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巷发现精美砖雕门楼 ,“大宅门”走出大学者黎东方

“太美了”“太有味道了”……凡是途经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23号的游客,都会驻足观赏,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门楼上的砖雕气势宏伟、巧夺天工。”

近日,为“迎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广陵区汶河街道启动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砖雕门楼拂去“尘埃”,重现了往日的丰采。昨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为你揭开这座“大宅门”的神秘面纱。

扬州古巷发现精美砖雕门楼 ,“大宅门”走出大学者黎东方

百年精美砖雕“拂尘示人”

近日,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23号,一座不起眼的青砖门楼成为过往行人注目的焦点。经过施工人员连续数日的清理,在剥离了覆盖在墙体上的石灰后,露出一幅幅细腻繁复的砖雕图案,一座气势宏伟、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呈现在人们眼前。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水磨青砖门楼有三重飞檐,门楣上镶嵌有数十片砖雕,仔细辨认,可清晰地看见梅花、荷花、菊花、兰花等10多种花卉图案,以及缠枝纹、“万”字纹、宝瓶、香炉、几案等吉祥图案,显得端庄华美。

这些砖雕有何前世今生?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长庞建东介绍,砖雕门楼应该重建于清代,门楼上的石灰是上世纪60年代有识之士刻意涂抹,为的是保护这些砖雕作品免遭“破四旧”铁锤的损害。时隔50多年,随着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工程启动,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砖雕门楼终于拂去历史的“尘埃”,重现往日的丰采。

扬州古巷发现精美砖雕门楼 ,“大宅门”走出大学者黎东方


扬州古巷发现精美砖雕门楼 ,“大宅门”走出大学者黎东方

“四层砖雕”尽显中晚清风韵

“听说砖雕示人,我第一时间去了现场。”近日,扬州文史爱好者谢文逸赶到仁丰里23号门前,连连感叹:“太美了!”

谢文逸说,虽然砖雕的规模不能与大型会馆、大宅子的门楼砖雕相比,但其精美繁复程度在扬州城现存民居砖雕中丝毫不逊色,整体精致繁复、雕工老辣,即便立体感不够强烈,却不失中晚清的风韵。

“据我观察,门楼的砖雕一共分为四层。”谢文逸告诉记者,第一层共有7块砖雕,博古图与菊花图相间排列;第二层点缀三块砖雕,惹草纹砖饰;第三层的砖雕组成一幅“缠枝牡丹纹”图案;第四层的“万字不断头纹饰”中,点缀了“梅花菊花”等纹饰,部分砖雕脱落,但据猜测应是“梅兰竹菊纹饰” 。

“大宅门”曾走出大学者黎东方

走进砖雕门楼,一处“大杂院”映入眼帘,内部居住着10多户居民,唯独有一个房间长期“铁将军把门”。居民王老说,“这个房间的主人是刘氏后人,现定居美国。”

700米长的仁丰里留下从隋唐到民国十几位历史名人的印记,仁丰里23号也不例外。旌忠寺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雪松告诉记者,如今的仁丰里23号曾经居住过两位名人,第一位是刘氏,相传系墨庄主人后裔;第二位是黎东方,法国巴黎大学文科博士、驰名国内外的历史学家。

记者了解到,这座宅子曾是甘泉派出所的驻地,在栅栏门外,还可瞥见其园中景色。原房主刘氏后人,兄名刘甲,曾任台湾裕农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对台湾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随子女定居美国。弟刘寅,是黎东方的学生,任台湾文化大学教授。

“修旧如旧”让老建筑恢复原貌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著的《扬州园林》里,载有这座房屋结构的剖面及平面图,并有段详细的记述:“仁丰里刘宅,宅不大。门东向,入内沿门屋筑面向一排,前有高墙,天井作狭长形,可避夏季炎阳与冬季烈风,而夏季因墙高地狭,门牖爽通,反觉受风较多。墙内南向厅三进,而末进除置套房外,更增密室(套房内的套房),厅旁有花墙,过月门,内有花厅,置山石花木,整个建筑设计是灵活运用东向基地的一个例子。”

这座老宅子为何近期启动保护改造工程?汶河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戴璐介绍,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三年总评验收之年,汶河街道将针对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通过修旧如旧、环境整治、提升绿化,恢复老建筑“原貌原样”,提升游客对古城文化的体验感,让居民感知文明城市建设的温度。

通讯员 于洁

记者 陈晨

摄影 王乃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