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的礼物》:两个"傻子"的爱情,却让无数聪明人为之羡慕

德拉和吉姆,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送上一份完美的圣诞礼物,不惜剪去了自己珍贵的秀发,用换来的钱给丈夫买了一条奢侈的表链。可是,谁知丈夫吉姆早已将自己贵重的金表给卖了,赚来的钱用来买了一套昂贵的梳子,只因他也想给妻子一份完美的圣诞礼物。

最后,梳子用不上了,表链也用不上了,两个珍贵的礼物都成了没用的“废物”。

这便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这个故事,平平淡淡,却饱含世间冷暖,看似两个人很傻,并因此加剧了生活的贫穷和悲哀,但是这些“愚蠢”行为,却触及了无数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人为之羡慕。

他们真的贫穷且悲哀吗?其实,他们比我们多数人都要幸福。

《麦琪的礼物》:两个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

两个贫穷“傻子”的爱情故事

德拉和吉姆,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居住在廉价的出租屋里,过着廉价的生活。

一套带家具出租的公寓,每周房租八美元。尽管没有破烂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地步,可和贫民窟真是毫无二致。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击倒德拉,可见德拉是位坚强女性。可是如此坚强的人,却为了一份圣诞礼物嚎啕大哭起来。

或许,初次读到这里的人,会觉得她很任性——竟然为了一份礼物而哭泣。事实上她的痛哭,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丈夫吉姆的礼物。他们的贫穷,不足以让德拉给丈夫买一个像样的圣诞礼物,这才是德拉伤心的原因,她在生活中精打细算,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一美元八十七美分,对她圣诞礼物来说却只是杯水车薪。

《麦琪的礼物》:两个

为此,坚强的德拉才扑倒在自己的破床上,嚎啕大哭。不过,德拉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卖掉自己那一头能让女王珍宝黯然失色的秀发,给丈夫买一条价值非凡的表链。

对于德拉这种做法,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贪慕虚荣的做法——她爱面子,为了面子,不惜剪掉自己的秀发,以此换来买礼物的钱。在这些人眼里,一个普通的圣诞节,并不富裕的德拉,花费巨大买礼物的行为简直是愚蠢至极,所以他们批判这个女人,认为她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蠢女人。

其实,我并不认同他们的说法,德拉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丈夫爱,而非虚荣。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德拉如果真的是贪慕虚荣,又何必跟着吉姆这个穷丈夫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活受罪呢?她完全可以抛弃丈夫,或者把卖头发的钱留给自己享受。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所以,德拉这些看似荒唐的行为,完全是因为她对吉姆那无与伦比的爱。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欧·亨利的这篇《麦琪的礼物》或许只能让读者们略微有些感慨,却并不会让人称赞,更谈不上触及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这篇文章最让人感动和羡慕的,是因为它展现了什么叫做“两个人的爱情”,并将其最动人的那部分传达给了每一个读者。

最动人的爱情便是,你知我心,我亦知你喜好。

《麦琪的礼物》之所以动人,便是于此,另一个“傻子”吉姆,撑起了这份感情的另一边天,和德拉一共构建了这个完整、动人的爱情世界。

吉姆,一个二十二岁就肩负起家庭重担的男人,他没有新大衣,没有手套,却用自己的金表,给自己心爱的的妻子买了一套昂贵的梳子。在我们看来,这也是十足的傻子表现。但是正是这种表现,触动了德拉,也触动了我们。

《婚姻心理学》中有句话:不好的婚姻把人变成疯子,好的婚姻把人变成傻子,最好的婚姻把人变成孩子。

德拉和吉姆,像“傻子”一样活在爱情的世界里,像“孩子”一样,为对方倾尽自己所有。

《麦琪的礼物》:两个

单方面付出的感情生活,才是真正的悲剧

爱情,从不是一个人的事。相比于德拉和吉姆的爱情和生活,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才是真正的悲剧。

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感情,源于张爱玲的才华,却也仅限于张爱玲的才华,所以在才华之外,胡兰成并不爱张爱玲,反观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始于才华,最后彻底沦陷于胡兰成。

这样的结果便是,张爱玲成了单相思,而胡兰成在张爱玲的生活之外继续风花雪月,张爱玲不断的付出,不断的自我牺牲,却只换来伤害。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过一句话:你如果问我爱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不问值不值得。

在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里,张爱玲无疑是无私的,但是这种单方面的付出,只能让张爱玲越活越卑微,变成爱情里的一颗尘埃。美好的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付出又怎么能挽留住两个人的世界呢,相比德拉和吉姆,这种单方面的爱情,才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麦琪的礼物》:两个

虽然德拉买来的表链,因为吉姆卖掉了金表,而用不上;吉姆买来的梳子,因为德拉卖掉了头发,而用不上。但是,这件荒唐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悲剧,恰恰相反他们会因此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过:爱情是两个亲密的灵魂在生活及忠实,善良,美丽事物方面的和谐与默契。

在德拉和吉姆的世界里, 这两个亲密的灵魂是平等的,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付出的,这份美好的感情由双方共同创造,这才是有温度的爱情,有温度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贫苦,看似悲哀,但是,活在其中的人,或许比我们大多数人都要幸福。

这种幸福,暖进了人的心里,虽然对他们来说生活依旧艰辛,但是他们美好的爱情稀释了生活的苦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爱情,足以让他们在寒冬中不会死去,而这寒冬也终将会过去。

他们是两个活在爱情里的傻孩子,他们为对方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可是,他们却是爱情里最聪明的人,因为他们知道,

最好的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最好的生活,便是从最好的感情开始。

《麦琪的礼物》:两个

最好的礼物

欧亨利这篇小说,中文译名是《麦琪的礼物》,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以为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麦琪,但是当我读完全文的时候,竟然没有找任何一个叫麦琪的人,不禁开始怀疑翻译者的水平。

后来,我才知道,麦琪是音译,“麦琪”一词,源自《圣经·马太福音》,是指东方三圣贤。《圣经》记载耶稣诞生后,东方三圣贤(麦琪)为他带来礼物。故此,《麦琪的礼物》也翻译做《圣贤的礼物》。

那么这个圣贤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其实,最好的礼物,并不是那条高贵的表链,也不是那一套昂贵的梳子,美好纯粹的爱情,才是最好的礼物,而这个送礼物的圣贤就是他们自己,他们给了对方最棒的礼物,给了自己最美的爱情,也给了生活最深入人心的温度。

《麦琪的礼物》:两个

中国有句俗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实,我认为百事哀的问题并不是在“贫贱”上,而是在贫贱之下——两人的相互埋怨,对生活的埋怨,对感情的埋怨,这才是让生活真正不幸的原因。

在冬日般寒冷的生活中,如果两个人只会互相抱怨、互相嫌弃,那么他们的爱情就会变得又黑暗、又寒冷,生活自然会越过越哀愁。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一个人过生活,而是看似一起生活的两个人,却形同陌路,一起走在生活的路灯下,却形单影只。

德拉和吉姆,他们的生活很艰辛,在物质上他们或许是贫穷且悲哀的,但是,在精神上,他们一定是富裕且幸福的,他们热爱生活,他们爱着对方,这就是最美的生活、最美的爱情,这份令人羡慕的感情,是他们寒冷生活中的暖阳,只要暖阳依在,他们就不会被生活的寒冷所冻死。

现实生活中,被人们称之为“神仙眷侣”的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便是如此。

钱钟书留学时,杨绛为了照顾他,不等毕业就与他结婚,随后与他一同出国,相伴在他左右。而文革时期,杨绛被下放看菜园时,钱钟书也会经常去菜园,陪杨绛晒太阳、聊天。正是因为他们互相付出、相依相伴,他们最后才能甜蜜到老。

《麦琪的礼物》:两个

杨绛和钱钟书

这就是生活最美的样子,也是爱情最美的样子,虽然他们的生活有所不幸,但是他们却从未抛弃生活,抛弃对方。不管是德拉和吉姆,还是杨绛和钱钟书,他们对生活的那份态度,以及两个亲密灵魂之间的纯粹爱情,让他们的生活能一直光彩熠熠,这就大概就是最好的礼物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