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宝贵的体验——在俄罗斯试乘T-34-85坦克

本文发表于《世界军事》

自1916年坦克问世以来,这种铁甲怪兽凭借强大的火力、坚不可摧的防护和碾过一切障碍的机动性驰骋在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成为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研制了近千种坦克,如果一定要在这些千奇百怪的设计中排一排座次,前苏联的T-34坦克一定能够进入前十名,因为它是一款划时代的坦克,一款名副其实的胜利坦克,更是一款出镜率极高的明星坦克。据统计,T-34系列坦克的总产量超过84000辆,全世界有近30个国家曾装备这款坦克,庞大的数量、成熟的设计、可靠的质量,使得T-34不但成为战场上的常青树,而且活跃在各国的荧幕之上,笔者就是通过《英雄坦克手》这部经典战争电影第一次认识了T-34坦克。

一次宝贵的体验——在俄罗斯试乘T-34-85坦克

除了荧幕以外,T-34也是电脑游戏设计师的宠儿。作为二战中苏联红军最具代表性的坦克,T-34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各种以二战为背景的游戏之中,而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二战军事游戏,例如《使命召唤》和《战争雷霆》都以驾驶T-34作战作为主要卖点之一。玩家在这些游戏里可以充分感受T-34作为一款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三大性能达到平衡的完美坦克,在战场上能够表现出多么可怕的战斗力。

但是,对一名真正的军事爱好者而言,百闻不如一见,无缘亲身体验T-34这款人类坦克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总是一个遗憾。今年5月,笔者参加了腾讯游戏组织的“《战争雷霆》俄罗斯之行”,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乘坐T-34驰骋在俄罗斯土地上的感觉。

长寿的坦克

作为一种1940年问世的经典坦克,T-34比同时代的其他坦克更为“长寿”,很可能是全世界保有量最大的一种古董坦克。作为苏联红军的招牌武器,仅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前苏联加盟国家的土地上,T-34的保有量已极为惊人,至少有数百辆,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维持着行动能力,甚至是作战能力,因为在前苏联全境和许多东欧国家中,状态良好的T-34被摆放在纪念碑的台座上供人瞻仰。

一次宝贵的体验——在俄罗斯试乘T-34-85坦克

而据报道俄军中最后一辆T-34在1993年才退出现役,在2010年、2015年和今年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上,T-34都作为引导车参加了阅兵。在2015年的东乌冲突中,乌克兰康斯坦丁诺夫卡市的亲俄民兵还将两辆作为纪念碑保存的T-34-85坦克维修一新,送上了战场,这两辆“老爷车”最终被T-64坦克击毁。

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俄罗斯国内大部分T-34的车龄已经超过70年(苏联在1945年以后仅生产了2701辆T-34-85,并很快转产T-54),因此维持T-34行动能力的成本很高。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为了准备今年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阅兵的T-34-85,俄军共花费了250亿卢布,这些T-34-85每进行一个小时的维护保养,需要花费超过8000卢布(约800人民币),而在俄罗斯的4S店进行奔驰轿车的保养,每小时也仅需要花费4000卢布而已。

不过还是有很多俄罗斯人醉心于驾驶T-34坦克,例如笔者听说制作了《捍卫战机IL-2》和《战争雷霆》俄罗斯游戏公司GAIJIN就曾多次组织员工参与T-34的驾乘活动,希望借此加强设计人员对T-34和其他坦克的了解,以便在游戏中呈现更真实的坦克大战。而包括著名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在内的很多俄罗斯企业,也开始开发与T-34坦克有关的军事体验活动。

这一次笔者乘坐的T-34坦克属于一家名为Voentour的俄罗斯军事文化公司。Voentour成立于1994年,是俄罗斯最早开展军事体验活动的公司之一,如今它已经在俄罗斯各地收集了超过300辆坦克及装甲车辆,其中包括T-34、JS-3、BM-13火箭炮等军迷耳熟能详的型号。现在Voentour一方面组织各种坦克和装甲车辆的试乘试驾活动,另一方面还将车辆提供给电影公司用于军事电影拍摄。近年来俄罗斯拍摄的《白虎》、《斯大林格勒2013》和即将上映的《潘菲洛夫28勇士》中都有Voentour的装甲车辆出镜。

一次宝贵的体验——在俄罗斯试乘T-34-85坦克

专业的组织方

据笔者了解,Voentour手中的装甲车辆有许多原属于著名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Mosfilm)。在苏联解体之后,苏军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这样的原苏联国营企业大量将营区和各种设备出售给私营企业,以换取资金。例如本次进行坦克试乘体验的营区原来是苏军的一处坦克修理厂。

由于是用坦克修理厂改造的,笔者进入体验营区之后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Voentour首先将笔者一行领到一处由营房改造的准备室中,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发放俄军式样的作训服和老式坦克帽。笔者一边听Voentour人员强调注意事项,一面浏览准备室墙壁上挂着的照片。从照片上来看,该营区内除了T-34-85之外,还有可供试乘的T-55和BMP-1,而十多辆老式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残骸则成为了拍照的最好背景。而照片旁边的木桌上摆着几支AK-74,甚至还有一支伞兵型的AKC-74U短突击步枪。

在国内时,笔者经常听道有人讲俄罗斯民族称为“战斗的民族”。笔者经过接触后感觉俄罗斯人的普遍军事知识和经验确实惊人,十一二岁的孩子很多已经可以熟练操纵突击步枪。由于俄罗斯不禁枪,且十分注意国防教育,因此俄罗斯人对枪的态度几乎可以用“熟视无睹”来形容。现场Voentour人员中就有一位始终斜跨一支AK-47,而在随行的GAIJIN公司《战争雷霆》俄方开发人员中竟然有一位在十岁时便已经体验过12.7毫米德什卡机枪射击的强人。因此当笔者一行兴奋地抱着AK-74突击步枪留影时,俄方人员只是淡定地在旁边围观,不时走过来纠正我们的据枪动作。

也许是因为看出现场的中国人大多数缺乏军事体验,Voentour人员甚至并未强制所有人穿上作训服,尽是严格要求每个人必须佩带坦克帽。但是笔者还是专门叮嘱同行人员要穿上作训服,因为笔者清楚T-34车内空间极为狭窄,各种设备有许多尖锐的突起。不穿作训服轻则会在衣服上染上难洗的油污,重则还有可能出现衣服剐蹭撕裂的尴尬情况。

笔者在进入营区时便看到有数辆T-34-85和一辆JS-3重型坦克停在车场上。但据Voentour人员介绍,JS-3虽然也保持了行动能力,但暂时不提供试乘,这让笔者遗憾地与这款二战最后的重坦克擦肩而过。当笔者一行人来到试乘登车地点时,那里已经停着一支由四辆T-34-85组成的车队。正当笔者想走到坦克边仔细观察时,Voentour人员却示意大家围拢站好,然后仔细地向参与试乘的人员强调注意事项,又特别指出所有人的活动范围仅是由拒马围城的一小块区域。

有趣的“副驾驶席”

在强调过纪律之后,Voentour的人员示意大家各自寻找心仪的战车。T-34-85是一款五人车组的坦克,其中两人在车体前部,分别是左侧的驾驶员和右侧的无线电操作员兼航向机枪射手,而圆形大直径炮塔中可容纳三人,分别是左侧的炮手、车长和右侧的装填手。在试乘时,每辆车的驾驶员由Voentour的专业人员担任,因此每车最多可以搭载四名体验者。笔者从一开始就决定至少要分别体验一下驾驶席和炮塔乘员的不同感受,还要在车外近距离观察一下T-34-85行进时整套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在第一轮试乘中,笔者选择了车队的最后一辆车的无线电操作手位置,首先是想近距离观察一下驾驶员如何操纵T-34-85,其次还想看一下车队行进中驾驶员要怎么控制前后车距离等细节。但事实证明,笔者的选择几乎就是自讨苦吃。

在苏联著名的战争电影《解放》种有这样一个情节,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司令雷巴尔科大将向部下抱怨“坦克将军竟然挤不进坦克了?”苏联坦克的设计原则之一是尽量减小正面投影面积,因此其车体比西方坦克要低矮一些。而且,T-34作为最先采用倾斜装甲设计的坦克,其车内原本有限的空间又因为装甲倾斜的原因进一步被压缩。因此对于笔者这样体型较胖的人而言,进入T-34内部本身已经是一个挑战。

根据苏联坦克兵的条令,无线电操作手需要背对坦克,从车体正前方的驾驶员舱门爬入车内。在今年的胜利日阅兵前,俄罗斯电视台还专门请一位曾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重新登上T-34-85型坦克,当时这位年近九荀的老英雄借助梯子帮助从驾驶员舱门进入坦克,其进入动作仍然可以称得上标准。但事实证明,这个动作对于缺乏训练的笔者而言实在是太高难度了,笔者尝试了几次之后果断放弃,改为从炮塔顶部的装填手舱口进入车内。

从炮塔舱口踩住装填手座椅进入炮塔之后,笔者发现试乘的T-34-85已经将车内原有的大部分设备拆除,因此内部空间变得较为宽敞。例如炮塔两侧的存放炮弹以及炮塔后部用于存放7.62毫米DT同轴机枪弹鼓的弹药架均被拆除。但是笔者发现,炮塔内的车长潜望镜和装填手潜望镜都没有被拆除,其光学镜头也基本保持完好。

T-34-85坦克相比于此前的T-34-76坦克而言,在人机工程设计方面是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的。由于T-34-76采用较小的炮塔,仅能容纳车长和炮长两人,因此炮长还需要客串装填手的角色。当T-34-85换装大型炮塔后,由于有了专门的装填手,坦克炮塔内的分工合作更为合理,作战效能有所提高。而对于笔者而言,大型炮塔的最大意义在于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让笔者从上到下纵穿坦克,坐到“副驾驶”位置上。

实际上,在T-34-85上驾驶员右侧的无线电操作手是坦克里最“憋屈”的角色,在他的面前从左到右分别是用于在寒冬启动柴油机的压缩气瓶、航向机枪、电台和航向机枪弹鼓。好在笔者乘坐的坦克已经将这些设备全部拆除,结果笔者反而成为车内空间最大的一位。

考虑到坦克试乘的机会实在难得,笔者专门携带了一台大疆“灵犀”手持云台摄像机,试图拍摄行驶时的情况。在坦克发动前,笔者用吸盘支架将其固定在作为左侧,正对驾驶员舱口的位置。Voentour的坦克驾驶员用标准动作滑到座位上之后,注意到了右后方的摄像机,便一面发动坦克,一面用简单的英文让作者抓住摄像机。正当笔者纠结是不是要手持拍摄时,从脑后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随之而来的是一股青烟。猛烈的震动立刻将摄像机弹了起来,幸亏笔者早有准备一把抓住。驾驶员这时转头冲笔者淡淡一笑,脸上写满了“我就说吧!”的表情。

T-34-85坦克的驾驶员主要依靠面前的离合踏板、刹车踏板和左右手换挡手柄来操纵坦克。这套看似简单的机构实际上却是对驾驶员力量和反应的终极考验。由于坦克的全重较大,虽然有便于越野的履带行走系统,但在启动或者通过泥泞等阻力较大区域时,需要瞬间增大或减小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牵引力。如果操纵失误,很容易导致发动机或其他设备遭到较大损耗甚至完全被毁。而且,T-34的操纵系统没有任何助力设计,完全依靠人力驱动,驾驶员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要借助腰力甚至身体重量才能完成换挡动作。因此在T-34身上有个著名的说法就是驾驶员随身携带锤子,关键时刻使用锤击来完成换挡。

不过T-34-85的操纵手感已经比之T-34-76已经大幅度优化,在T-34-76上采用了四速变速箱,而T-34-85改为五速。加上Voentour提供的T-34-85全重已经有所降低,而且润滑等方面都更为完备,因此驾驶难度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当坦克猛然启动时,瞬间牵引力变化仍然让车体两侧传来明显的金属碰撞声。因为驾驶员踩下油门,位于车体尾部的V-2柴油机猛然吐出一股浓烟,其中相当一部分顺着炮塔后部灌入车体内部。更糟糕的是,笔者选择了车队尾车,结果前车尾部排气管喷出的废气也几乎全数顺着驾驶员舱口灌入车内。在两股废气的夹击下,笔者立刻进入“灰头土脸”的状态,眼镜和摄像机上都染了一层灰尘。

与废气相比,巨大的车内噪音到是比较容易忍受。当然这是由于笔者头戴坦克帽的缘故,厚厚的隔音耳罩保护了笔者的听觉,但是每人之间的喊声却被噪音彻底淹没。

实际上,Voentour坦克试乘通过的道路大部分是水泥板铺设的公路,只有很短一段是林间土路,因此颠簸并不算厉害。T-34-85型坦克采用了著名的克里斯蒂式悬挂设计,这是一种采用圆柱形弹簧的独立式悬挂系统,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悬挂行程较长,因此可靠性和通过性都很不错。当然这套设计也有一个巨大问题,就是独立的弹簧槽会垂直深入车体内部,占用车内空间。二战期间苏联红军和英军是克里斯蒂悬挂的主要用户,T-34惊人的机动性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克里斯蒂悬挂于动力强劲的V-2柴油机这对好“搭档”。

但是,坦克的通过能力除了受到悬挂和发动机影响外,还受到传动系统的影响。T-34采用了结构简单、使用和维修容易的离合器转向系统,这是一种单流动传动系统。这类传动系统在变速箱和每侧主动轮之间有专门的转向离合器,在坦克需要转向时,只要分离内侧的离合器,就能对该侧主动轮施加制动力,使两侧履带转速不同,实现转向。这套设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效率并不高,在履带高速转动时进行离合操作所需的力量和带来的金属损耗是相当巨大的。而且为了保持车队的整齐,驾驶员不得不根据前车情况频繁进行操纵,对体能的损耗极大。因此在T-34-85坦克之后,苏联坦克设计师开始采用二级行星转向机构。但是在T-34-85上只能依赖驾驶员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好在试乘体验的行驶路段是固定的,笔者与驾驶员交流后得知他们在相关道路上已经行驶了上百小时,对每一次转弯甚至每一处崎岖都了如指掌,因此驾驶中不会手忙脚乱。即便如此,在坦克需要进行九十度急转弯时,笔者也能感到驾驶员突然双手抱住操纵杆猛力动作时会相当耗费体力。

在完成第一次试乘之后,笔者艰难地再次从炮塔原路爬出,扶着翼子板上捆绑的原木回到地面。同行的人员有几位因为坦克车内的发动机废气、行驶颠簸以及频繁的加减速,而开始有了晕车的反应,更有几位的手机因为颠簸从兜里掉出。笔者则急着擦掉身上、脸上和摄像机上蒙着的灰尘。经过短暂的准备,车队再次出发,这一次笔者选择在地面上观察。但正当笔者准备走进时,却被Voentour的人员拉住,示意笔者已经走出拒马围出的安全区。回到区域内之后,笔者一面拍摄一面观察。

由于坦克启动时必须克服摩擦力,牵引力在短时间内增加几十倍,因此能够看到坦克炮塔上的乘员会因为惯性有明显的晃动。T-34采用了宽幅履带,因为是每隔一块履带板就有突起的履带齿,解放军坦克兵形象地将其称为“一公一母”。当履带滚动时,产生的声音就像无数根铁链抽打地面,而且巨大的震动确实让人感到胆颤心惊。现场有同行人员试图将摄像机固定在地面上,再由坦克通过来拍摄T-34的车底,但被Voentour的人员介绍,据他们介绍,此前曾有人做过类似的尝试,但坦克通过的震动很快将摄像机震离原地,卷入履带之下。

宝贵的体验

笔者发现,GAIJIN公司《战争雷霆》俄方开发人员也在很仔细地观察T-34的行走系统如何工作,便和他们用英文简单地聊了两句,发现这些游戏开发人员对于JS-3和T-34行走系统的区别了然于胸。据GAIJIN的人员介绍,他们为了制作《战争雷霆》专门在全世界搜寻保持行动能力的二战古董坦克,反复进行行驶试验,观察悬挂等部分的工作细节,并且用专业设备进行录音,以求在游戏中达到逼真的效果。GAIJIN的人员特别跟笔者建议,一定要在炮塔上体验一下坦克车长出舱指挥的感觉。

因此当第三次试乘开始时,笔者早早爬上一号车的炮塔,在装填手舱口坐好,准备体验一下居高临下的感觉。当坦克发动时,笔者虽然紧紧抓住舱盖,但仍然险些被甩了下去,好在右脚踩在炮塔手枪射击口上,总算没有出现意外。当车队出发之后,在正前方突然对面驶来一辆T-55,这辆T-55后来还为笔者一行表演了碾压汽车的凶悍场面,但在行驶中看到对面出现一辆坦克,确实对让人从心底泛出几丝紧张。

试乘中,笔者很快发现乘坐在炮塔上与坐在“副驾驶位”的无线电操作员座位上最大的区别是因为重心较高,转弯导致的晃动更为明显。但因为视野开阔,可以预先观测到崎岖地形有所准备。笔者在炮塔上总会想到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中常见的附在炮塔侧面的坦克步兵,只有亲身体验后才会了解“挂”在炮塔上是多么耗费体力,考验手臂力量的方式。

在完成试乘之后,四辆T-34-85中的头车还为笔者一行进行了射击表演。由于体验营位于公路附近,因此射击表演采用的是没有弹头的训练弹。笔者为了体验炮口冲击力,专门挑选了一个靠前的位置,甚至想要脱下坦克帽,结果被Voentour的人员。事后笔者庆幸俄方人员及时制止了笔者的“作死”行为,因为即使有坦克帽的保护下,笔者仍然被开炮巨响震得轻微耳鸣,如果脱帽的话,估计笔者的听力会受到相当的损害。

虽然试乘体验活动仅有几个小时,但笔者收获颇丰,除了一张Voentour颁发的“坦克驾乘证书”外,笔者终于有机会近距离观察T-34各部分如何工作,有了辨别游戏中T-34是否写实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基础。当然在完成全套试乘之后,笔者的最大感受是对俄罗斯军事爱好者的羡慕和佩服。他们经过努力,让车龄超过70年的古董坦克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与俄罗斯相比,中国也有很多老式坦克的文物保存下来,我国国产的59式坦克产量相当可观,其中有相当数量被捐赠给各地的博物馆、公园,供游人观赏。笔者认为,未来我们也应该参考俄罗斯的模式,将59式坦克交给民间企业,经过维修和处理,变为可供试驾试乘的体验车辆。这将是进行国防教育的最好教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