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課例來了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授課教師:李潔瑋 ,一級教師,15 年教齡,曾被評為深圳市南山區優秀教師,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優秀教師;主持了南山區區級一般支助課題《基於自然拼讀的 CVC,CVCe 單詞教學模式研究》;錄像課 Go camping 課例獲一師一優課省級獎。多次獲得深圳市資源包課例一二等獎;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區級獎。


- 課例來了 · Vol.028 -

《多維閱讀》第四級 Octopus is a Friend


“第二屆播種閱讀優秀課例”評選活動

二等獎獲獎課例


01

教學設計


文本解讀


(1)[What]主題意義和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講述章魚欲與斑點魚交友,卻被斑點魚拒絕,當斑點魚被鯊魚吞食,章魚卻不計前嫌,營救斑點魚的故事,傳達了“患難見真情”的友誼主題。


一天,章魚因為沒有朋友而傷心,它看到了一條斑點魚,欲與其交朋友,斑點魚嫌棄章魚並讓它走開。這時一條飢餓的鯊魚看到了斑點魚,鯊魚尾隨其後並張開大嘴把斑點魚給吞了。章魚見狀,用它的 8條手給鯊魚撓癢癢,鯊魚張著嘴一邊笑一邊叫,斑點魚伺機從鯊魚嘴裡遊了出來。斑點魚被章魚的善良所感動,最後主動要求與章魚結為好朋友。


(2)[Why]寫作意圖


作者通過描寫章魚欲與斑點魚交友、被拒絕、斑點魚被鯊魚吞食、章魚幫助斑點魚從鯊魚口中逃脫這一經歷,引發讀者思考: 章魚能夠不計前嫌、與人為善,在生活中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斑點魚獲救後意識到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告訴讀者無論身處何境,都要心繫他人、與人為善,朋友不能只看外表,作為朋友要互相幫助。


(3)[How]文體結構和語言修辭


本文按照事件發生,發展順序展開,故事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章魚欲與斑點魚交朋友被拒絕; 第二部分斑點魚被飢餓的鯊魚追趕併吞食,章魚巧用撓癢癢的方式幫助斑點魚脫險; 第三部分是結局,即斑點魚主動與幫助了自己的章魚交朋友。全文主要使用過去時講述故事,有幾處使用了一般現在時和一般將來時,分別描寫了鯊魚、章魚和其他小魚們的內心獨白。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本文使用了大量與主題相關的動詞呈現故事:


描述章魚和斑點魚第一次見面的詞彙 saw, looked; 描述鯊魚追斑點魚的詞彙 went after, went SNAP; 描述章魚營救斑點魚過程的詞彙 up came, went out, went tickle。動詞 went up, went into 描述了斑點魚脫困後的行為,反映出斑點魚知恩圖報,發現了章魚的閃光點。


同時文中還有幾個對這幾條魚的形容詞描述的詞彙 sad, hungry, kind,交代出了角色的性格特徵。文中鯊魚的擬聲詞是亮點Ooooooh!Aaaaaaaaaaah!能讓學生深刻理解 tickle 的含義。文本最後的故事流程圖清晰地呈現了故事發展的整個過程,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


學情分析


學生在平時的英語閱讀中大量接觸過了一般過去時,能理解一般過去式在故事中的意思。同時友誼這一主題是廣泛存在於學生的生活中,通過此故事能引起學生共鳴,引發更多關於友誼的思考。


教學目標


在本課學習結束時,學生能夠:


(1)學習理解方面:


a. 在圖片幫助下,提取故事要素(地點、人物),理解故事大意。

b. 通過圖片和已有生活經驗,預測故事情節。

c. 模仿、朗讀故事。


(2)應用實踐方面:


a. 能分析出故事的“開始部分——上升階段——高潮部分——下降階段——結局部分” 。

b. 在板書的幫助下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


(3)遷移創新方面:


a. 對章魚、鯊魚和斑點魚的性格特點發表自己看法 。

b. 討論到底什麼是朋友 。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大意並複述故事


教學難點

a.讀完故事後能分析出故事的“開始部分——上升階段——高潮部分——下降階段——結局部分” 。

b. 故事角色的性格分析和對朋友含義的討論。


worksheet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教學流程圖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教學過程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課例來了| 妙用圖片環遊+流程圖,層次豐富的小學繪本課可以這樣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2

專家點評


優點及待改進之處:


  1. 教學目標具有層次感,適切有效。
  2. 文本分析維度豐富,但理解和習得不均衡,解讀視角單一,缺乏學生視角和批判視角,教育價值的挖掘還可以更自然一些。
  3. 教學活動流暢,但由於文本分析不夠深入和具體,故事地圖框架缺乏主題,對學生內化和遷移有一定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