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離婚後:人到中年追求浪漫愛有多困難?

我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離婚的原因特別老套:因為我爸出軌。

這次離婚傷透了媽媽的心,說起來,她和我爸也算有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他們在大學校園相識,很快相戀,幾乎每天都會給彼此寫信,言辭熱烈。

媽媽曾經跟我講過他們相戀的細節:爸爸外出開會,對方送他一盒那個年代極珍貴的冰激凌,他捨不得吃,頂著豔陽天一路小跑拿回家給媽媽,生怕冰激凌化了影響口感;

他們領結婚的那天,從民政局走出來,爸爸一把背起媽媽轉頭跟她說,“現在你是我老婆了!”媽媽說那一刻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幸福。

所以當她知道丈夫背叛她的時候,她一度非常絕望,甚至嘗試過自殺,最後終於下定決心和他離婚。

當時的父親事業蒸蒸日上,身邊不少親戚朋友都勸媽媽,忍一忍就過去了,“男人只要還是知道回家,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媽媽來說,她的愛情已經死了,婚姻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她不願意像所有精明的女人那樣打理這樣一份婚姻

,還是毅然決然離了婚,帶著我重新開始生活。

離婚之後的媽媽,從父親出軌的傷痛中慢慢走出來,她仍然渴望愛與被愛。那個時候,她剛年過三十,還非常年輕。但或許是因為她離了婚,還帶著一個孩子的緣故,身邊所有人都勸她,“要實際一點”,不要“太浪漫了”。

媽媽離婚後:人到中年追求浪漫愛有多困難?


我那個時候還小,不瞭解媽媽想要的和周圍人硬要塞給她的有什麼區別,我也曾在姥姥姥爺的“教唆”下,誇張地在媽媽面前表演自己很喜歡一位她父母為她相中的叔叔。據說媽媽說對這個人沒感覺而拒絕他,姥爺大發雷霆,說她不懂事。

有次我和媽媽一起在家看《泰坦尼克號》,雖然我還不瞭解愛情是怎麼回事,但兩位主角的感情還是讓我感動、震撼,我還記得那時候媽媽看完跟我說,她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感情。

我那時懵懵懂懂地意識到,在這個非常現實的社會里,追求這樣一份感情,必定不會容易,還會惹來許多非議。

從那個時候開始,媽媽和許多不同的男人約會、相親,尋找下一段浪漫愛。

一開始有一個付叔叔,他不太愛講話,但這樣悶悶的性格反而很吸引媽媽,讓她覺得這個男人很神秘。他們相處了有半年的時間,付叔叔突然提出結婚的事,媽媽嚇了一跳,她覺得兩個人還沒有足夠的瞭解,她甚至不知道他在意什麼,經歷過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但付叔叔覺得,他們能“安安穩穩”相處了六個月,就證明他們能在一起“過日子”,不用考慮那些有的沒的。

媽媽離婚後:人到中年追求浪漫愛有多困難?


後來媽媽還是因為兩個人的價值差異,和他分開了。

媽媽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這些問題不重要,只要能“過日子”就行了,但如果真的想過好日子,和對方擁有同樣的目標和價值觀,不是必須的嗎?否則婚姻,只是漫長的忍耐而已。

後來有個章叔叔比我媽大10歲,那時候我已經懂一點事了,我還記得媽媽第一次出去和他吃飯回來之後興奮地臉頰發紅,她跟我說這個叔叔和她一樣特別喜歡《紅樓夢》,甚至能夠背誦裡面所有的詩詞。媽媽說這話的樣子,完全就像是陷入熱戀的少女。

我很開心媽媽終於再一次找到了她的愛情,然而過了沒有幾個月,媽媽偶然發現這個章叔叔竟然是有老婆的,只是常年在老家,章叔叔來外地做生意。但他卻騙我媽說,他早就和老婆離了婚,單身很多年了。

媽媽傷心欲絕,去和他對峙,他見實在藏不住,反而開始攻擊媽媽。他說,哪個正兒八經想要結婚的人想要這些花前月下、詩詞歌賦?這樣的人也只能做別人的小三,做不了大老婆。

媽媽在跟我轉述他的話時,我氣得差點從床上掉下來,這個表面上才華橫溢的男人竟然腦子裡都是些封建臭狗屎?

我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在這些人的眼裡,愛情和婚姻就是不相容的呢?尤其是中年人的愛情。

大家好像都認為,第一次結婚可以是為了愛(但最好也不是),但第二次,一定要“實際點”,考慮除了愛之外的其它東西,這樣的婚姻才是踏實的長久的。如果一個人結過一次婚、過了35歲還在追求愛情,那ta一定是個傻瓜。

媽媽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傻瓜”吧,這些年她遇到過許多男人,比起“愛不愛”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男人都在考慮對方有沒有子女、住房和工作,父母是做什麼的,這樣的現實問題,

很少有人會真正關心,對面這個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ta是如何成為現在的ta的。

但也很幸運,媽媽後來又遇到了兩次真愛,她又結了兩次婚,一次維持了5年——馬叔叔後來因為一次意外喪生,一次至今維持了十年。

媽媽離婚後:人到中年追求浪漫愛有多困難?


現在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劉叔叔比她小五歲,他每週都會從外面買許多鮮花插在家裡的花瓶,每天晚上,他都和媽媽一起出去散步,或者在廣場跳舞。有時候劉叔叔出差幾天,他們都會非常想念彼此,他回家第一句話永遠都是:“老婆,我終於回來了!”

我很難想象,今年已經57歲、在別人眼裡已經是個老太太的媽媽,還這樣在愛情裡被寵著,還這麼相信愛情、憧憬愛情。

她周圍的人也許並不這麼看,媽媽結了三次婚的事實,讓很多人對媽媽指指點點,劉叔叔比她小這件事,也有很多人看不慣。但他們更看不慣的,是每次媽媽提起劉叔叔那種甜蜜的口吻,“都一把年紀了,還這麼親熱幹什麼”。

但周圍人的態度,正好反映出我們對待愛情、婚姻的偏見。我們的社會認為追求愛情是不切實際的,同時又堅持認為婚姻是人生的必需品,可以沒有愛情,但不能沒有婚姻。

而婚姻,就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不是兩個相愛的人想要更長久地陪伴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