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硝烟下 周恩来想方设法把重庆肺科专家送到延安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致敬医护,共抗疫情”。

“在抗战时期,尊重和爱护医护人员的故事就有不少。”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丁英顺说,抗战时期,卫生防疫工作直接关系着中国军民的身体安危,甚至整个抗战大局。因此,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卫生战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团结了大批中外医学界人才。在提高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水平的同时,也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0年,周恩来想方设法把重庆肺科专家何穆送到延安中央医院,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去延安

何穆曾留学法国,是专攻肺科的医学博士。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已是小有名气的肺科专家,并心怀革命热忱。

1938年8月,何穆夫妇先后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重庆办事处联系。经周恩来介绍,何穆夫妇带着自己购置的X线机和医疗器械,踏上了去延安的路途。

为了欢迎何穆夫妇到延安,周恩来专门从重庆给延安发去一份电报,说重庆的著名肺科医生何穆和他的妻子陈学昭(文学博士)前往延安,请在延安的陈云(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为他们安排工作。

陈云非常重视,亲自接待了何穆夫妇二人,并安排他们继续从事本职工作。何穆被安排在边区医院任肺科主任,并将筹建延安中央医院的重任交给了他。

1939年7月,周恩来从重庆回延安后,因坠马而跌伤右臂。周恩来治疗臂伤期间,正好住在何穆夫妇的隔壁。

“周恩来特意做了自己的家乡菜红烧狮子头让工作人员送过去,让何穆夫妇一直记忆犹新。”丁英顺说,当时延安没有骨科医生,而且医疗设备落后,何穆作为内科医生也参与诊治了周恩来的臂伤。

后来,何穆因为在参与筹建延安中央医院的问题上与部分同志发生分歧,又返回重庆。

再去延安

周恩来想方设法把何穆送回延安

1940年秋,何穆生病,住进了南岸的一家私人医院。那时,日寇飞机正疯狂轰炸重庆,山城处在一片火海之中。

在战火硝烟下,周恩来还是想方设法派人打听到了何穆的住院地址,送礼物表示慰问。

“这让何穆夫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诚意和温暖,从而产生了再回延安的愿望。”丁英顺说,就在这个时候,何穆恰巧接到了延安方面的邀请信。

何穆夫妇二人下定决心,找到红岩村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向周恩来郑重提出重返延安的请求。周恩来嘱咐他们早点搬到办事处的招待所来住,一旦有车就可以出发。

在红岩村的这段时间里,何穆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又在重庆招募了小儿科医生王慈吾、助产师邹贞坚、护士李新、化验员姚冷子等人。临行前,周恩来在红岩村亲切地会见他们,对他们去延安表示欢迎和鼓励。

1940年底,何穆夫妇等一行人乘坐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汽车,从重庆出发返回延安。为了途中安全,周恩来特命警卫人员刘久洲一路护送到陕北。然而,快到陕甘宁边区时,全车人员被国民党武装特务扣押。幸为中共中央获悉,并电告在重庆的周恩来,经过与蒋介石的多番交涉,才得以放行。何穆夫妇等一行人终于平安到达延安。

回到延安后,何穆被任命为中央医院院长。到1944年,中央医院开设了内、肺、外、妇、产、小儿、传染病和干部疗养科,拥有魏一斋、侯健存、金茂岳等一批一流医学专家,先后给各根据地培养百余名医务骨干。

丁英顺说,何穆为当时延安地区视为“绝症”的肺结核病防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何穆被任命为中央结核病研究所所长,为新中国结核病防治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华和精力。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