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公开储备一批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

“看到公告很激动,我立即报了名,我想为家乡群众做点事,也想锻炼一下自己。”27岁的吴女士说。近日,贵港市港南区167个行政村(社区)面向社会公开储备公开储备一批村级后备人才约650名,每个村(社区)储备3—5名。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港南区户籍的中共党员、致富能人、妇女人才、大学毕业生、在外务工及返乡人员和退役军人等均可报名,公告发出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了解,公开储备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的做法在贵港市尚属首次,在广西区内也属创新。

据港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基层办主任梁敏利介绍,进入后备人才库人员,将由各镇(街道)党(工)委安排专人跟踪培养,安排参加现代种养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职学历教育等各类培训和实践锻炼。同时,根据各村(社区)干部空缺情况,及时按程序选聘为村(社区)“两委”干部。成为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后,待遇由“基本报酬 绩效报酬 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 工作津贴 其他补贴”五部分构成。表现优秀的村(社区)“两委”干部,可按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从中选拔担任镇(街道)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或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属港南区管理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回村任职的,符合职务职级晋升的,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

目前,港南区9个镇(街道)均已启动储备工作,接受报名,报名时间为4月1日至25日。在“港南宣传”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后,不到3天阅读量已达2万多,并有许多留言和评论。截至4月10日,各镇(街道)报名人数已达300多人,报名人群中有外出返乡的经济能人、退伍军人、教师、年轻女能人等,将大大充实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更有效地服务基层群众,开展脱贫攻坚及振兴乡村工作。(樊盼盼 王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