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马鞍山村“小”库房的“大”作用

“我们村比较偏僻,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村集体经济项目一直是我们的‘心头病’。现在好了,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我们村建起了农资储备库,终于有了自己的村集体产业项目。”在一旁指导村民选购农资的马鞍山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海边忙边感慨道。为确保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林西县官地镇马鞍山村依托“党建+”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了一座总面积240平方米的农资储备库,实现了集体增收、农资提供、技术推广“一箭三雕”。

林西县马鞍山村“小”库房的“大”作用

创新模式保增长

结合马鞍山村自身实际,建立“党建+公司+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为引领,以农资储备库为依托,与林西县供销社党支部进行订购合作,通过质量价格“双保险”的订货渠道,引进农资产品,销售给村民,村集体可从农资储备库盈利中获得5万元保底分红。储备库建设以来,共订购农资7大类,总价值60万元,节约资金5万余元。这种运营方式既增加了村集体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瓶颈,同时还促进了村级产业项目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林西县马鞍山村“小”库房的“大”作用

发放农资保春耕

“先选春耕种子,等到秋收后再付款,这真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今年我一定好好干,不等不靠奔小康。”林西县官地镇马鞍山村村民高占杰激动地说。疫情期间,很多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由于不能外出打工,手头比较拮据,购买春耕农资的资金不足。为了不影响农户及时进行春耕,马鞍山村党支部依托村农资储备库,对资金确实有困难的农户采取“先春耕后付钱”的策略,为120余户农户提前发放农资,其中贫困户26户,切实解决了农民备耕难题,保障了春耕按时进行。

林西县马鞍山村“小”库房的“大”作用

提供技术保发展

“村党支部和帮扶单位来我家了解到春耕的困难,及时帮我协调化肥、地膜等农资,真是做到了把服务送到家,把温暖送到人心坎上。”马鞍山村民李明赞叹不已。为打通春耕备耕“最后一公里”,马鞍山村党支部成立了快递队,将农资送货上门,为农民提供“VIP”式服务。同时,由林西县供销社党支部派出技术人员为农民讲解农资使用和科学配置肥料等相关知识,让不同性质的土地吃上对应的“营养套餐”,有效提升了农资使用率,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林西县马鞍山村“小”库房的“大”作用


林西县马鞍山村“小”库房的“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