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起上课的同学在群里问:“我好郁闷啊,有时候很想做自己,但又总是为了各种原因改变,有时候又变得一点都不像我自己了,活出自我真难啊”。发出这样感叹的,不只是他一个人,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我也一样。
最近正在看《隐藏的人格》,为了了解“人格面具”理论,顺带着又去看了荣格的自传以及他的其他书籍。在“活出自我”这件事情上,我突然没那么纠结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我突然不太在乎自己有很多张“脸”这件事了。
只以一个面具示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的
以前我总是觉得,“真我”是基于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爱好的东西才能存在的自己,一旦把这样的“真我”放到人群中,或者本来是自己兴趣所至的工作中,就会有矛盾、摩擦,会有逃避,会觉得这些东西并不是自己适合的、想要的,进而又去怀疑自己当初为了兴趣来做这些工作到底是不是值得,是不是正确?我总是理想化地认为,我真的从事我喜欢的事情时,是不需要改变就会觉得快乐的。
看了《隐藏的人格》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人的多张面具是可以和谐相处的,正如人在不同环境中就要做出不同的适应。我对面具的抵触,可能来源于内心里并不认同改变后的自己。但是完全不改变是非常理想化的,毕竟,人是社会性的人啊。
《隐藏的人格》里讲,“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有适宜的情境,都有存在的理由。”我们每个人在不同场合的人格面具其实都是“真我“,都是真正的自己,不是那个努力适应人群的你就不是你,不是那个过去有很多不好的你就不是你,它们都是真实的你,它们只是你在不同的场合带上的最适合这个场合的人格面具而已。
只留下一个面具,是会受伤的
面具,并不是贬义的,所有这些面具加在一起才组成了你真实的人格,不能因为一个面具的存在,就觉得这不是自己。我们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排斥这些其他场合的面具,甚至希望它们根本就不要存在,只留下一个所谓的”真我“就好。
但是真正快乐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并不是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人就会快乐。荣格一生都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集体潜意识““精神病学”,然而他也有烦恼。他完全做自己的时候,内心释放的不仅仅是兴趣带来的快乐,还有一些其他不为人知的小野兽,他也觉得努力做让别人认同自己的事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事,很痛苦。然而当他彻底抛弃人格面具之后,他吃尽了苦头:一方面接近精神分裂,一方面违背伦常之事不断发生。
那么,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
我觉得,痛苦纠结的时候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接纳自己的所有面具,让他们不要互相对抗。起码在自己干着当初选择的工作,又要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时,不要轻易就否定那个做不喜欢事情的自己。接纳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并不是只有那个让你快乐的“真我”才是真正的你自己。如果要让你一直仅仅以那样所谓真实快乐的自己存在一段时间,没有任何其他的面具加持,你也会感觉到难过和焦虑的。现在没有感觉到,只是时间不够长而已。
《隐藏的人格》一书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当你能接纳自己全部的人格面具,你才能允许自己被别人爱,也才有可能真正去爱别人。”所以,不要刻意去想着我是不是又被改变了,不要让自己身上的面具互相对抗,接受它们的存在,那些面具不是不好的,那些都是你。
閱讀更多 法雅和她的時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