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投資阿斯頓馬丁的吉利汽車,又給我們上了堂“知識產權投資課”

年關將近,賺錢一整年,就等著過年前的買買買了。普通人尚且如此,大車企吉利也不例外,近日被傳出準備入股英國豪車品牌阿斯頓馬丁,令不少人驚喜。


一家企業的策略,決定了成敗。面對近兩年較為低迷的車市行情,吉利一直以“穩”字自居並實現增長。其中的關鍵之一,就在這“買買買”背後的知識產權。


擬投資阿斯頓馬丁的吉利汽車,又給我們上了堂“知識產權投資課”

1、聯手阿斯頓馬丁?吉利再啟買買買


說起阿斯頓馬丁,就能馬上聯想起《007》電影裡鬼魅般的銀色身影以及咆哮嘶吼的引擎聲。


然而,現實中的它卻過得有些狼狽,自2018年10月以來,由於銷量低於預期,其股價大幅下跌(跌幅超過80%),而2019年全球也僅僅銷售了5819輛新車。正因如此,才給了投資者機會。


據報道,吉利集團有意投資阿斯頓馬丁19.9%股份,涉及金額2億英鎊,目前雙方還在協商當中。


有人說,買它幹嗎?眾所周知,近兩年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整體不佳,作為自主品牌的吉利在“低價”“經濟”的路子上狂奔了一陣後進行戰略調整,試水自主研發領克等高端品牌。此番入股證明吉利的野心夠大,因為邁向高端最難的門檻就是技術方面的知識產權!


作為百年豪車品牌的阿斯頓馬丁,不僅外觀上有其獨特的品味,在發動機、排氣、車內設計等方面也有相當久的技術積累。知情人透露此次投資的重點之一就是雙方技術方面的合作,雖然具體情況還要等後續報道,不過吉利不缺市場也不缺資金,缺的是快速、有效地獲得更多更好的專利技術。


從這點來看,買買買的確是個好方法。


擬投資阿斯頓馬丁的吉利汽車,又給我們上了堂“知識產權投資課”

2、嚐到甜頭!知識產權的“真香時刻”!


在中國汽車界,吉利創始人李書福以擅長組織跨國買買買而著稱。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說,幾乎每一筆投資都帶來了“真香時刻”。


收購統計

2006年,吉利成為英國出租車生產企業錳銅控股公司最大股東;


2009年,吉利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DSI;


2010年,收購沃爾沃汽車;


2017年,吉利收購馬來西亞寶騰和英國超跑蓮花汽車。


其中,以15億美元收購沃爾沃汽車最為經典。雖然沃爾沃仍然保有其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但2年後吉利獲准使用沃爾沃的中型汽車平臺、汽車內部空氣質量技術、安全領域技術等,為自己的汽車研發提供了助力。最終,基於沃爾沃提供技術支持的吉利博瑞上市,成為了品牌的首款B級車。


另外,吉利去年將知識產權及前景知識產權分授權予自己收購的寶騰集團,許可其從事許可車型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推廣及分銷。知識產權的總許可費用高達13.44億元!這筆合作堪稱雙贏,既能把吉利成熟的運營經驗和先進技術導入到寶騰汽車,幫助起死回生,還迅速佔領了馬來西亞車市。


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是用金錢買下了技術,那麼收購寶騰則是用創新技術買下東南亞市場,兩者的核心都是知識產權。據統計,吉利集團在2019年銷量總計217.8萬輛,同比增長1.23%。其中,70.55萬輛屬於沃爾沃汽車的全球銷量,寶騰汽車也有10.08萬輛,成功幫助集團逆勢上揚。


擬投資阿斯頓馬丁的吉利汽車,又給我們上了堂“知識產權投資課”

萬博士(您身邊的知識產權專家):


從吉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


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技術,包括自主研發、獲得他人許可或者通過併購方式獲得。特別是併購方式可以直接獲得現有成熟工藝,避免浪費時間和人力物力資源從頭開始研究以及研發失敗風險。同時,擁有技術所有權也可以使企業在商業競爭中處於可攻可守的位置。不過,交易中需要對目標技術進行詳盡的知識產權盡職調查,防止出現分為所有權、合同、侵權等風險。否則,得不償失!


擬投資阿斯頓馬丁的吉利汽車,又給我們上了堂“知識產權投資課”

如有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問題,歡迎諮詢泉州市萬博知識產權有限公司,萬博士將提供最完善的知產發展策略,為您的企業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