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力挺 城農商行迎新一輪補血

在政策頻繁支持下,多家城農商行迎來新一輪補血熱潮。《經濟參考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重慶農商行、秦皇島銀行、張家口銀行等近期均將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資本補充。

  目前,除商業銀行股東增發和發行二級資本債券之外,IPO、非上市銀行永續債以及優先股發行空間的開拓也成為商業銀行“補血”的重要渠道。

  根據銀保監會8月12日發佈的商業銀行主要指標,我國城商行二季度末資本充足率為12.43%。與2013年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中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提出的要求10.5%相比,城商行整體資產質量和抵禦風險能力較好。

  但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仍面臨實際性約束,包括滿足信貸投放、推動表外業務回表等需求,以及規模擴張引發的資本承壓。以秦皇島銀行為例,2019年6月末,秦皇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77%,較年初下降2.05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下降的背後,往往是資產規模的擴張,秦皇島銀行2019年6月末的總資產增至950.83億元,增幅18.57%;貸款餘額350.68億元,增幅33.76%。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指出,為了構建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一方面,需要銀行內外源相結合補充資本。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強協調,統籌配合,繼續加強對銀行補充資本的支持力度。除永續債之外,還可以繼續探索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等,進一步增強資本補充工具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