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這兩天,有一個暖心的視頻引人熱議。視頻中,一個四歲的萌娃小檸檬給剛剛援鄂回來的爸爸戴上了手銬,這是為什麼呢?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原來孩子在家一直在擔心爸爸的安全,所以爸爸一回家就拿玩具手銬銬住了爸爸。嘴裡還一直嘟囔著,把爸爸銬住了,爸爸就不會走了。


接爸爸前小檸檬還千叮嚀萬囑咐媽媽,千萬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的爸爸是英雄,要不然爸爸又要被別人帶走了。


四歲萌娃的想法被全國網友知道之後,都被這位萌娃萌化了。不為別的,就為孩子這一份簡單而又純粹的愛。


每個孩子都不是意外的產物,而是準備很久,期待很久才能得到的“禮物”。而這一份“禮物”,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加愛你。


1


孩子的愛,簡單中帶著甜


蒲柏曾經說過:“聰明屬於成人,單純屬於兒童。”就是你眼中單純的孩子,也正在用最簡單的方式向你表達他對你的愛。


在作家劉繼榮的《遇見世上最好的愛》的書中,講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她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接到了老師給孩子的投訴。這讓媽媽很不高興。回家後女兒一直想和媽媽說話,但是怕被媽媽罵,就一直在門邊徘徊,把門弄得吱呀的響,這讓媽媽更生氣了,大聲的訓斥了孩子一頓。


孩子聽到媽媽的訓斥之後,就跑了出去。等到孩子再進來的時候,孩子的手上多了一個削好的蘋果給媽媽吃,希望媽媽吃了蘋果可以開心一點。但是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在削蘋果的過程中劃傷了手。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即使我還不會,但是如果能讓你開心的話,我也要努力去做。即便年紀尚小,也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讓父母感受到這份溫暖的愛。


佛羅伊德曾說:“在孩提時期,我不能想象還有什麼需要比父親的保護更強烈。”


其實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不論什麼時候,他們都可以用他們的身軀去保護他們的父母。


11歲的少年路子寬,為了救自己患上了白血病的爸爸,毅然在三個月內增肥36斤。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當在為路子寬的爸爸在骨髓配型的時候,只有路子寬的骨髓和爸爸配型成功。當路子寬的爸爸知道之後,寧願放棄治療也不願拖累孩子。


但是孩子的態度更堅決,聽說自己是唯一可以救爸爸的人,非常開心。拍著胸脯說:“不就是抽點血嗎?我不怕!”


孩子的愛就是如此簡單,為了守護自己的父母,即便可能需要承擔痛苦,但孩子也絕對不會退縮。


所有的孩子在出生以前,都曾趴在雲層上選擇父母。他們做出了選擇,就變成了守護你們的天使。


2


孩子的愛,天生即是純粹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一書中曾提到,“孩子給父母的禮物有:無條件的愛,絕對的信任,發現的快樂,情感的巔峰。”


曾在簡書上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媽媽是一個記者,經常在全國輾轉。有一次媽媽落地後,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她的丈夫一如既往來到機場接她。但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她的孩子也來了。不過已經在後車座睡著了。


丈夫說,本來這麼晚是不想讓孩子來的,但是孩子堅持要過來接媽媽。


後來有幾次,媽媽想讓孩子放棄深夜來接她的做法。於是把孩子叫醒,讓孩子自己走回家。但是即便如此,媽媽在每次深夜落地之後,還是能看到已經睡熟的孩子。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孩子的愛,就是這麼純粹。即使很困,即使走路回家很累。但是可以早點見到媽媽,他都會無條件接受。


之前看到過國外的一個採訪視頻《The Other Christmas Gift》,很多人都被裡面小孩子的回答暖哭了。


節目組在聖誕節前夕挑選了幾個家庭收入比較低的家庭。他們分別問了孩子兩個問題。一個是孩子想在聖誕節收到什麼禮物,另一個是孩子的父母希望收到什麼禮物。


在問完之後,節目組告訴他們可以收到想要的禮物。但是在這同時父母也想得到禮物,他們只能從自己的禮物和父母的禮物中選擇一樣。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對於家庭經濟差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孩子大都選擇了給父母禮物。


在孩子眼裡,因為你是媽媽,所以我就會無條件、毫無保留地愛著你。正如黃磊在《小歡喜》中說的,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是不打折扣的,是百分之百付出的。


3


孩子的愛,需要父母的回應


親情需要孩子和父母之間相互傳遞愛,親子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好。父母只有及時的去回應來自孩子的愛,孩子才能感覺到來自父母的愛和溫暖。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1、減少對孩子有條件的愛


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說過:“對孩子只是愛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無條件地去愛,愛他們本身,而不是愛他們所做的事情。”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在電影《血觀音》中,棠夫人把女兒棠寧當做一種炫耀和利用的工具。到最後女兒質問棠夫人道:“我是不是你的名牌包,從小讓你領著跟別人去展示,現在舊了就換一個新的。”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經常讓孩子做這個、學那個。有的父母會把孩子得獎、比賽的照片發佈朋友圈。


當孩子做的好時,誇讚孩子。當孩子做的不好時,吼罵孩子。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錯誤地認為自己被爸媽當做了談資的籌碼。


父母愛的理應是孩子,而不是孩子帶來的成績。當父母對於孩子的成績過於敏感的時候,也只能換來孩子對父母敏感的愛。


2、用愛去擁抱孩子


曾經有一份關於擁抱的問卷,這一份問卷有一萬多人參加了。這一萬多人的網友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認為擁抱可以表達愛。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李嘉誠回憶說:“難忘的是父親的擁抱。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穩健而富有涵養的父親,與我親密接觸時,常常會忍不住緊緊擁抱我。父親把他滿腔的愛心都傾注在我身上,並培養我成為一個自信的、有主見的人。”


一個簡單的擁抱,不僅僅可以感知你與孩子之間的溫度,還可以拉近與孩子心靈的距離。


3、愛孩子要大聲說出來


中國的父母,其實大多數是難以把愛孩子的話表達出來。他們往往認為把愛孩子的話藏在心裡就好了。但是年幼的孩子,往往還不能理解父母含蓄的愛。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李玫瑾曾講一個故事,一個九歲的兒子給媽媽寫了一個紙條,紙條上寫著“家裡人都不喜歡我,誰愛我?”


媽媽看這張紙條後,放下手上的事,和孩子坐在一起聊天很久。


從此這個媽媽每天只要有機會就會跟孩子說“我愛你”,媽媽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是他的朋友,是最愛她的人。


對孩子的愛不僅僅是行為上的,更需要言語上的。對於孩子來說,這一種“直白”的愛,可以更好的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四歲萌娃用手銬銬住爸爸,其背後的原因讓人淚目


孩子是上天給予父母的禮物,他們願意和父母分享他最想愛的零食,願意為父母讓出他最愛的玩具。這就是孩子的愛。


他們不會用優美的句子哄你,但是你嘴上的笑容,正是他們最希冀的。


剛來帶這個世上的孩子正如一張白紙,需要和你一起用愛畫出這個世界的色彩。


每一個孩子都帶著愛的種子來到這個世間,每一顆種子需要和父母一起播種才能綻開美麗的花。


—END—

作者簡介:九楓,一名用文字感知親子之間的溫度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