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籲降佣金留活路 惹眾怒的美團會妥協嗎?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了《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交涉函》(下稱《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的高額外賣佣金,採取排除公平競爭的獨家條款,已經超過了餐飲企業的承受極限。

針對此事,時代財經4月11日向美團點評了解情況,對方表示,暫時不回應。

餐饮业吁降佣金留活路 惹众怒的美团会妥协吗?

餐飲連鎖品牌戰略顧問王冬明向時代財經指出,餐飲協會的抗議書有一定的含金量,但不足以撼動美團,現階段,抗議書形式大於實質,“畢竟美團壟斷和高佣金並不是一天兩天,佣金一直在漲,也是市場能夠接受的,但目前已經到了臨界點。這種排他的競爭手段,解決的方法只有兩種:一是市場強力排斥,份額降低,二是政府出面干預。”

多地怒斥美團佣金高

除了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此前多個地區行業協會就多次發聲,呼籲外賣平臺降低佣金。

2月16日,亞洲餐飲聯盟發出《關於全國餐飲人為爭取外賣平臺減傭而行動的通知書》,呼籲外賣平臺進行實質性降佣金;2月18日,重慶市餐飲商會旗下1987家企業聯合發佈《關於餐飲外賣平臺全面降佣金的建議函》,呼籲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減免佣金;2月22日,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代表省內22萬餘家餐飲協會,公開表達希望美團外賣降低佣金費率。

此外,四川省南充市火鍋協會、河北省飯店烹飪協會、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山東省飯店協會同樣公開發聲,呼籲美團外賣、餓了麼降低佣金。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其陸續收到幾百家餐飲企業針對美團外賣的各類投訴,表達強烈不滿。

粵餐企的訴求主要涉及兩點,《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同時,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根據《交涉函》,佣金高企,美團卻仍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註銷、下架門店。

《交涉函》呼籲,美團立即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以便餐企承接來自更多平臺的外賣訂單、促進餐企開源脫困;直接減免整個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並重點扶持廣東百強餐飲企業、鑽石酒家企業、米其林餐廳及廣東省省、市、區餐飲協會會員企業。

4月11日,投資金融律師董毅智向時代財經指出,美團外賣是否構成壟斷,現有證據並不是特別充分,互聯網的壟斷訴訟情況比較複雜,從此前360訴騰訊壟斷案可見一斑。實際上,整個餐飲行業包括線上線下兩部分,美團只在線上具備優勢,是否構成壟斷,仍有爭議。

獨家與非獨家

“沒辦法。”4月11日,針對美團外賣佣金過高,潮汕一連鎖火鍋策劃員周波向時代財經坦言。根據周波透露,獨家簽約美團外賣的佣金比例為16%,非獨家則為21%。

時代財經瞭解到,廣州多個餐館都遵循這一收費標準,部分新店佣金比例更高一些,約26%,而市場上另一家外賣平臺餓了麼的收費標準有10%、13%、16%等不同檔次,沒有區分是否獨家簽約。

餐饮业吁降佣金留活路 惹众怒的美团会妥协吗?

一新店老闆向時代財經展示的美團外賣訂單截圖

不少餐館向時代財經透露,美團差異化收費標準“迫使”其放棄在多平臺上線外賣。重慶一連鎖火鍋店品牌負責人陳琳則向時代財經透露,“收費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如果在雙平臺上線,美團會暫時將我們的店下架一段時間。”

“二選一”下,廣州不少餐館選擇了美團外賣,周波表示,“有些門店,餓了麼的外賣訂單可能更多,不過總體而言,還是美團的訂單更多。”

陳琳則直言,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佣金比例差別不大,“兩個平臺在廣州市場就像大魚塘和小魚塘,很多本地企業首選美團外賣,就是因為它流量比較大,而且剛上線時,美團對餐企的推銷、補貼力度也比較大。”

由於佣金比例較高,周波所在的潮汕連鎖火鍋被逼著開發自己的外賣系統、上線外賣小程序,與順豐、達達合作配送,慢慢把美團外賣上的業務轉移出去。不過,讓周波感到無奈的是,“不上美團還不行,客人會覺得這品牌怎麼連美團都沒有。”

廣州一小龍蝦餐館老闆黃龍向時代財經抱怨,儘管可以通過小紅書、抖音等做宣傳,不過美團旗下的大眾點評網仍是不少顧客到店消費的第一參照標準,“很難不做美團。”

餐飲生意難恢復從前

事實上,美團外賣並不是突然執行這一佣金收費標準,早在去年,就有多個餐館向時代財經表示,美團外賣以16%、21%區分獨家和非獨家簽約。

這一收費標準,對於在疫情中飽受創傷的餐飲企業而言,變得更加沉重。

《交涉函》指出,廣大餐飲企業一直以來對美團外賣的收費標準並非十分在意,直至疫情期間,美團外賣仍未有實質性改變,餐飲企業的不滿甚至憤怒情緒由此而生。

自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多地相繼禁止堂食,外賣成為不少餐飲企業唯一的救命稻草,陶陶居、廣州酒家、大龍燚火鍋、陳記順和、海底撈、九毛九等相繼上線了外送服務。雖然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多地相繼恢復堂食,不過到店顧客量仍難以恢復疫前水平。

周波就向時代財經透露,“每家門店只開放了一半的餐位,每個開放的餐位周邊都是有隔離桌,目前門店堂食大概恢復到疫情前的50%。”

陳琳則表示,由於疫情期間只能開放50%的餐桌,上個月堂食才恢復到疫情前的65%。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日前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連鎖餐飲業作為疫情下受損最嚴重的行業之一,2020年1-2月企業的營業額大幅下滑。調查的樣本企業中,1月銷售額同比下滑集中在0-30%,2月銷售額同比下降集中在80-100%。

4月8日,吉野家、冰雪皇后的母公司合興集團發佈業績預告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銷售減少43.2%,同店銷售減少43.9%,下滑明顯。

美團也有難處?

此次陷入爭議漩渦的美團才剛剛實現首個年度盈利。財報顯示,過去一年,美團點評實現營收975.29億元,同比增長49.5%;淨利潤22.36億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1154.92億元。

餐飲外賣是美團點評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餐飲外賣板塊實現營收548.43億元,佔總營收的56.2%,同比增長43.78%。抽取佣金是美團點評賺錢的主要方式,如果按照其2019年14%的變現率計算,每100元的訂單美團抽傭14元。

美團收取的佣金需要支付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以及配送服務費,而騎手的人工成本則是最大的一筆支出。2019年,美團支付騎手的費用為410.4億元,同比上漲34.47%。廣州數位美團外賣騎手向時代財經透露,每送一單,他們可獲得約5-8塊錢的收入。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向時代財經指出,美團的佣金收入大部分用來支付騎手工資,如果由商家承擔騎手工資,美團大可將佣金比例降低,看似高企的佣金,實際剔除員工成本,只有4%,目前到底美團佣金定性多少才是合理,行業內並沒有統一的規定。

事實上,在疫情的影響下,美團的日子並不好過。

在2019年財報中美團指出,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會錄得同比負增長及經營虧損。同時,如果疫情持續使得用戶需求及商家運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未來幾個季度的經營業績亦會受到不利影響。

多位商戶向時代財經反應,疫情以來,來自外賣平臺的收入並不多。

周波指出,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其並沒有在外賣平臺上線火鍋這一品類,而是上新了一些主食飯類,不過外賣的收入佔比非常少,“外賣只是杯水車薪,我們只是當作一個展示窗口,不求賺多少錢,有個品牌曝光就夠了。”

廣州一家烘焙店老闆王藝則向時代財經透露,“每天外賣訂單少得可憐,都是在虧本經營,主要是為了拓寬第二渠道。”

在商戶外賣訂單量驟降的同時,依靠外賣抽取佣金的美團收入難以提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團被“群攻”之際,阿里引入螞蟻金服,持續加碼本地生活,並試圖降低佣金。3月16日,阿里本地生活稱將繼續將佣金保持在低於行業3-5%的水平。阿里正試圖將過去依靠佣金的收入模式轉變到為商家做營銷、運營等增值服務上去。

在各地餐飲協會的抗議以及阿里降佣金的壓力之下,美團是否有望降低佣金?4月11日,餐飲連鎖品牌戰略顧問王冬明向時代財經指出,餐飲協會的抗議書有一定的含金量,但不足以撼動美團,現階段,抗議書形式大於實質,“畢竟美團實行壟斷和高佣金並不是一天兩天,佣金一直在漲,也是市場能夠接受的,但目前已經到了臨界點。這種排他的競爭手段,解決的方法只有兩種,一是市場強力排斥,份額降低,二是政府出面干預。”

陳琳則呼籲,“美團現在還是比較強勢的,如果省餐飲協會抗議成功,對我們當然是好事,希望可以給餐飲企業多平臺發展的機會。”

針對粵餐飲企業經營現狀以及對美團外賣的騎手成本較高的評價,時代財經向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了解情況,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應受訪者要求,周波、陳琳、黃龍、王藝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