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商:黑天鹅带来的警示

警示之一

众所周知,全球经济存在众多隐忧,经济学家每天都在提醒投资者,通胀正在升温、货币供应剧增、低息环境造成发达国家债务山积、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威胁,当然还有挥之不去的地缘政治风险。然而,市场却好像无动于衷,继续歌舞升平,愈炒愈热。


圣商:黑天鹅带来的警示


在牛市停不下来的同时,愈来愈多人对“好得难以置信”的经济状况忧心忡忡,担心突如其来的事情会在波平如镜的湖面激起滔天巨浪。难就难在,投资者说不出“黑天鹅”何时驾临、来自何方,不继续炒股还有什么可做?股市愈升愈有,何足为奇?

黑天鹅的道理是,再高明精准的技术分析或风险管理模型,都不能减低投资者在超级股灾中损手烂脚的可能。塔勒布的忠告是,保障自己的最佳方法是只把财富的二成投资在股票身上,并把这二成资金尽可能押在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如此一来,在“黑天鹅”肆虐人间前(时间无人能料),投资者可透过持有高风险股票赚尽每分每毫;一旦无法预知的灾难降临,由于投资组合中只有二成是股票,满盘落索的风险也就大大减低。

塔勒波的资产配置建议,跟坊间投资顾问倡议的按年龄差别把四至八成资金投放于股票,并尽量拣选有盈利支持、四平八稳的蓝筹股南辕北辙。

警示之二

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生活只是少数黑天鹅事件影响的累积结果。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提出了黑天鹅事件的定义。塔勒布称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为“黑天鹅事件”:首先是它具有意外性,即它在通常的预期之外,也就是在过去没有任何能够确定它发生的可能性的证据。其二是它会产生极端效果。最后,虽然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地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简而言之,这三点概括起来就是: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预测性。我非常喜欢塔勒布关于黑天鹅事件的重大影响的两句话:生活只是少数重大事件的累积结果。 “历史和社会不会爬行。它们会跳跃。它们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之间只有很少的摇摆。而我们(以及历史学家)喜欢相信我们能够预测小的逐步演变。”回顾过去,极少数根本无法预料却影响巨大的黑天鹅事件,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股市影响

1、平安“融资门”和三聚氰胺事件使得2008年“黑天鹅”财富毁灭最严重。经过相对平静的2009年,由“黑天鹅”撕开的损失血口逐年增大。大众对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公共舆论也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6]

2、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均有2%以上的上市公司发生“黑天鹅”事件,三者数量之比为44:15:8。创业板市场的“黑天鹅”集中发生在2012年。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有色金属行业为“黑天鹅”高发地。 [6]

3、“黑天鹅”事件三分之二为上市公司自身原因造成,治理不当是最主要诱因,且数量呈每年扩大之势。产品安全、财务造假、信批不实、业绩变脸、污染事故最为典型。 [6]

4、环境污染事故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刻。虽然上市公司股价对环境事故的反应明显具有滞后性,且10天左右能消除负面影响。但此类破坏其实更具隐藏性,且后续“伤害”不容小觑。 [6]

5、随着泡沫不断的破灭,投资者谨慎性有所增强,2012年由“投资者预期骤变”引发的“黑天鹅”急剧下降至1件。但“黑天鹅”赌局却远未结束。过度炒作的泡沫破灭后带来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值得警惕。 [6]

6、公司危机公关处理能力对市场表现起着关键作用。但即使同在危机处理方面做得比较出色,股价受冲击的程度却不同,这与其所处行业和事件关键词密切相关。此外部分黑天鹅短期对资本市场冲击不大,但“后遗症”难消。 [6-7]

7、2015年1月19日,大盘遭遇融资融券黑天鹅事件,股指大幅下挫,券商板块集体跌停,创业板成为周一较为活跃的板块,但是也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板块来看,小盘、低价药、送转预期和医疗器械等板块维持红盘,而券商、银行和基金重仓板块领跌市场。对于此次周末对融资融券的黑天鹅事件,部分深圳活跃的私募认为,此次下跌只是上涨过程中的一次快速下跌,跌幅不会很深,调整时间也不会很长,本周有可能调整就会过去,只是上轮牛市中5.30的重演,不会改变上涨趋势。对于后市,遇到黑天鹅事件,市场会有恐慌盘的出现,大盘回调在所难免,惯性下挫还会继续,投资者可对手中个股进行波段操作,尤其是融资融券标的股和前期涨幅较大个股,空仓的则建议投资者保持观望,等明后天股指企稳,新股申购资金解禁之前进场也不迟。

sheng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