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夜叉”竟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美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男性用“母夜叉”这个词来形容凶悍的女性。

文学作品中也有典型的人物形象,比如《水浒传》中的孙二娘。

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为生主补罗底耶所生,或生于大梵天的脚掌。

后来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把原先婆罗门教里的许多神化为本教所有,夜叉也被列入,成为守护正法神,但有时也以威势害人。

因此夜叉在印度神话,佛教,以及中国的文学典籍等中,也不尽相同。

夜叉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的神话,是神创造出来的阴间物种,用来协调神和人之间的关系。

梵文夜叉被译为Yaksa,有“轻捷”“勇健”的意思,最早是相貌丑陋的吃人恶鬼。

但神并没有赋予夜叉独立的意志和全部的神力,所以夜叉是半神。在后来的汉译佛教中,夜叉以护法神的身份出现。

​“母夜叉”竟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美人?|网友:我家的属于国产


随着佛教慢慢传入我国,夜叉也出现在一些中国的文学典籍中,如《太平广记》《聊斋志异》等。

典籍中的夜叉,通常被写成身材高大,是一个赤发锯牙的食人鬼。因他们身形迅猛,又可以幻化成人形,所以招到人们的唾弃。

《太平广记》里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小镇上,在佛寺里举行大会。乐舞百戏都在院子里表演。当时一个十岁的儿童正爬上竹竿玩杂耍,忽然有一个像巨鹰样的东西迅速的飞过天空掠走了竹竿上的小孩。几天后,孩子的父母才在一座高塔上找到了他。大人问是什么东西掳走了他,小孩子说掳走他的那个东西长的就像佛寺壁画里的飞天夜叉。

​“母夜叉”竟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美人?|网友:我家的属于国产


《红楼梦》第五回:“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后夜叉被形容成丑恶凶狠的人。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建中靖国元年,侍御史陈次升言章,以蔡元度为笑面夜叉。”

其实,夜叉也分为公母。

母夜叉在印度神话被被描绘成拥有S曲线的性感美人,而男性却被刻画成拖着柱子的侏儒或者武士。

这一点在观看印度巴尔胡特和桑奇大塔上的夜叉与夜叉女的雕刻可以体现出来。

所以“母夜叉”在印度神话不仅没有凶神恶煞的面相,反而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形象。到后世才被重新定义了。

​“母夜叉”竟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美人?|网友:我家的属于国产


​“母夜叉”竟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美人?|网友:我家的属于国产


除了公母之外,夜叉又分为多种。鸠摩罗什尊者注:“「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

顾名思义,地行夜叉,令人骇怕。他的头发冒绿色的火焰,高达数丈,像蜡烛一样燃烧。他的眼睛一个生在顶门上,一个长在下巴上,形状怪异,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半月形。他的鼻子,一孔朝天,一孔向地,好像蜗牛的触角,有时伸出,有时缩回。他的耳朵,一个在前边,一个在后边,形状太恐怖了,人见了会吓得全身发抖。他不喜欢帮助人,专门喜欢散殃害人。

空行夜叉有一对翅膀,能在空中飞行,千变万化,有时现红色,有时现蓝色,有时现黄色,无论是什麼颜色,都有一种黑暗的光,这光十分厉害。他的身体,有时变为人身兽头、或牛头、或马头,和地形夜叉一样,喜欢给人添麻烦。

现在我们所说的“夜叉”都是指恶鬼,能飞行,能食人、伤人。

​“母夜叉”竟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美人?|网友:我家的属于国产


而今,夜叉不仅仅是存在于神话或者典籍中,也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一些民间艺术中的剪纸以及富有科技感的游戏中。

​“母夜叉”竟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美人?|网友:我家的属于国产


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都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延伸。

好了本期我们就到这里啦,喜欢看印度奇葩一面的小伙伴欢迎关注大同学黑阿三,保证每天更新让你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点赞富一生,评论富三代。我们下期再见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