,高某精神受到很大打擊,多次試圖自殺。

2018年2月,發生在江蘇鹽城一婚禮現場的“公公吻新娘”的“表演”行為,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眾多網友譴責此種婚俗惡劣低俗。

對此,有人總結出了低劣婚鬧行為的幾種類型:虐待、折騰新郎;調戲新娘或伴娘;新人父母被要求扮醜、遊街……此外,還有阻攔婚車強行索要香菸、紅包等陋習,令人十分無奈。

“鬧婚”,在古代也是陋習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種種“鬧婚”惡劣行為中,總有人以“傳統習俗”的名義加以辯解。事實真是如此嗎?

“闹婚”陋习引发热议:不文明行为如何杜绝?

公開資料顯示,在中國,“鬧婚”的行為據信可以追溯到漢朝,有一種說法稱,它的出現源於古人驅邪避災的願望。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古代的新婚男女往往缺少婚前交往,鬧婚習俗中,人們適當為難一下新郎新娘,氣氛比較熱鬧,也能使他們儘快熟悉起來,緩解新人的緊張感。

“鬧婚在《漢書》中已有記載,一開始就是被當做陋習記錄下來的。”民俗學者王娟介紹,古代有不少比較惡劣的“鬧婚”行為,甚至有致人死亡的。

唐代《酉陽雜俎·禮異》記載:“律有甲娶,乙丙共戲甲。旁有櫃,比之為獄,舉置櫃中,覆之。甲因氣絕,論當鬼薪。”說的就是乙丙“鬧婚”行為太過分,導致新郎甲身亡,二人也依律被判“鬼薪”之罰。

多措並舉整治婚鬧陳規陋習

必須看到的是,近年來,一系列直指婚俗陋習的措施先後出臺,直指婚喪嫁娶中的陳規陋習,對移風易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018年3月,江蘇鹽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針對婚慶行業發出通知,要求強化對婚禮司儀、節目演員的培訓和監管,引導其切實履行“倡導文明婚禮、抵制陳規陋習”的責任。

2018年12月,據央視新聞報道,針對婚俗陋習,民政部要求,要鼓勵和推廣傳統婚禮,積極倡導和組織舉辦集體婚禮、紀念婚禮、慈善婚禮等格調高雅、內涵豐富、特色突出、文明節儉的婚禮形式。反對利用婚姻斂財,抵制天價彩禮、鋪張浪費、低俗婚鬧、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推進社會風氣好轉。

“闹婚”陋习引发热议:不文明行为如何杜绝?

2019年5月,有報道稱,山東省莘縣七部門發佈通告,禁止在城區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進行諸如用膠帶把新郎綁在樹上或者電線杆上,澆啤酒、倒醬油、砸雞蛋,以及扮演種種不雅角色,做搞怪動作等婚鬧行為。

惡俗不能假借“習俗”之名

杜絕低俗鬧婚陋習,在加強制度、規則約束的同時,扭轉人們價值觀念也是題中之義。

實際上,“鬧婚”中一些陋習能夠流傳到現在,其癥結有傳統文化糟粕成分的影響,也有鬧婚者文明素質偏低、法律意識淡薄等原因。

另外,在許多類似“鬧婚”陋習中,人們往往覺得婚禮是喜慶的場合,某些“鬧婚”行為是增添熱鬧氣氛,不願意對肇事者深究,這更是對惡俗行為的一種變相縱容。

王娟表示,因為長久以來的累積,人們已經把“鬧婚”陋習這種不恰當的行為當成習俗,雖有不快,但大多數時候會選擇忍耐。要改變這種認識,其實就是一種價值觀念的轉變。

所以,就個人而言,要認識到惡俗“鬧婚”行為的危害,這也並不是值得提倡的習俗;勿以惡小而為之,將自身道德文明建設與規則約束結合起來,對婚鬧說不。

可喜的是,從每次“鬧婚”陋習引發的抨擊來看,公眾對這種醜態的容忍度越來越低。良好社風民俗的建立,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新網文化,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