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高分作文,一不小心把“雷锋”写成“傻子”,看看值多少分?

这篇高分作文,一不小心把“雷锋”写成“傻子”,看看值多少分?

期中考试,六年级作文的题目是这样的:

用心去感知这个美丽的世界,用眼去审视这关丽的世界,用耳去聆听这美好的世界,用手去触摸这美丽的世界,你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感人的瞬间。请以《感动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实际上是诸如“一件难忘的事”、“感人的一幕”之类常见题材的简单化身。应该说这样的作文难度不大,审题不成问题,想脱题更没那么容易。

考试后第一天,我们收到了一篇投稿,正是应试作文《感动的瞬间》。将应试作文投稿,很显然是得到了一个好分数的作文。

可是看完文章,我沉默了。这篇作文折射出时下部分孩子有点扭曲作文的题材观!

不真实!这是我看完文章的第一感觉。不真实,那可是一篇作文很致命的病啊!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作文吧。

感动的瞬间

那天,那一瞬间,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那是一个中午,一个很闷热的中午,我去看电影,我想这么热的天,应该不会下雨吧。于是我放心的去看电影了。

不料,看完电影,这我就望见楼下的地板湿着,顺着扶手下去,远处的雨声由远及近,外面下着狂风暴雨,像泼,像倒。

我在影院门口,忐忑不安地望着眼前那排凌乱的自行车。

“呼一一”“啪,啪,啪,啪,啪,啪 ……”随着一声巨响,我循声望去,不好,一辆自行车被大风刮了,失去了平衡,倒下了。接着那一排凌乱不齐的自行车,相继倒了下来,眼前一片狼藉。

这时一位路过的中年大叔,看到这场面,把雨伞随手一甩,撸起袖子,把自行车一辆,一辆的扶起,旁边那年轻小子见此场景,也赶忙冲进雨帘,和中年大叔一起扶。那红领巾见了,焦急的喝完的奶茶,把奶茶瓶扔进垃圾桶里,也去帮忙了。

越来越多人加入了此次意外中,他们好像在比谁扶的多,谁扶的好。如同谁赢了,就能得到一枚金奖牌似的。

自行车扶好了,看起来没有原来那么凌乱了,看起来是那么整齐,有序。

这时,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此时我忐忑不安的心,也变得爽快,明朗了。

这篇高分作文,一不小心把“雷锋”写成“傻子”,看看值多少分?

乍一看,这篇文章的行文真是不错,语句流畅,文采也是可以的。可是仔细一推敲,你会发现情节的设计实在是太离谱了,不真实。

倾盆大雨,风大雨大,一排自行车倒了……“感人的一幕”于是出现了——中年大叔甩掉雨伞,冲进雨帘扶单车,接着旁边的年轻人、红领巾也冲进去……

这样的情节,你觉得有可能发生吗?单车倒了,路人扶起确实值得称赞,但下着大雨呢,一个中年大叔甩掉雨伞冲进雨中扶单车,你不觉得很莫名其妙吗?有什么紧急的情况值得他冒雨扶单车吗?单车倒了,暂时并不会影响到路人,没造成什么紧急状况,这个时侯冒雨去扶车真的有必要吗?中年大叔的一举一动是不是很不正常?

换一个情节来看看:倾盆大雨,风大雨大,一位老大爷艰难地骑着三轮车赶路,车上满载水果,一个意外,三轮车侧倒,一车水果滚在街上。这时候,中年大叔出现了,他照样是甩掉雨伞,冲进雨中帮老人扶好车,捡拾水果。然后年轻人、红领巾们先后加入帮忙的队伍……

这一幕是不是就合理了?大爷路上出现意外,情况紧急,造成了安全隐患,人们冒雨相助是合情合理的。

从两个情节来对比,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合乎情理的才真实。两个中年大叔,前一个是智障,后一个是雷锋。

记住,感人的不非要大事

这篇高分作文,一不小心把“雷锋”写成“傻子”,看看值多少分?

这篇作文掉进了一个选材的误区,就是“保西瓜丢芝麻”——非大事不写。作者估计没想到,感人的文章,简单的人简单的事也能做到。

非大事不写的理念,不仅大大限制了选材的范围,而且容易“走入歧途”。试想,大事在普通人身上发生概率很低,为了用到作文里,于是只有瞎编——其实瞎编很正常,很多优秀作文也是瞎编出来的,可是瞎编是要冒风险的,因为本来就是假的东西,你要编得没有破绽,编得符合生活常理,还是需要一定的生活常识的。小事编起来很容易,大事就相对难很多了,很多时候你会顾头不顾尾,“假”也便出来了。

我想起了两年前一个孩子写的作文,异曲同工啊——半夜“我”病了,妈妈背起“我”就往两里外的医院赶,下着雨,妈妈也不管。作者一门心思想表现母爱的伟大,却忘记了不是可以开车吗?就算家里没有车,滴滴打车也是可以吧。而且还故意不打伞……而且为什么一定是妈妈呢?大半夜的,爸爸不更应该出现吗……看看,假吗?

为了表现中年大叔的高尚品质,却想不到把人家写成了个傻子,是作者打死也想不到吧。记住,身边很多平凡人平凡事也是挺感人的,就看你怎么去表现了,别总是抱着西瓜不放,要知道,有时候大西瓜并不甜,而芝麻却很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