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看完了小说《美丽新世界》,我的心情却并不美丽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赫胥黎所著,描绘了虚构的公元2532年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里,科技高度发达,消除了战争和饥荒、贫穷和疾病,人们幸福快乐,社会安定有序。然而这个假想的国度只是表面看起来光明美好,细想之下却令人不寒而栗。读这本书时的震撼,不亚于看到《黑客帝国》里人类作为生物电池封闭在容器里、泡在不知名液体里给人的视觉冲击。

在美丽新世界里,只有歌颂和赞美,不允许悲伤,不允许怀疑,一旦有了强烈的个人情绪,就是罪恶,就是在破坏社会稳定;还会被所有人指责:社会这么美好,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古老的书籍被封禁,人们无须思考,因为工作简单重复,还有大量感官娱乐供人消遣,有不用负责的性爱让人放松,还有致幻剂让人随意服用。

这个世界里,出生前的条件设置,幼儿期的行为科学控制,终身的灌输式教育,使各类人等从有意识起就自愿接受所属等级的工作方式、消费方式,从未意识到自己被奴役的现实,甚至非常喜爱自己的身份和岗位。

这个世界里,人类由基因工厂批量生产,没有个性,没有叛逆,大量的人拥有同样的面孔,同样的外形,同阶级穿着同样的服装,生活必需品也是统一调配。

这个世界呈最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人们被划分成五个等级:居于塔尖的阿尔法权力最大,出生时被精心照顾,拥有最好的外貌、身高和智慧;而居于底部的爱普西隆,从事体力劳动,出生时以人工方式变得智力低下。

这个世界的女性没有自我,被社会物化,却反以为荣。她们没有爱,没有恨,没有灵魂,也没有尊严。

这个世界里的人们从瓶子里出生,也一直活的像瓶中的婴儿。道德,纪律,文化构成的看不见的瓶子终其一生都在禁锢着他们,没人能从瓶子里逃脱。

美丽新世界,空有其名,当生命和身体都不能由自己支配时,何来“美丽”;当人被作为工作机器训练,没有了独立思考,科技的“新”又有何用?肤浅的快乐,粉饰着劳苦的事实;让人代替自己思考,坐等接受观点,便是授予他人统治自己的利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