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今年84岁的农村老太太徐文兰,家住柘城县老王集乡王虎雷村,她本是山东人,嫁到柘城已经60多年了,如今她和老伴儿儿孙满堂,得享天伦。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18岁那年,徐文兰嫁给了柘城籍军人王俊起,战争结束后随丈夫回到了河南老家。王俊起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兵,今年已经98岁了,他从军20年,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还参加过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如今98岁高龄的王俊起已经丧失了自理能力,他的背驼了,耳朵聋了,记性越来越差,每天大部分时间都酣睡不起,偶尔行走也只能靠轮椅。徐文兰每天的生活就是悉心照料丈夫的饮食起居。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徐文兰说,自己的丈夫年轻时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她清楚的记得,那是1954年,当时她只有18岁。四月,志愿军从战场回国了,徐文兰家所在的即墨县七级镇小庄村,家家都腾出一间房,让这些刚从战场上归来的“最可爱的人”暂住。

这些小伙子一个个英俊挺拔,充满朝气,且样样精通:能打仗,有文化,会种地,甚至还会自己缝补衣裳。工作训练之余,战士们会帮助老乡干些农活,尤其是农忙时,伴随着阵阵歌声,整个村子里,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图右王俊起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时年十八岁的徐文兰,是村里公认的一枝花,庄稼活、手工活也样样精通。她当时正在村里的“识字班”上学。“识字班”以扫除文盲为主,同时传播新思想、倡导妇女打破传统封建思想枷锁、追求自由、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在这里,徐文兰第一次知道了“婚姻自主”这些新名词。

王俊起幼时丧父,跟着母亲讨饭为生。生活的艰难,逼迫他早早地成熟、懂事,也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由于表现突出,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代理连长,但多年来只顾着革命事业却把自己的婚事耽搁了,到了32岁还没成家。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秋收后的一天,指导员王凤春和识字班老师李廷信走进了徐文兰家,他们是来为王俊起提亲的。但婚事遭到徐文兰全家的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年龄差距大,王俊起身体又负过伤,不是本地人也没有一个稳定的家。虽然敬重英雄,但徐文兰的老父亲还是一口拒绝了。

得知王俊起婚事遭拒,战友们纷纷为他抱屈。在他们看来,王俊起这个代理连长不仅英俊儒雅,沉稳踏实,还对战士们体贴入微,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大哥,也只有他,才配得上村里最美的姑娘。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为表抗议,从此这些小伙子们远远的躲着徐文兰一家人,农忙季节,徐文兰家需要帮忙时,能准时出现的只有王俊起。尽管有了独处的机会,但不爱说话的王俊起却始终和徐文兰保持一定距离,只顾埋头干活。

命运的红线在不经意间将俩个人联系在了一起。渐渐地,姑娘的一颗芳心牢牢地系在了这个敦厚淳朴的军人身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胆的表白,有的只是两心相悦的欢喜。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渐渐地,徐文兰的家人也开始接受了王俊起。1956年初,王俊起被选调到济南步兵学校接受培训。在此期间,经过组织政审,批准他们结为夫妻。得知这一消息,徐文兰怀着兴奋的心情从即墨赶到历城。

在这里,他们举办了婚礼。婚礼设在学校的礼堂中,简单朴素却不失热闹。战友们围坐一起,一场简单的聚餐,从此,他们的命运紧紧系在了一起。没有新房、没有嫁妆,甚至没有属于他们的一张大床。一副旧铺盖和一只新枕头,就是他们的全部家产。他们拥有的,是战友们的祝福,和对新生活的希望。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婚后不久,王俊起接到通知,战事平息,为支援国家建设组织决定复原一批老兵。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去天津一家工厂工作,一是退伍返乡。王俊起始终牵挂着家中多年未见的老母亲,在和妻子商量后,他们决定放弃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一起回河南老家。

就这样,他们背上简单的行囊,告别战友,回到了王虎雷村。夫妻二人从此开始了一边务农一边照顾老母亲的生活。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三间茅草房,老母亲住在中间一间,弟弟和弟媳住西边,王俊起夫妻住东边。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徐文兰没有畏缩,她决定凭自己的双手,改变这个家庭的窘况。

两三年后,夫妻俩终于存下了一点积蓄。王俊起决定为妻子盖一栋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为了尽快把房子盖好,他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忙活。终于房子盖好了,王俊起也倒下了。因为过度劳累,战场上负伤的脊椎再次受创,王俊起瘫倒在床,一躺就是三个月。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三个月里,徐文兰四处求医问药,不分昼夜、悉心照料着王俊起。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王俊起麻木的下肢慢慢地有了知觉......然而,逐渐康复的他也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加上多年的旧伤复发,他的身体变得很差,从此徐文兰再也不允许丈夫干任何重活,自己几乎揽下了所有的家务和农活。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1963年豫东水灾,庄稼损失惨重,家家户户的口粮都不够吃,只能拿红薯秧掺榆树皮做成的窝头充饥。徐文兰无奈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去山东即墨娘家寻求接济。

多年不见,徐文兰的父母挽留他们母子多住了一段时间,这一住不当紧,村里开始传言徐文兰抛弃王俊起改嫁了,毕竟王俊起家实在是太穷了。而就在这时,徐文兰带着孩子回来了,对她来说,有孩子和丈夫的地方,才是她的家。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日子再难也难不倒徐文兰,勤劳能干的她总是能把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她不仅能干各种农活,还擅长纺棉织布,做衣服和鞋帽。丈夫和几个孩子的衣物和鞋子都是她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她在自家小院里种下树苗、蔬果,喂养了鸡鸭,置办了各种农具,她总是打起十分精神干活儿,他们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贫些,但不至于挨饿受冻。

多年来,王俊起、徐文兰夫妇二人从没有向国家伸过手,没有要过特殊照顾。徐文兰说:“过去家家都穷,国家也穷,我们不想再给政府添麻烦,国家已经很照顾我们了,现在他(王俊起)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津贴,我们很满意。”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徐文兰说起了4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时候王俊起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跑去商丘卖萝卜干,到了晚上为了省钱没有住宾馆在大马路上睡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兜里200块钱丢了,那个年代,200元可是一笔“巨款”,心灰意冷的王俊起回到家中准备等待她的指责,但她不仅没有责怪丈夫,反而表现的很不在意。徐文兰说,自己节俭惯了,自然是心疼丢了钱,但是想到丈夫心里已经很难过了,所以就什么都不说了。

六十六年来,夫妻俩没有吵过一句嘴,没有红过一次脸。徐文兰说,夫妻之间就是要互相理解,多替对方想一想。

这些年里,徐文兰和王俊起送走了老母亲,操持孩子成家立业,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的最大任务。徐文兰常常教导儿子一定要对媳妇好,教导出嫁的女儿要孝顺公婆。在母亲的影响下,几个子女的家庭也非常幸福。徐文兰说,儿孙孝顺,自己和老伴安享晚年,他们非常知足。

柘城八旬老人徐文兰的故事

从青春年华到步入耄耋,他们相守了整整六十六年。“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她是英雄的妻子,她的丈夫为了国家付出一切,她也为丈夫倾尽了一生。她的丈夫历经沙场,视死如归,她面对命运一样地无所畏惧。徐文兰,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最艰苦的岁月中,靠着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勇敢的心,撑起了一个家庭,待风雪走后,她为自己收获了满满的、沉甸甸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