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4月13日讯(通讯员 王娜)株洲高新区累计新签约项目4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新开工重点项目10个,竣工2个……
这是2020年一季度,株洲高新区加快推进产业链项目建设的“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背后,不只是株洲高新区发展的“速度与激情”,更有该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清晰思路和精准发力。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统筹兼顾。在这个特殊时期,株洲高新区在项目数量、投资规模、产业能级上再发力,为株洲市高质量发展孕育了充足活力。

高新区项目建设现场。
谋在先,干在前 项目建设热潮滚滚
小小的蓄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着巨大能量,有着“动力心脏”的别称。
在天易科技城,一项以新建生产动力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的生产线,正如这节气一般,展现着盎然生机。3月4日,由立方新能源投资建设的该条生产线开工,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管桩建设和部分厂区道路建设。
“我们的计划,是要在今年完成部分主体建设。”立方新能源总经理涂健说。该项目2021年投产后,销售预计达每年4亿元,并解决300人以上的就业问题。
这样快速高效的开工,是涂健没有想到的。他透露,在原计划里,这个项目本该是6月份才开工建设,但得益于株洲高新区前期主动靠前服务项目,在防疫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迅速办理好前期手续,服务项目建设,加快了项目进展,比原计划提前了三个月。
“这次生产线的项目,重点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等锂电池关键共性技术并使之产业化,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储能型钠离子产业化运营。”涂健说,随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加速,研发生产合适的电池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迫切,该企业抓准脉搏,依托株洲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大优势,积极抢占市场制高点。在2019年,依托一期项目,企业产值已达到4亿元,销售额达到3.2亿元,并成为国家工信部锂离子电池规范企业名单入选单位。
同样在天易科技城,湖南长城一期产能提升项目在本季度竣工投产。在疫情防控期间,该企业收到来自海外4亿元的浙江转产订单,让企业销售额比同期增长近七成。该项目的投产,也为企业生产增了产能,涨了信心。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正如立方新能源储能型锂钠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和湖南长城一期产能提升项目一样,株洲高新区一直把抓项目和产业链作为经济工作的亮点,让产业项目建设“链”出了符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今年一季度,株洲高新区新开工重点项目10个,竣工2个,涉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链。
引项目、强链条 打造产业发展能量场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
当下的株洲高新区,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汽车以及自主可控计算机、信息安全等8条产业链格局。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同时,株洲高新区还抓新兴产业培育,关注着未来风口产业、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株洲高新区一个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动能。
如今,中国进入了5G时代。各行业领域纷纷抢占5G市场新风口,群雄角逐。
3月13日,投资超过百亿元的20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株洲高新区,其中华为鼎桥5G工业互联网技术支持中心和5G产业体验与产业链孵化平台项目备受瞩目。双方将建设中南地区领先的5G技术支持中心和5G产业链积聚中心。
在湖南傲英创视信息科技公司董事长孙小波看来,此次与株洲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基于5G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产业培育,是基于株洲在工业方面的强大优势,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推进上有着非常好的基础。近年来,株洲高新区在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培育,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此次5G运用在工业互联网,将是强强联合。
由5G基础建设延伸,株洲高新区工业将迎来4.0时代。
华为鼎桥5G工业互联网项目,瞄准当下风口领域“新基建”;达华智能专网通讯应急产业、锦茂集团中央厨房项目,“四新”经济类项目,在拉长产业链的同时,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多链融合。
同样在此次签约会上,车联天下、顺利办等5个项目的“线上签约”引起大家注意。“虽然签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但我们背后付出的努力是无法用时间计算的。”在签约会后,该区招商局负责人感慨。
时间拉回到一个多月前,在该区招商局投资促进科办公室里,几位招商联络员眉头紧锁。因为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如何在防疫措施得当的情况下,保证一季度签约来一场漂亮的开局,成为摆在他们心头的难题。
如何有效解决难题?从“面对面”交流改为“屏对屏”沟通,从“叩门招商”变“云端互动”,线上对接让招商力度不减。视频那头,是远在全国各地的项目投资方代表,通过网络、电话,双方把签约的项目最新进展、细节做及时的沟通,把株洲高新区的政策、祝福送给了屏幕那端的客商。
随着一批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大家越来越清晰地感到,株洲高新区正在“热”起来,鼓舞了士气,提振了信心。今年一季度株洲高新区累计新签约项目4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个。
閱讀更多 晨株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