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上党,天上掉下来的毒馅饼

长平之战是因为争夺“上党”这个地方引起的,可是其实在战前,这块地方既不属于赵国,也不属于秦国,而是韩国的土地,它就好像是一张有毒的馅饼,从天上直接掉进赵国的嘴里。

公元前265年,秦国大举侵韩,攻城略地,第三年就已经断绝了韩国本土与上党地区的联络。韩国恐惧起来,终于献出上党郡向秦国求和,不料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不甘成为秦国的囊中之物,把上党郡十七县献给了赵国,最后导致秦赵之间的战争。

长平之战——上党,天上掉下来的毒馅饼

有些史学家说,冯亭太缺德了,这不是故意往两条狗中间扔骨头吗?而赵国也太贪心,这种礼物也敢笑纳,纯粹自找麻烦。然而如果从当时的战略地理上来看,赵国其实是没有选择的。

上党郡不但是韩国的战略重镇,也是秦国通向赵国的门户。秦国连年征战,已经夺取了韩国、魏国的许多战略要地,主攻方向开始直指赵都邯郸了。倘若再占上党,秦国则可形成由北、南、西三面夹击邯郸的态势,特别是上党地势高拔,向来被看作是邯郸的天然屏障,若被秦国占去,就等于是解除了邯郸的城防,当时的人们都看得出来,秦有吞天下之心,即使赵国不接受韩国地方官献来的上党,秦国只要占领了那里,下一步也势必要攻打赵国。

长平之战——上党,天上掉下来的毒馅饼

所以,与其听任秦国占领上党后居高临下直攻邯郸,还不如赵国先占据上党有利地势后抵御秦国。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战略防御。从当时赵国尚能在邯郸地区集结40余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廉颇率军在长平与秦军相峙三年来看,赵国接受和保卫上党也是可行的。

由此看来,上党即使是张毒馅饼,赵国也必须梗着脖子往下咽。长平之战已经非打不可了。

长平之战——上党,天上掉下来的毒馅饼

难挨的消耗战

在战争开始之前,赵国君臣一定认真考虑过敌我双方的态势。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补给困难,又有好战嗜杀的“虎狼之国”的名声,在上党地区可谓是“失道寡助”,天长日久粮草供应必然生变,待秦军不得不退时,赵军趁势击之便胜券在握,而赵国与上党紧相连接,军队与后勤供给都能迅速投入战场。

虽然赵国没有秦国那么强大的经济后盾,可是当时齐国、楚国都表示愿意帮忙,补给可源源而来,又有上党吏民的全力支持与合作,赵军完全可以以逸待劳。显而易见秦军利于速战速决,赵则利于持久之战。

长平之战——上党,天上掉下来的毒馅饼

这就是在战争的头三年里,赵将廉颇为什么坚守阵地,与秦军对峙的原因,难分难解的战局倘若长此下去,将越来越向有利于赵国的方向倾斜,可是没想到后来先缺粮的居然是赵军。

赵国方面总共动员了50万人参战,后勤保障,粮草与武器装备的补给,消耗极大,战争进行了8个月,赵国的战争经济已不堪重负,战略储备也将消耗殆尽。据说,廉颇甚至命令士兵在夜间高声点数,好像在搬运粮草,以此迷惑秦军,当赵国向齐国伸手的时候,这个曾经拍过胸脯的盟友居然拒绝了,而楚国也袖手旁观。

长平之战——上党,天上掉下来的毒馅饼

发生这种出卖行为是因为齐国和楚国的国君都换人了,秦国也对他们施加了很多外交压力,更重要的是,当时,战国七雄从秦赵齐燕四强变成了只剩秦赵两强,从地缘来说,其余五国对赵国的恐惧甚至大于秦国——赵国败,六国尚能像以前一样联合对抗秦国;若赵国胜,秦国龟缩关中,那么赵国势必扩张,而扩张的方向不会是秦国,只会是跟赵国有宿仇的燕国和魏国,甚至是历来与赵国结盟的齐国。就这样,赵国失去了国际援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