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

部分剛開始玩日系車、無論是情懷也好、改裝也罷,總喜歡在日系車前加上“JDM”這樣的Title,如果中國像如同美國俄羅斯那樣是在一定前提下允許右駕車上路或者上牌行走的;或者如東南亞國家、大洋洲等右駕地區的,可以讓那些正統的日規車上牌行走的話,用JDM標榜自己的風格無可厚非,但在中國?誰能和誰敢大搖大擺地開輛右駕車上路?如果開不上右駕車,又何來JDM?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那些有事沒事就標榜自己玩得是什麼JDM風格的,說話前先把自己的FA1改成右駕吧,這才是JDM的根本,無根的那叫浮萍不叫JDM!


JDM的正確意思是Japan Domestic Model,也就是俗稱的日規車。日本國內使用的車型,受制於當地嚴格的車號劃分級別,例如2000cc以上的叫普通自動車;4.7m以下2000cc以下的稱為小型自動車;660cc以下的叫輕自動車。而根據車牌號碼也有相應的分類號(地名右側的號碼),例如普通汽車為3xx、小型汽車為5xx或7x、輕自動車為66x或者6x等,根據這個分類形式,車輛需要交納不同的稅項及其他管理法規,例如停車位證明等,所以各廠的車型佈局也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例如Smart Fortwo在進入日本市場後就修改出660cc的版本以茲對應。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第一代Smart(W450)針對日本市場推出了“輕自動車”級別的Smart K型號,採用598cc引擎,這也是唯一的歐洲血統的JDM車型。圖中後面那臺則是0.7T的標準版,因屬於小型自動車而掛上白色車牌。


各車廠不單要對應統一的汽車法律法規,另外一個催生出五花八門JDM車型的推手則是經銷店體系這種商業模式,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類似國內4S店模式的起源是哪裡,但卻可以很明確的告知,國內4S這種銷售就是本田帶入中國的,中國國內第一家4S就是由廣汽本田帶入的經營模式,不過很好笑地,在查閱某度百科時,起源地竟然寫的是“歐洲”、起源時間是“1998年”......本田在日本的Verno店成立於1978年、而本文主角的Crio店(或Clio)成立於1985年,2006年從正式全部改為“Honda Cars”店。無論從出現時間還是對歐洲汽車服務業的過去和現在的狀態、還有日系所有車型的瞭解來看,在這等細分化的、成體系規模的商業服務領域,我更相信是日本人創建了4S店的商業模式。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VERNO店始於1978年,是當時本田三大經銷商之一,同樣是今天國內熟悉的4S店運營模式經營,而“讓汽車成為個性”是其宣傳口號,後於2006年全面統一為Honda Cars店。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Crio店體系成立於1984年,又名Clio,主要銷售Legend、Accord等中高檔車型,宣傳口號是“汽車能有更多空間”。2006年7月全面改為Honda Cars店。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位於群馬的其中一間Primo店,始建於1985年,主要銷售Civic、Lift、City這類小型車或者輕自動車,宣傳口號是“讓汽車成為家庭一份子”。


言歸正傳,本文的主角是Torneo,車名來自西班牙文的“錦標賽”,而車架底盤動力配置等,全部均派生自第六代日規雅閣。派生車型這種思路在本田這個品牌體系裡,最早出現於1982年,而其始作俑車型就是隻能在老牌本田4S店Venno才能買到的Vigor,即在第二代雅閣基礎上衍生而來的版本,後來此車也成為早期Acura品牌組成車型主攻北美市場,經一路演化也就是後來的Acura TL。而Crio店專屬的這款Torneo也是日本國內的專屬車款,因為Crio在海外沒有分支,也不存在著全球化或者地區化車型的問題。當然,在香港和澳門地區有個別的水貨商引入過Torneo,但屬於極少規模。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上圖為同期的第六代日規前期版雅閣SiR、下圖為Torneo SiR前期版,車架代號均為CF4,機械性能配置等完全一樣,但大燈、中網、尾燈則不同,而Torneo SiR標配了當時屬於高科技的HID光源。


Torneo的歷史很短暫,僅在第六代日規雅閣CF基礎上打造過,跟雅閣不同的只是鬼面罩、大燈(標配HID)、尾燈、車身顏色和內飾裝飾有不同。不過,Torneo雖然歷史短暫,但名下車型均以運動及個性化作為賣點,吸引了非常多的中產階級的關注。1997年9月4日,Torneo與第六代雅閣一起上市,當時有三臺引擎可供選擇,而三臺引擎均帶有VTEC機構,要知道,那時是VTEC推出沒幾年,但凡有點兒性能的、上得了檯面的本田均以配備VTEC為賣點之一。三臺引擎分別是:前期版旗艦型號SiR及SiR-T(CF4)上的F20B,配置有與H22A技術共通性的F20B DOHC VTEC版本(藍色氣門室蓋),此引擎的出現可以視為“H22A”的降低排氣量版,上文說過,2000cc以上的是“普通轎車”以下則是“小型轎車”,稅費是不同的,所以這臺F20B便借用了大量來自H22A缸蓋部分的部件,例如DOHC VTEC機構、節氣門、凸輪軸和進排氣閥門等,一舉達到200匹/7200轉,22.1公斤米/7500轉。不過,要這樣的高性能只有SiR-T擁有,因為它是手波車且配有LSD限滑差速器,而SiR則是180匹自動波。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上面的是SiR-T,下面的是SiR,雖然兩者均使用F20B DOHC VTEC機器,車架代號CF4,但手動版的SiR-T的參數、尤其是那些看不到的機械配置都比SiR強很多,200匹和180匹的差異絕不僅僅是20匹那麼簡單。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藍色盤頂的F20B DOHC VTEC引擎在拆車零件市場上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的,但畢竟年代久遠,而且排氣量只有1997cc,所以想更換引擎的雅閣車主一般都會考慮那臺稍貴的紅頂H22A。


第二款引擎是僅配備SOHC VTEC機構的F20B,因為排氣量相同,所以車架代號依然為CF4,不過Torneo 2.0 VTS車型有四輪驅動版本可選,車架代號CF5,最大馬力150匹/6000轉。至於最低配的1.8 VTS型號則使用F18B引擎,最大馬力140匹/6100轉,最大扭力只有17.2公斤米/5000轉,比2.0L要低兩公斤米以上。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1999年

1月,Torneo迎來小改款,主要修改部分還是外觀部分的大燈尾燈等,不過,在小改款的基礎上,2000年6月便推出了使用H22A引擎的Euro R型號,全稱為Torneo Euro R(CL1),而同時地,原本代號CF4的手動檔SiR-T暫停,而2.0 VTS型號的車架也從CF4改為了CL3;2001年5月,在被保留下來的SiR型號中追加了SiR Euro版本,也就是造型上借用Euro R部件的型號。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外觀部分,Euro R擁有相當多的專用設計,例如空力套件、徽章、輪圈、排氣、燻黑大燈、投射式霧燈、LSD限滑差速器、運動避震套件、前頂巴、300mm制動碟、石橋Potenza RE010高性能輪胎(205/50R16 87V)。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內裝部分,最顯眼的就是白底180公里/h的儀表板,Recaro座椅(黑金配色)、Momo代工的方向盤、鋁合金波棍頭等。


Euro R的名字由來,嚴格來說,應該是歐洲那臺代號CH1的Accord Type R的日本本土版本,但因為CH1早在1998年便推出,而日本文化裡又一直有“脫亞入歐”的傳統,命名為Euro R其實更容易得到中產們的青睞,而引擎部分則同CH1一樣使用H22A,只不過CH1用的是出口版的H22A7,而日規當然要換成自己用的H22A無字版,最大馬力220匹、最大扭力22.1公斤米,也就是跟Prelude Type S上的那臺一樣,只是省去了ATTS系統。((

如對H22A感興趣的車友,可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鍵入“H22A”即可查閱相關文章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這才是你口中的“JDM”:日規雅閣衍生型號Torneo(CF/CL)

圖:在SiR(CF4)基礎上加推的Euro版,用上了Euro R的空力套件、座椅配色等,看上去比普通的SiR有質感很多。下圖則是普通的SiR,就可以看到對比了。


隨著2002年第七代雅閣面世,同時也因為日本總體經濟環境的下滑,類似Torneo、Ascort、Rafaga這幾款衍生自Accord的個性化本土車型的銷量日漸萎縮,還不如集中精力打造一個強勢車系會更划算,從第七代Accord在日本國內開始全面轉向“普通轎車”級別,而這些由4S店集團自己獨立銷售的型號(均屬小型轎車級別)相繼被裁減,所以Torneo也在2002年10月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雖然謝幕,但類似Torneo這類只為了符合日本國內法規而存在的型號,才能真正稱得上是JDM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