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身體反應,瞭解心理活動

很多人在特定的情況下,會做出無意識或有意識的動作以及一些反應,善於觀察對方的人,往往就會明白此時此刻對方正在想些什麼,或者撒謊沒有。

咬嘴唇、揉眼睛、模脖子、摸鼻子、抱手臂、摩擦前額......這些動作都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你可以去花一些時間去觀察周圍的人,你也可以發現他們同樣會做這些動作。那他們為什麼會做這些動作呢?這些又代表著什麼呢?

人的頭腦中的每一個想法都會產生一連串的生理反應。比如,當你感到十分的恐懼時,你的嘴唇會發幹,湧到大腿的血液會增加,以便幫助你快速逃跑。但有些時候,身體的變化很細微,很難觀察到,可這些行為都是的確存在的。比如,當你在撒謊的時候,你可以儘量保持“臉不紅,心不跳”的狀態,但是你不會直視對方的眼睛,看似不經意的迴避,也是你無法迴避的,這是由你大腦的想法來控制的。

任何發生在人們身上的事情都會影響精神活動。在人的一生中,會發生各種大大小小的經歷,這些經歷會存留在我們的腦海中,這往往會與我們強烈的情感有著密切的聯繫,比如,快樂、愛、痛苦、憤怒、緊張、背叛、歡樂等等。當我們回想起這些經歷的時候,記憶猶新,就像是剛剛發生過的一樣。

在這裡將擴展一個詞——心錨,什麼是心錨呢?心錨就是因為偶然看到某件事、某個人、某件物品而引發回憶中的感情反應。心錨不僅會讓我們想起特定的記憶,同時也會與強烈的情感聯繫起來。

大家會發現,在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忽略掉別人的語言信息,反而會更加註重別人的聲音。從聲音也會了解到對方此時此刻的心情。

人們的態度不是文字表現出來的,而是由講話的聲音表現出來的。談話實際上有兩種:一種是使用文字,另一種是使用聲調。

聲音的重要性往往超過了言語。一個放大說話音量的人,往往就有控制環境的目的;說話聲音小的人,一開始可能缺乏自信,但輕柔的聲音可能會反應出平靜的自信;說話一向快的人,他們對於事情的評估和判斷就會很快,因此他們就會不假思索就作出判斷;說話很慢的人,也許是因為心理由障礙。

聲音只能透露出一部分的情感,如果聲音加肢體語言,通常就能掌握對方真實的情緒。

總而言之,身體語言能將每個人真實的情緒暴露在人們的面前,甚至用謊言也無法覆蓋。如果你你能充分識別和掌握身體語言,那麼你也可以讀懂別人的心思。

觀察身體反應,瞭解心理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