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奮力當好 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窗口”

溫州:奮力當好 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窗口”

浙江日報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近年來,溫州市錨定構建市域治理體系和打造治理能力現代化先行區的戰略定位,著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路徑載體創新、科技應用創新,橫向打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格局,縱向推進“市級智慧治理、縣域集成指揮、鎮街一體兩翼、村社多元共治”的四級治理機制,各類案事件、風險隱患點逐年下降,治理有效性、群眾滿意度逐步提升,平安建設躋身全省第一梯隊,走出了一條具有溫州特色的社會治理新路子,真切地把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深嵌入到社會治理這條主線上,為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省域實踐樣本增添了新的註腳。

多元化解

從源頭擰緊風險閘

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當地、把隱患消除在萌芽?這是各地開展市域社會治理普遍面臨的困惑。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近年來,溫州堅持把鄉鎮(街道)作為基層治理的關鍵一環,系統構建以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為責任主體、以“防火”和“滅火”機制為兩大支撐的“一體兩翼”基層治理模式,實現機制下沉、力量下達、關口下移、風險下降,99%以上的問題在鄉鎮及以下層面解決。

2019年9月29日上午,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在省內第3個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溫州(鹿城)輕工產品交易中心揭牌成立巡回法庭。

這是溫州下沉基層風險防控“近火”主體的一個縮影。通過縣級政府授權,溫州把風險管理和先期處置責任壓實到鄉鎮(街道),把綜合執法、市場監管、安全管理、司法行政、便民服務等條線力量充實到基層一線,賦予“看得見”的鄉鎮(街道)“管得好”的能力,破解應急處置止步於縣級政府的規章限制,為“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化解在當地”的治理思路給出“溫州解法”。

作為溫州主動發現問題的第一道防火牆,每天,近萬名專職網格員行走在溫州大地,他們上報到全科網格信息平臺的問題隱患平均每天1.17萬件,98%以上在48小時內處置完畢。當網格“網羅”了絕大多數社會風險的源頭之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構成了社會矛盾風險的第二道防火牆。

“接地氣”、各具特色的平安綜合體應運而生。走進平安甌海綜合體,整潔的大廳,秩序井然地提供了律師諮詢、“鄉音調解”、信訪接待、心理疏導、應急處置等一站式服務。深化政法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溫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批以甌海“平安綜合體”為代表的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著力構建資源集成、數據引領、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務的“全生命週期”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實現矛盾糾紛、群眾信訪、訴源治理“就地解決”。

不僅如此,溫州市各縣(市、區)還緊緊圍繞實用實效的原則,結合城區、山區、海島等不同區域差異性特點,實行分類施策、按需建設。譬如,龍灣、甌海先行區進一步完善內部運行機制,打造“示範型中心”;鹿城、洞頭等地發揮現有的信息技術優勢,打造“智能型中心”;平陽、文成等地立足便民利民,打造“實用型中心”。

如今類似的平安綜合體,在溫州各縣市區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並且,針對不同矛盾類型,訪調、拘調、檢調等個性化解決方式遍地開花,切實把風險控制、化解在一線。

“如今在溫州,我們已經構建起了‘網格員信息採集上報—綜治中心分流交辦—四個平臺各職能站所執行處置—網格員核實反饋’的群防群治機制,整個流程實現了閉環無縫對接,全力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加快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局面。”溫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在溫州正成為現實。

同頻服務

集結僑鄉反哺力量

作為著名僑鄉,溫州有68.84萬溫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分佈在131個國家和地區。涉僑婚姻糾紛、涉僑公證、涉僑審批等方面需求也呈逐年遞增趨勢。

在溫州市華東公證處遠程視頻室,視頻的另一頭連接著為僑服務“全球通”普拉託聯絡點,兩名公證人員和遠在意大利的瑞安華僑夏女士以及陪在她身邊的海外聯絡員通過視頻取得聯繫,不到半個小時,一個放棄繼承聲明公證就辦妥了。

為僑服務“全球通”是溫州率全國之先開展海外版“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成果。針對華僑回國辦事成本高、來回辦事遠距離跑的問題,溫州按照“功能集成化、系統統一化、事項標準化、佈局合理化、服務規範化”要求,建設了全市一體化、線上線下融合的為僑服務“全球通”平臺。該平臺通過在海外設置服務點和建立遠程視頻辦事系統,讓華僑不用萬里迢迢跑回國,“就近跑一次”“進一個門”“上一張網”就可辦成事。

如今,溫州各縣(市、區)已在海外設立20個聯絡點、4個公證點,與境內實時聯通互動,實現公安審批、司法公正、糾紛調解、法律諮詢等華僑辦事項目“一次都不用跑”。近年來,溫州海外遠程視頻審理案件調解率均超90%,平均辦案期限從1年縮短到幾個小時。

為更好服務僑胞,溫州還在僑胞僑眷眾多的基層重點僑鄉、街道、村居設立“僑鄉法驛”“警僑工作室”等服務站點,打造市、縣(市、區)、街道、村居四級一體的服務聯絡平臺,配合海外聯絡點,搭建起從上到下、由內到外全方位聯通的涉僑服務延伸網絡,共同為海外僑胞提供對內聯繫、政策解答、在線見證、糾紛化解等無償公益服務,全力塑造“國內外面對面、村鎮縣直相連”的球形網絡。

社會治理責任在政府,活力在社會。日前,瑞安市曹村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是溫州唯一入選鄉鎮。走進溫州村莊,溫州能人回鄉參與治理現象,已由“盆景”至“風景”:萬名鄉賢,不僅以資源資本反哺,更以智慧、眼界、影響力等無形財富助力鄉村治理,引領鄉風文明,書寫鄉村善治的全新故事。鹿城區七都街道樟裡村12名鄉賢每天輪流值班,當起村級決策“智囊團”;瑞安市鄉賢謝公富回鄉,促成曹村鎮14個村與旅行社抱團開發村旅經濟……

溫州將鄉賢作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形成市級指導、縣級統籌、鄉鎮主體、村居配合的四級協同聯動工作體系,創新提純溫商鄉賢走南闖北的“敢幹”精神和商海中習得的管理經驗,注入到基層治理中,高水平打造鄉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勾勒出新時代鄉賢投身家鄉基層社會治理的“賢治圖”。

數據賦能

構建全域精密智控

精密智控是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迫切選擇,是回應公眾關切、實施柔性管控的必然要求,是強化法治思維、實施依法管控的題中之意。溫州通過實施精準、嚴密、智慧的基層治理單元精密管控,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質效和水平,為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市級智慧治理平臺打造的“最強大腦”,讓整個溫州的社會治理受益匪淺。據瞭解,溫州已打通政務、民生、公安、消防、城管、環保、應急等56個平臺,構建130餘個部門共享共建的數據網絡,形成了龐大數據根系。每天,從溫州市各條根系匯聚到市級智慧治理平臺的信息,相當龐大。而這一平臺,就是平安政法分析預警的基礎和終端數據運用的總閘。平臺大屏幕上,不僅各類重大、緊急類事件用紅色和橙色標籤區分,一目瞭然。同時,還通過彙總而來的信息分析得出熱點詞彙。

“我們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根據事件的緊急程度對網格信息進行自動劃分、排序,在每日萬條信息中有效捕獲價值線索,同時對重大、緊急類事件,進行標籤化管理和跟蹤督辦。”溫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指出,根據地圖熱力分析,對熱點詞彙集聚區域,進行集中整治。

正所謂抓在平時,用在戰時。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防疫工作轉向“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對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時,溫州迅速啟動了境外人員輸入風險防控“入網”管理,確保境外入溫人員“全員入網格、個個有落實”。具體依託“浙江省海外僑胞回國健康信息預申報”平臺和海關、邊檢等入關人員登記信息,實現在外溫籍經商者、歸國華僑人員返溫信息精準分解落實到基層網格單元,建立網格員對境外入溫人員入住小區(治理單元格)核實反饋機制和排摸跟蹤響應機制,織密“有形之門+無形之門”防控網。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我們要努力把城市治理的智慧‘因子’下沉和融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中,這樣才能在這場大考中收放自如、進退裕如,實現精準決策、高效治理!”溫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指出。

此次溫州城市治理經受住了考驗,也是源於其城市大腦的戰略佈局,以及城市數字化治理思路的一以貫之。在溫州,用“碼”進行社會智能化管理已經成為常態。溫州不斷優化建立面向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譬如“溫警在線”掃碼、出租房“安居碼”、“鞋都一碼通”、“新幸福家”等,完善推送信息分類處置機制,為各行各業提供合法便捷的可信身份認證賦能服務,真正把數字化轉型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構建了“智慧一張網,治理一盤棋”的社會治理格局。

(本版圖片由溫州市委政法委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