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2020年4月8日上午,刚刚打开手机翻看朋友圈的信息。突然间“喀嚓嚓”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一股浓烈的黑烟在眼底升腾。眩晕让我不得不赶急蹾坐于沙发之上,使劲喘着粗气。定神环顾四周,并无异样,明媚的阳光斜照窗台,鸟儿在绿树上抚摸着春天。可我分明受到了重创,好像有一把锋利的匕首抵近心肺。

是的,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阴霾下,有两个科学家手持这把利刃捅向非洲,也扎进世界各国人民心里,他们从嘴里吐出了震耳欲聋的炸雷。4月1日,两名法国医生在电视节目中宣称,希望将非洲作为新冠肺炎疫苗的试验场,加快疫苗的研制工作。这两个人分别是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研究主管卡米尔.洛克特、巴黎科钦医院重症病房部主任让.保罗.米拉,他们既是医生又是科学家。

这一言论随即引发了非洲国家强烈不满。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第一时间予以驳斥:“非洲不能也不会成为任何疫苗的试验场,这种殖民思想的‘宿醉’必须停止。在21世纪听到这样的言论是令人感到羞耻而震惊的,尤其是从科学家那里听到这样的言论,就更让人难以接受。我们以最强烈的措词谴责这一言论。” 谭德塞表示,全球范围内,任何疫苗的推广都将遵循合法协议。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全世界各国或地区需要团结合作,共同抗击疫情。这种种族主义言论与团结背道而驰,对抗击疫情无济于事。

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一时间,我的思绪天马行空、翻江倒海,从人类起源到今日的地球霸主,从饮毛茹血到现代的文明社会,几分钟捋个来回。最终,极不情愿得出了“人类文明正在一场瘟疫中按下倒进键”的结论,尽管它是那样扎心锥肺,仍然无法视而不见,因为活生生的例证就在跟前。

这两个法国科学家医生要让非洲人做类似“小白鼠”实验,不仅是严重的种族主义思潮泛滥,更是龌龊心灵的表白,疫情面前不是勇敢前行、义无反顾,却在想着要用别人的死,换取自己的生,是怎样的自私自利、狼心狗肺!此话出自追求和实现人类幸福安康的医学科学家之口,怎不让人欲哭无泪、毛骨悚然。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从发生到今天,虽然世界各国善良的人们同舟共济、挽手抗疫,谱写着一曲“共克时艰”的壮歌。但一些国家、一些知名人物的言行举止,轮番暴露出极其丑陋的一面。如中国疫情最为严重时,美国等西方个别国家冷嘲热讽、隔岸观火、装模作样,及至落井下石;欧洲爆发疫情后,英国学界和首相竟然抛出“集体免疫”理论,面对病毒肆虐全面投降,让人们以自生自灭对抗凶恶的病毒,冷血至此无以复加;还有美国等国家倡议老年人要为国家做出牺牲,害怕老龄患者占用医疗资源,以为他们行将就木、救活也是包袱,放弃对老龄确诊者的救治,让老人去死,哪有一丝的温暖可言;更有一些国家政客为了自己的业绩、选票和资本利益,不接受大量人员停工治病、防控疫情,不愿意暂停发展经济而去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展露出资本的嗜血本性。更令人不齿的是,美国利用自己拳头硬块头大,一次次截胡他国千辛万苦弄来的防疫物资,引发了盟友之间截扣防护产品的连环套;美国还妄自尊大、应对失策,浪费了中国以血泪代价换来的缓冲时间,导致国内疫情大爆发。此时,不去凝心聚力救治病人、防控疫情,却拼命抹黑中国推卸责任,意欲用强权捏造一个替罪羊。

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由是,我不得不惊叹,应该步步高升的人类文明,已经相当脆弱,在一场瘟疫面前,哗啦啦就碎了一地。让我们先静下来,通过一个凄惨又悲壮的故事,看看先辈们在遭遇瘟疫时的表现吧。

1665到1666年间,英国伦敦突然爆发流行性黑死病,最严重的时候,每周死亡的人都在7000人以上。但奇怪的是,这场导致欧洲2500万人死亡的大灾难,虽然从伦敦开始扩散,但英国北部却安然无恙。而这一切与英国中部德比郡山谷中的亚姆村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亚姆村村民把瘟疫挡在英国中北部的“大门”外。

这个名叫亚姆的小村,人口约350人,小小的地方却是英国商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村民们也得益于独到的通商地理位置,过着优渥的生活。

疫情期间,一位伦敦商人到该村交易布料时,把瘟疫带到了亚姆村。与布料商人接触最多的裁缝一家四口,两天后发烧昏迷、皮肤溃烂,全部死亡,接着他的客人也发病死亡,随后全村很多人感染。人们这才发现,来自伦敦的布料中混入了带着病菌的跳蚤。此时,从几百公里外的伦敦传来流行黑死病的消息,为了躲避瘟疫,村民们决定往北撤离。然而,牧师威廉.莫泊桑提出反对,他把村民们召集在教堂里商议:如果往北撤离,肯定会把瘟疫带到北方;如果留在村里,或许可以阻止瘟疫波及剩下的大半个英国。同时,大家如果走的话未必能活,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瘟疫;不走的话可能会死,哪怕健康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因此他号召村民不要迁徙流动,试着把善良留下。

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经过讨论,村民们做出了痛苦的选择:留下来,阻止瘟疫通过亚姆村蔓延至英国北方。宁死不走的亚姆村民们,用石头垒成高墙,发誓永不穿过这条边界。并把通往北方的道路严密封锁,身强力壮的男子在路边值守,不让外人进入,里面的人也不能出去。村民将自己关在有水井的笼子或围墙里,将确认感染的人再移送到酒窖和地下室中,而进去的所有人都没能活着出来。因为死去的人要集中深埋、不留坟头,因此要求村里的每个人,都事先找到石匠刻好墓碑,写上告诫活着的人的话。比如矿工莱德写给女儿的:“亲爱的孩子,你见证了父母与村民们的伟大”。一位医生写给妻子的:“原谅我不能给你更多的爱,因为他们需要我”。后来牧师威廉.莫泊桑也染病死了,他写到:“希望你们把善良传递下去”。再后来,石匠感染瘟疫死了,村民们就自己给自己刻墓碑。

附近地区的瘟疫渐渐得到了控制,亚姆村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的报纸以“贤者之乡”为版头报道:“全村只剩下70个人活着,其中33个是16岁以下的孩子,其余的人,都成了这些孩子的母亲和监护人”。而这一切的痛苦,他们经历并心甘情愿,自我选择。

十年后,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才听到一名亚姆村村民谈起当年父母的事迹,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实在不敢相信这些普通的村民,居然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英国北部及附近村庄。随即要求全国周知,并特赦亚姆村后代世袭免税。至此,亚姆村的事迹才广为人知。在后续无数诗人画家的艺术作品中,亚姆村民就是“贤者善人”的代表。而这些村民的后人,也一直在践行祖先的劝诫:善良,在这里代代传递,延续下去。如今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亚姆村都会举办纪念仪式,向当年勇敢而高尚的先辈致敬。

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今天的亚姆村中央空地纪念碑上,依然写着这样一段话:“走的话未必能活,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瘟疫;不走的话就会死,哪怕没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但我们愿意试试,因为善良需要传递下去,后人们要记住善良。”这凄美的碑文感天动地!谁能说亚姆村人的选择不是勇士壮举?谁能说亚姆村人的选择不是高尚文明?这段历史被写入1950版的英国教科书中。不仅是对善良的肯定,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诠释,一种赞美。

亚姆村人不仅是英国的“贤者善人”,也是全人类的“贤者善人”。几百年前他们表现出来的壮举和做出的选择,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用单纯、善良、无畏、真爱滋润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以担当、互助、团结闪烁出人性的璀璨光辉!

对照几百年前前辈们舍生取义的英勇壮举,再看看时下消极防疫的国家和政客,他们拥有当年亚姆村民不曾有过的博士、硕士高学历,博览群书更是亚姆村民的N多量,而他们不厌其烦、口是心非标榜的文明、高尚、博爱,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甚或相当的虚伪和猥琐。人类社会前进了几百年,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积累强过前人无数倍,而浸淫在高人一等、唯我独尊污水池里的人,精神世界不仅没有同步登高,相反却不要脸面的向下滑落,正在退步为丛林法则下的衣冠禽兽。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就让那些假惺惺高唱正义、勇敢、善良的当代人,以及所谓的“世界灯塔”,手脚并用摁下人类文明的倒进键,是何等的讽刺与悲哀!在类似亚姆村先辈们的身后,这种冠冕堂皇欺世盗名的伪文明,下跪都找不到自己膝盖骨!号称地球“带头大哥”的美英帝国及其追随者,满嘴仁义道德、满世界强取豪夺,瘟疫之下漠视生命、种族歧视、破坏团结、飞刀伤人,你们到底要把人类文明引向何方?


按下“倒进键”的人类文明走向何方


百度搜索逸飞中文网,欣赏更多精彩文章,诗意每一个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