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探訪小龍蝦基地,湖北農產品銷售壓力大咋辦?

受疫情影響,湖北農產品銷售壓力大。政府怎樣出招為農戶排憂解難?日前,記者前往農業大縣監利實地探訪。

記者實地探訪小龍蝦基地,湖北農產品銷售壓力大咋辦?

道路兩旁,已結籽掛枝的油菜彎下了腰;蝦稻田裡,不時能見到緩慢移動的小船。在監利縣毛市鎮萬畝“蝦稻共作、稻魚種養”標準化示範基地,天健合作社理事長王建告訴記者:“天氣好,正組織人力投餵蝦苗。”

前一段時間,一直忙著為武漢組織運送“愛心魚”的王建,最近這些天才騰出工夫打理自家的600畝蝦稻田。

監利盛產小龍蝦,去年總產量達15萬噸。在監利縣城出口,一群人正把一個個白色泡沫箱,搬上冷鏈物流運輸車。“這一箱小龍蝦50斤,今天發往江蘇常州8車!”站在車前張羅的是監利縣聯農合作社理事長付強。他說,之前小龍蝦積壓在塘裡,不少養殖大戶都睡不好覺。

記者實地探訪小龍蝦基地,湖北農產品銷售壓力大咋辦?

急養蝦大戶之所急,監利縣政府成立工作專班,組織產銷對接,推動貨暢其流。“3月以來,縣裡加速辦理綠色農產品運輸通行證,組織冷鏈物流運輸車隊和收購商對接,讓小龍蝦及早上市開賣。”監利縣副縣長楊金勇說。

既要產銷對接,更要加大推介。4月8日,縣長韓旭走進電商直播間,變身“主播”為小龍蝦“帶貨”。“頭一回‘觸網’,大家多捧場!”對著屏幕,韓旭戴著手套一邊吃一邊聊,“春季青蝦,肉質鮮嫩,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推銷起家鄉特產,“新主播”毫不怯場,直播一小時,43萬網友在線圍觀下單。

監利是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區。離鄂通道管制解除後,依託縣物流服務中心,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打通農產品綠色通道,讓當地大宗蝦稻米、小龍蝦、醬洋姜、米糰子等特色產品,銷向全國。

監利縣採取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政策,儘量減少養殖戶損失,扶持農產品經銷商和加工企業。據統計,目前全縣有上百家收購商開業收蝦,日銷量達400噸,已銷售小龍蝦9000噸。“預計到4月中旬,1.5萬噸越冬老蝦可以賣完,新蝦長勢也不錯。”韓旭說。

記者實地探訪小龍蝦基地,湖北農產品銷售壓力大咋辦?

不僅是小龍蝦,監利養雞大戶同樣感受到政府幫扶的溫暖。新溝鎮新紅村和諧家禽養殖合作社理事長何平垓養了10萬隻蛋雞,“往年都是大年初八開始調運飼料,今年趕上疫情一籌莫展,無奈之下向政府緊急求助,縣裡多方協調,從河南、內蒙古等地運過來好幾卡車玉米、豆粕,解了燃眉之急。”

4間標準化養雞棚,一排排雞欄一眼望不到頭。飼料加工車間裡,由玉米、豆粕等混合而成的雞飼料傾瀉而出。何平垓說,當時,雞飼料原料運不進來,只能減少每天喂料次數,鮮雞蛋也賣不出去,高峰時期積壓了2000箱雞蛋。

監利縣組織農業、商務等部門,及時採取對策。“我們以適當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採購了100多萬隻雞蛋免費送到抗疫一線。”楊金勇說,同時,協調對接縣城各大超市,為居民配送,幫養雞大戶解了燃眉之急。疫情期間,全縣10家農貿市場、4家超市、68家單位認購各類農產品達900噸,為養殖戶挽回經濟損失400多萬元。

採訪時,一輛貨車開進了養雞場,工人開始將一箱箱雞蛋裝車。“眼下,我們正搶抓時機,千方百計打通市場堵點,全力推動復工復產。”荊州市副市長、監利縣委書記黃鎮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