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恋爱从来都不是疾病

“你知道吗?他是同性恋诶!”


“真的吗,好恶心,我们离他远一点,我怕我也被传染成了同性恋了。”


“对不起,你不能被录用,我们公司不能接受同性恋。”


“同性恋是传播XX疾病的来源,是害人的!”

这些言论,就在日常生活中,对同性恋者随时随地进行着排挤和歧视,让同性恋者生活在深深的阴霾之下,可是,他们也是正常人,也应该正大光明地活在阳光下。

同性恋:恋爱从来都不是疾病

手持彩虹旗的同性恋夫妇


一:同性恋不是疾病

首先,同性恋是先天形成的,是一种动物就天生拥有的性取向。

加拿大生物学家布鲁斯·贝哲米1999年发表了一份接近1500个动物物种的检阅报告,该报告显示这些动物都具有同性恋的性取向。

而我国在1997年也将同性恋去罪化,2001年将其去病化,这都证明了同性恋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性别取向而已。

我们不能因为它是少数群体而认为它是疾病,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喝咖啡的人比喝豆浆的人少就认为他们是异类吧。这只是人数多少的问题,而不是疾病的问题。

少数群体没有罪,多数群体也没有问题。只是喜好不同,热爱不同而已。

同性恋:恋爱从来都不是疾病

身披彩虹旗的同性恋伴侣


二:同性恋不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

有很多老一辈的人认为,我们本来是没有同性恋的,这是从外国传进来的坏东西,年轻人跟风学坏了。

但是同性恋并不是外来的东西,在我国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记载。

我们在秦朝之前的氏族部落时期就已经有同性恋了,《杂说》中记载:娈童始于皇帝。往后的三十六计之美人计,最先也不是指的女性,而是美男子。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最为开放的时期,“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时人皆好男风。”

这样看下来,其实同性恋文化更像是我们国家的一种亚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只是近代以来宗教和战争等等带来的混乱,让人们对同性恋逐渐污名化,视野也渐渐狭窄。

而老一辈的人见到的同性恋少,恰恰是因为这些原因让他们不敢出现在大家面前,只敢卑微地度过一生,无法追求心里的爱情。

同性恋:恋爱从来都不是疾病


三:同性恋受歧视现象严重

大家可能在想,已经2020年了,早就不像几十年前思想那么保守了,对同性恋的包容度肯定很大了。

我们真的包容了吗?我们真的没有歧视同性恋者了吗?

比如,你能接受你的老师是一位同性恋吗?你能接受你孩子的老师是一位同性恋吗?

2018年一位山东教师因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家长面前暴露,最后被校方决定开除。而这位老师勇敢地在庭外手举标牌:“我教导孩子要诚实,所以我无法说谎,我是同性恋。”不由得引人深思,什么时候性取向也是我们选择工作的标准了?

我是同性恋,可是这并不影响我是一位好教师,也不影响我到底能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有网友质问,我们不能放心把未成年人给同性恋教师教育,万一教成同性恋了怎么办?拜托,同性恋的学生还是异性恋老师教的呢,怎么没见教成异性恋了?每个人的性取向都有自己的选择,不受父母的影响,更不受老师的影响。那是他追求心中所爱的方向,没有人可以代替他自己做选择。


同性恋:恋爱从来都不是疾病

手举标牌的同性恋老师


不仅是这位老师,小一点的孩子也受到歧视。台湾的玫瑰少年叶永志,因为行为举止女性化,被校园欺凌至倒在血泊中;黄山市某中学一女生被班上三位男同学下春药,只因她是同性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种惨剧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不止是那些施暴者的残忍,更是整个社会风气对这部分人群的冷漠歧视导致的。


四:平等地看待少数人群

其实恋爱的本质也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吸引,两个灵魂的彼此牵引。从来不是两个性别之间的互相索取,那不叫爱情,那叫身体的需要罢了。

同性恋没什么好特殊的,和异性恋一样,都是谈恋爱,只是不巧爱上了性别相同的另一个人而已。他们不该就因为这个受到排挤和歧视,不应该因为这个就害怕地不敢追求自己的心,更不应该因为这个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

大家都是人,都有着身体上和情感上的需求。他们也有权利挽着伴侣的手,亲密地走在阳光下,走在大街上,走在婚礼殿堂上。届时我们该分享给他们的,不应该是冷漠的挖苦,而是温暖的祝贺和包容。

同性恋:恋爱从来都不是疾病


同性恋不是病,也不是罪,它只是一个少数的性群体罢了。而异性恋也不是更正常,而是更平常,同性恋爱情和异性恋爱情没什么不一样的。

无论你以前是否反同,我希望在你看完这篇文章后,静下心来,理性客观地想一想,不要再戴着有色眼镜去歧视生活中的同性恋者了。我们只有多一点包容和温暖,人们脸上才会多一些笑容,社会才会多一点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