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用名詞術語(十六)


中醫常用名詞術語(十六)

十二經筋(經筋)

是在十二經脈循行部位上分佈的體表肌肉系統的總稱,也是將全身體表肌肉按照十二經脈循行部位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 因此十二經筋就是按照十二經脈來命名的。其中每一經筋都包括了在同名經脈循行部位上的若干肌肉群,即足太陽之(經)筋、足少陽之(經)筋....等。這十二大類肌肉群主要分佈在四肢部,其次為軀幹及頭部,經筋患病時,主要是痺症和肌肉拘急、不收等症(《靈樞.經筋篇》 )。

十二經別(經別)

是由十二經脈另行分出的一種循行在身體較深部的經脈幹線。全身共十二條(指身體單側),其循行方式,主要是自正 經經脈分出後經過軀幹、臟腑、頭頂等處,最後仍流回到正 經經脈中去,在循行過程中除了六陽經的經別均流回原來的 陽經去之外,六陰經的經別也均流入與其相表裡的陽經去,因此十二經別的主要作用,不僅是作為正經經脈循行的補充 徑路,而且還可以加強溝通互為表裡的陰經與陽經的聯繫,十二經別根據其陰陽表裡的配合共分為六組,簡稱為“六合 ”(《靈樞經別論》 )。

經隧

指經脈流行的道路,也是經脈的一種代稱。“隧”字有兩個解釋,一是指位於身體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問.調經論》:「五臟之道,皆 出於經隧,以行血氣。」一是指與五臟六腑相聯繫的“大絡”的意思,如《靈樞.玉版篇》:「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 絡也。」

經氣

泛指在經脈中運行的“氣”,亦即指經脈的主要功能(如《素問.陰陽 別論》:「淖(ㄋㄠ‵)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代表人體內的“ 真氣”或“正氣”,指人體的正常生活能力與防禦疾病的能力,也是和作為致病病原的“邪氣”相對立的一個名稱(如《素問.離合真邪論》:「真氣者,經氣也」)。

外經

指在體表的經脈部分,一般是位於體內(裡)的臟腑相對立而說的(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榮、輸治外經,合治內俯」。

中醫常用名詞術語(十六)


陰脈之海

任脈的別稱。因為足三陰經和陰維、衝脈都有分支直接會合於任脈,起著調節全身陰氣的作用,故稱。

陽脈之海

督脈的別稱。因為手、足三陽經都有分支直接會合於督脈,起著調節全身陽氣的作用,故稱。

十二經之海(經脈之海)

衝脈的別稱(《靈樞.海論》)。因為衝脈的循行和 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聯繫最密切。腎是人體先天的根本,胃是人體後天的根本,因此在衝脈裡兼有人 體先、後天的元氣,所以被稱為“十二經之海”。

太沖脈

即衝脈的別稱,因其有調養女子的月經和胞胎而得名,如《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伏衝

指衝脈循行進入脊椎骨內的部分。即衝脈在體內深層的分部,所以稱“伏 衝”(《靈樞百病始生篇》)。

大經

指大的經脈(《素問.調經論》:「無中其大經。」)指本經的經脈(《靈樞.官針篇》:「三日經刺,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

宗脈(宗脈所聚)

指分佈在眼、耳等重要器官上,由很多經脈匯聚而形成的主 脈或大脈(《靈樞口問篇》:「目者,宗脈之所聚也。」 又:「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心繫

直接與心臟連繫的大血管,包括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及上、下腔靜脈(見《靈樞.經脈篇》。並可參考《類經》卷七張注:「(心)其繫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繫心,心下三系,連脾,肝、腎」)。

十二經動脈

指在十二經脈循行過程中有脈搏應手的動脈部位,也就是位於身體淺表的一些動脈血管(《難經.一難》)。這種體表局部動脈位置很多,例如手太陰經的動脈在中府、雲門、天府、俠白、經渠等穴處都可以觸到,臨床診所時最常用的動脈部位是寸口部。

十二皮部(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皮膚部位的反映區。皮膚和經脈之間主要是由絡脈來聯繫,十二皮部的具體分區基本上和十二經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素問.皮部論》)。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

三陽在頭,是指足陽明經在頭頸部的人迎動脈;三陰在手,是指手太陰經在手腕部的寸口動脈(《素問.陰陽別論 》)。這是因為三陽之氣以陽明胃氣為本,而三陰之氣以 太陰肺氣為本的原因(《類經》張注)。

開、合、樞

這是指經脈生理作用的三個特點來說的。在陽經方面,太陽經主開,陽明經主合,少陽經主樞;在陰經方面,太陰經主開,厥陰經主合,少陰經主樞。其中“開”是太陽經在陽經中(或太陰經在陰經中)相對地位於淺表的部位,和外界的聯繫更為接近,而有開放的作用;“合”是指經脈相對地位於身體內部深層,具有閉合收斂的作用;“樞”是相對地位於表、裡之間,具有樞紐作用的意義(《 陰陽離合論》)。

絡脈(絡)

絡脈由是經脈分出來的呈網狀的大小分支。廣義的絡脈又可分為十五絡、絡脈和孫絡三類。其中全身最大的絡脈共十五條,叫十五絡; 比十五絡較小的絡脈,散佈全身各處,數量很多的,即是狹義的“絡脈”;此絡脈更小有極多分支的,就叫“孫脈”,也叫“孫絡”(《靈樞.脈度論》)。絡脈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經脈,網絡全身 組織,運行營衛氣血。此外,絡脈的另一種意義是指身體淺表的靜脈血管說的(《素問.調經論》:「視其血絡,刺出其血」)。

十五絡

全身最大的絡脈共十五條,即十四經各有一條絡脈,再加上“脾之大絡 ”,故稱。

大絡

即全身最大的絡脈,一稱“經隧”。其中包括十四經各有一條大絡,再加上脾臟有一條大絡(以上又合稱“十五絡”)和胃腑有一條大絡(名“胃 之大絡“)。參見“十五絡”、“胃之大絡”。

胃之大絡

又名“虛裡”,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條大絡脈。其循行徑路是由胃 上行,貫通橫膈,連絡肺臟後,向外分出,佈於左側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動的部位(相當於乳根穴)(《素問.平人氣象論》 )。

脾之大絡

是由脾臟直接分出的一條大絡脈。其循行徑路是由脾發出,在側胸壁的大包穴處穿出,散佈在胸脅部。脾之大絡是全身十五條大絡脈中的一條(《靈樞經脈篇》)。

胞脈

又名“胞絡”,即分佈在子宮(胞宮)上的脈絡。其中包括衝脈和任脈。胞脈主要的作用是主女子行月經和養胞胎的。(如《素問.評熱病論》: 「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靈樞.五音五味篇》:「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

浮絡

指位於皮下淺表的絡脈。如《素問.皮部論》:「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 陽男之絡也。」

魚絡

指在手拇指內側魚際部(拇指腹部)的絡脈(一說在魚際之下,陽谿穴與列缺穴之間),臨床上常觀察其局部充血的現象作為診斷手陽明經病變的 參考,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魚絡血者,手陽明病。」

陰絡

凡是手、足三陰經分出的絡脈稱陰絡。指下行的或位置較深的絡脈,如《靈樞.百病始生篇》:「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即後血(即便血)。」

陽絡

凡是由手、足三陽經分出的絡脈都稱陽絡。指上行的或位置較淺的絡脈,如《靈樞百病始生篇》:「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 指足陽明胃經的絡脈,如《素問調經論》:「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王冰注:「並胃之經絡」。二、俞穴

穴(穴位,穴道,氣穴)

是經絡氣血在身體表面聚集、輸注或通過的重點部位。它可以通過經絡聯繫對身體內部臟腑的生理或病理變化產生一定的反應,也可以接受周圍環境的各種剌 激(如針、灸、按摩、指針、電針等)以達到調整體 內機能的目的,從而獲得治療的效果。

絡穴(別絡、別)

全身十五脈絡各有一個穴位與經脈相聯絡。其中包括十四經 脈發出的十四條絡脈的穴位,和由脾臟分出的一條絡脈的穴 位,共十五個絡穴。即: 手太陰絡(手太陰之別)— 列缺穴; 手少陰絡(手少陰之別)— 通裡穴; 手厥陰絡(手心主之別)— 內關穴; 手太陽絡(手太陽之別)— 支正穴; 手陽明絡(手陽明之別)— 偏歷穴; 手少陽絡(手少陽之別)— 外關穴; 足太陰絡(足太陰之別)— 公孫穴; 足少陰絡(足少陰之別)— 大鐘穴; 足厥陰絡(足厥陰之別)— 蠡溝穴; 足太陽絡(足太陽之別)— 飛揚穴; 足陽明絡(足陽明之別)— 豐隆穴; 足少陽絡(足少陽之別)— 光明穴; 任脈絡(任脈之別)— 尾翳穴(即鳩尾穴); 督脈絡(督脈之別)— 長強穴; 脾之大絡 — 大包穴。

五俞穴(五腧穴)

也稱“五輸穴”,這是一些位於四肢遠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總稱,其中屬於五臟(五條陰經)的穴位各有五個俞穴,即井、榮、俞、經、合共二十 五穴。左、右側共五十穴。叫“髒俞五十穴”。用於六腑(六條陽經)的穴位各有六個俞穴,即在井、榮、俞、經,合穴之外,又加一個原穴,共三十六穴。左、右側共七十二穴,叫“腑俞七十二穴”。這些穴位在臨床上大多是此較常用和有效的穴位(《靈樞.本輸篇》及《素問.氣血論》)。

井穴

五俞穴的一種,均位於手指或足趾的末端處.《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所出為井。」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開始的泉源一樣。全 身十二經各有一個井穴,故又稱“十二井穴”,其名稱是: 肺 — 少商 大腸 — 商陽 心包 — 中衝 三焦 — 關衝 心 — 少衝 小腸 — 少澤 脾 — 隱白 胃 — 厲兌 肝 — 大敦 膽 —(足)竅陰 腎 — 湧泉 膀胱 — 至陰 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陽、中衝、關衝、少仲、少澤等六穴(左、右共十 二穴)說的,為治療中風、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榮穴

五俞穴的一種,均位於手、足部的遠端。《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 溜(一作“流”)為榮。」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剛流出泉源時的 細小水流一樣。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榮穴,其名稱是 : 肺 — 魚際 肝 — 行間 心包 — 勞宮 腎 — 然谷 心 — 少府 大腸 — 二間 脾 — 大都 三焦 — 液門 小腸 — 前谷 膽 — 俠溪 胃 — 內庭 膀胱 — 通谷

俞穴

也叫“腧穴”或“輸穴”。即廣泛地指穴的總稱,也即穴的別名。五 俞穴的一種,均位於手或足部。《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注為俞」。也就是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漸淮集輸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樣。全身 十二經各有一個俞穴,又稱“十二俞穴”,其名稱是: 肺 — 太淵 大腸 — 三間 心包 — 大陵 三焦 — 中渚(音“煮”) 心 — 神門 小腸 — 後溪 脾 — 太白 胃 — 陷谷 肝 — 太沖 膽 — (足)臨泣 腎 — 太谿 膀胱 — 束骨

經穴

指分佈在經脈體表循行路在線穴位的總稱,其中包括十二正經的經穴和 奇經中任、督二脈的經穴(即“十四經經穴”)。至於奇經中的其它六脈 均沒有專穴。五俞穴的一種,均位於腕關節或踝關節附近。《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行為經。」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較大的河水 迅速流行一樣。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經穴。其名稱是: 肺 — 經渠 大腸 — 陽谿 心包 — 間使 三焦 — 支溝 心 — 靈道 小腸 — 陽穀 脾 — 商丘 胃 — 解溪 肝 — 中封 膽 — 陽輔 腎 — 復溜 膀胱 — 崑崙

合穴

五俞穴的一種,均位於肘關節或膝關節的部位。《體樞九針十二原篇》:「所入為合。」也就是指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各處的江河會合流入大 海一樣。全身十二經各有一個合穴,其名稱是: 肺 — 尺澤 大腸 — 曲池 心包 — 曲澤 三焦 — 天井 心 — 少海 小腸 — 小海 脾 — 陰陵泉 胃 — 足三里 肝 — 曲泉 膽 — 陽陵泉 腎 — 陰谷 膀胱 — 委中 手腳三陽經合穴:指下合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合治內府。」)。足三陽經合穴與五俞穴同(即太陽,委中;少陽,陽陵泉;陽明,足三里),手三陽經穴與五俞穴不同,其名稱是: 手太陽 — 下巨虛 手少陽 — 委陽 手陽明 — 上巨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