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如果讀書時沒趕過作業,似乎都不算完美。“拖延症患者”的路上,你永遠不是一個人。就連很多音樂大師也是資深“病友”。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音樂家中的“拖延症達人”。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勃拉姆斯:被貝多芬困擾的“繼承人”

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生活中心直口快(毒舌)、不修邊幅,對待作品嚴謹到“不滿意寧可燒掉”的程度。

同時他也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這都是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的《c小調第一交響曲》又被譽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然而就是這部極負盛名的作品,被勃拉姆斯活生生的拖了21年。

1853年,舒曼就將當時這位20歲的音樂天才稱為“貝多芬的繼承人”,因此,這也成了勃拉姆斯前所未有的壓力。

於是在他每次創作時,你都能聽見如下抱怨:

“你不知道這個傢伙(指貝多芬)怎麼阻礙了我的前進......”

“我可能永遠無法寫出一首交響曲!當我創作時,背後總是傳來巨人的腳步聲,那是個什麼滋味?!”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勃拉姆斯

抱怨歸抱怨,這位對作品格外小心謹慎又追求完美的作曲家最終沒有辜負舒曼的期待,用了21年完成了這首曲子,坐實了自己“貝多芬繼承人”的稱號。

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充足的時間滴……


鮑羅丁 :你催任你催,寫完算我輸

要說勃拉姆斯是因為貝多芬帶來的無形壓力而拖延的話,那接下來這位音樂家,則是人有多大膽,作曲拖多晚了。

俄國音樂家鮑羅丁是個全(斜)面(槓)開(青)花(年)的人才,他的本職工作是聖彼得堡帝國外科醫學院化學系的系主任,另外她還有一個身份--“俄羅斯強力五人團”成員。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鮑羅丁

由於科研工作的繁忙,鮑羅丁一般只有週日才有時間奮鬥音樂事業,他還戲稱自己為“週日音樂家”。

他的一部著名歌劇《伊戈爾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拖了21年。

到第7個年頭,實在等得受不了的劇本提供者斯塔索夫想讓“五人團”的另外一名成員代替他完成作品,這個被選中的倒黴蛋叫裡姆斯基·科薩科夫,而這一個提議,又遭到了鮑羅丁的拒絕。

於是,受夾板氣的裡姆斯基·科薩科夫不停往鮑羅丁家跑,教給他各種作曲和配器的技巧以求加快鮑羅丁創作的速度。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五人團

但這樣的舉動也於事無補,鮑羅丁在為《伊戈爾王》作曲的中途,突然對室內樂創作產生了興趣,於是這位斜槓全才,心思早就不在《伊戈爾王》上了。

從1869年斯塔索夫將劇本交給鮑羅丁開始算起,直到1890年《伊戈爾王》首演,當中總共經歷了21年之久。

真是你催任你催,完成算我輸。但是,現在又有幾個人有鮑羅丁這個膽量呀?


羅西尼 :威脅生命的“拖延症”

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是個熱愛生活又不著急的胖子。當然了,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要數坐臥不安中的等他曲子的歌劇院演出經理了。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羅西尼總是慢條斯理地拖到最後一刻才動筆,按照他的說法,“沒有比急迫的需要,更能激起靈感的了”。

可想而知歌劇院演出經理的日常是有多折磨。

羅西尼歌劇《賊雀》的序曲是在首演當天完成的,歌劇院經理派了數名身強力壯的佈景工人在房間裡盯著羅西尼,他每寫好一頁譜子,這些工人就把譜子丟出窗外,在外等候的抄譜員就忙著收集。而一旦羅西尼又犯了拖延症,這些工人就會奉命把他從樓上扔下去。


莫扎特:拖延症,我才是王者

如果沒有人喊“停”,並且莫扎特自己並沒有感覺厭煩或勞累,也許他的創作能永遠進行下去。

這樣的天賦,也給了莫扎特光明正大拖稿的資本。《唐·喬望尼》(或譯作《唐·璜》)的序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創作而成。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距離歌劇《唐·喬望尼》首演不到24小時,莫扎特還沒為序曲寫一個音符,但他也毫不著急,穿上衣服就出門參加舞會了。等盡興回到家後,莫扎特讓妻子給自己念故事書來提神,凌晨5點,莫扎特終於認真地投入了工作,並在7點完成了序曲,所有時間都踩點得剛剛好。

雖然說這些音樂大師們的拖延症經歷,讓大家開心一下,但拖延始終是不好的,對於學音樂或學樂器的我們,更需要勤奮才行哦!

··········溫馨提示·········

琴藝學 學樂器的一站式平臺

40+種樂器陪練課,已開設:

鋼琴 吉他 小提琴 薩克斯 長笛 單簧管 小號

二胡 古箏 非洲鼓 小軍鼓 揚琴 琵琶 竹笛

【免費領樂器陪練體驗課】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這些牛哄哄的音樂家,居然都是“拖延症”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